关于新时期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创新的思考及建议

2019-09-03 08:14唐小凤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育培训创新

唐小凤

摘 要: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结合当前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则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行政村党员;教育培训;创新

新時期加强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结合当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热点问题,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深入重庆市某区对“行政村党员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1 行政村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以来,各级党组织都普遍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并进行了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行政村领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1 内容涵盖面广,但系统性和针对性有所欠缺

当前行政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比较全面,涉及政治理论、形式政策、党章党规党纪等。调查问卷显示,“针对性不强,内容没有做到分类施教、因人施教”,“理论太多,联系实际不紧密”,学用脱节,占比较高。主要原因,目前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方式以冬训、远程教育、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形式。未构建系统的培训大纲及内容体系,冬训、远程教育面向的是基层所有党员,其培训内容未考虑到基层不同领域党员需求的差异性。另一方面,不少党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往往是“上下一般粗”,对中央提出的原则要求,层层照搬照讲,不注意结合本地本村实际,导致农村党员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

1.2 参与动力不断激发,但教育培训形式仍比较单一

近年来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参与度不断增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53%的农村党员对目前的党员教育培训效果感到满意。但“工作忙,与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成为影响农村党员参加集中学习培训的最重要因素。教育培训形式仍比较单一,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学习文件、报纸、书籍”和“党员远程教育系统集中收看”。流动党员主要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学习。实地参观、现场教学等学习形式较少。

1.3 方式不断创新,但适用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部分农村党组织打造APP、微信公众号、党建网站等,使用短信、微信群、QQ群等形式进行党员教育培训。这些形式以其便捷、传播灵活的优越性,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党员提供了教育培训的载体。但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教学形式上,农村老党员更倾向于“定时定点集中学习培训”,习惯于“你讲我听,你说我记” 的传统的教育学习形式,或者是读读报纸、学学文件、看看录像的简单学。年轻党员、流动党员则倾向于“灵活单排时间学习”和“自主学习”。这和年轻党员需要上班工作、开展生产生活有关。对是否采取手机或网络学习,大部分农村党员都不赞同。一是绝大多数农村党员都使用的是老年手机,未使用智能手机无法学。二是对于网络电脑更是无法使用。调查数据显示,54.56%的农村党员从未使用过手机进行学习。

因此,在教育培训方法创新上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农村党员培训对象现实需求,以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为出发点,来进行创新,避免费钱费力打造的工程实际利用率不高,实际效果很有限,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1.4 实效性得到增强,但评价方式还有待优化

从实地走访、座谈的情况看,大部分党组织党员教育培训活动基本正常,力求所学能入脑入心。但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评价方式仍缺乏,有待优化。很多党组织在检验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成效时,基本上还是采用几个最形式化的标准,比如查看签到次数、检查学习记录、搞结业考试等,最终就是看看学了多少时间、读了多少文件、上了多少次课、记了多少笔记。这些评价方式,并不能真实有效地检验党员教育培训活动的成效。在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流动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对于通过手机、QQ、微信等形式发送学习资料,进行教育培训的,其教学培训效果评估通常是用心得体会来体现。

2 创新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原则

2.1 内容

(1)共性需求突出系统性。围绕“1+7”开展教育培训。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式政策教育等。

(2)个性需求体现精准性。通过知识技能教育满足党员个性培训需求,体现精准性。培训内容可涉及乡村振兴、农业生产生活、种养殖、家政服务、礼仪、创业知识、财务等版块。

2.2 方式方法

(1)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行政村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应本着差异化、精准化、具体化的原则,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灵活开展。可按照年龄和信息化掌握程度,科学设计培训形式和载体,不断满足党员个性化、多层次的培训需求,从而激发党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年轻党员可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老党员主要采取传统教育方式进行培训,多增加案例式、体验式、现场观摩讲解等。

(2)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根据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制定培训形式。原则上,专题培训、冬训、远程教育等可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其它教育培训可以支部、党小组等形式开展。流动党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灵活有效的培训形式。如网络送学、春节返乡集中学习等。

3 对策建议

3.1 创新党员教育培训理念,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需要

要以切实增强教育培训实效为终极目标。最实用的方式方法,就是最好的方式方法。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根本目的是努力建设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的农村党员队伍。提高他们素质和能力,从而带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而在开展教育培训时,一切方式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增强教育培训实效这一目标,绝不能搞“花拳秀腿”,绝不能搞“空把式”。在教育培训中,突出新思想的学习,党性教育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把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切实有效提升,作为检验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效能的唯一标准。

3.2 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内容,凸显系统性和针对性

新形势下开展农村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把提高党员思想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构建起符合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的内容體系。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加强理论武装,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二是强化理论教育和政治教育。组织引导农村党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基本知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教育党员旗帜鲜明讲政治,提高政治觉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三是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强化党员纪律意识,明确党员义务和权利。四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尤其是年轻党员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丰功伟绩和最新精神。五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内容要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科学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引导党员学以致用,使思想理论教育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3.3 创新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凸显分类精准施教

当前党员教育培训情况看,分类施教、精准培训是适应当前党员教育培训新要求的必然选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加强针对性。行政村党员教育培训,结合党员性别、年龄、思想、工作、生活等具体情况,进行分类培训。

一是开展专题培训。结合新形势新任务,针对不同的农村党员干部举办不同类别的专题培训班,确保在工作中跟得上形势,上级精神得到充分领会。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集中办班,如举办村支部书记、入党积极分子、后备村干部、村两委干部、乡土人才、大学生村官等培训班。

二是开展灵活培训。针对农村党员“白天忙晚上闲”“平时忙节日闲”的特点,在培训方式上,以“业余、小型、灵活”为原则,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和实效性,确保农村党员随时随地接受教育培训。针对农村党员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的状况,寓教于乐。采用“菜单式”教学方式,结合需求,科学设计课程套餐,采用多种形式,把理论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等,不断增强良性互动。

三是开展流动党员培训。通过网上支部、结对联系、电话短信等形式加强思想教育。结合职业类别、行业分布、知识层面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教育、巡回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加强对流动党员技术技能、企业管理、法律法规等内容的教育培训。及时通过调查摸底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在外出党员主要集中地成立驻外党组织。驻外党组织以电话沟通、上门协商等方式,与流入地党组织加强协调联系,探索建立两地共管的教育模式。

3.4 创新党员教育培训载体,凸显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农村党员中大部分党员平时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纸、网络,40岁以下的党员群体使用网络、手机的比例相对较高。针对充满活力的年轻党员,可以采用新技术手段实现教育培训。首先要立足需求,建好平台。通过短信、语音、党建网站、学习园地等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彰显教育的现代优势,实现卫星、广电、电信、移动等多网络运行,电脑、手机、电视等多终端覆盖,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全媒体呈现,让党员教育培训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其次,坚持“以用为本”,让现代手段真正发挥作用。党建网站发挥教育资源丰富、宣传引导权威的优势;远程教育平台要发挥方便快捷、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优势;党建电视栏目要突出生动活泼、办出特色、提升影响的特点;手机信息系统要发挥信息发布及时、与接收方互动的优势。三是切合实际,科学运用培训载体。新时期党员教育培训手段的使用,要切合实际,根据不同党员群体特点和不同教育形式适用情况,综合运用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新颖性和效能性。

3.5 创新党员教育考核评估机制,凸显教育培训实效

在调研中,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迫切希望能够自上而下地制定一套考评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衡量党员教育培训实效性的标准体系。一是细化考评内容、量化考核指标。对农村党员参加教育培训情况进行跟踪考核,并把党组织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据。二是把党员的实际教育效果与教育目标进行比较对照。分析差距,找出不足,及时改进,对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 推动不力、落实不好的党组织,通过通报批评、书面约谈、诫勉谈话等方式,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真正做到党员教育培训延伸到哪里、目标考核就覆盖到哪里。三是发挥考核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通过考核评估机制,充分激发党员受教育的热情。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同时,必须通过纪律约束、定期督促检查等措施,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各个环节贯彻落实,长期坚持,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教育培训创新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质量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