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茹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改革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家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处于一个崭新的发展环境之下。在这种不同于以往发展时期的新形势之下,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遇到了新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挑战。人事工作作为事业单位里各项工作的重要的一部分,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也同样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以往传统的人事工作的相关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稳定向前发展的需求,若想要改变这种境况,使事业单位在与其他企业的竞争中更具有竞争优势,就要对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将对事业单位中人事工作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事业单位;人事工作;问题与对策
由于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一直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促进事业单位的高质量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众多支撑事业单位发展的因素中,人事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主要是为我国所实行的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而提供相应的服务的,而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事业单位中原本的人事工作思维与模式已经不能与新的经济发展要求相匹配,因此,针对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1 事业单位中人事工作的问题现状
1.1 人才管理理念较为落后
人才管理指的是对能够影响到人才发挥其作用的各项因素进行合理地计划管理,这些影响因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基于事业单位的产生背景与发展状况,其内部相关的各项工作模式与流程都呈现出一种较为传统的、单一的模式,而这种特点也体现在人事工作中。人事工作原本是一种有着很强烈的专业性的工作,但在部分事业单位中,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单位领导者的重视,而是几乎被忽略掉了。人事工作的重要作用需要依靠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将其发挥出来,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中从事人事工作的相关人员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中从事人事工作的人往往并非是专职,而是兼职,即人事工作的相关岗位基本上是由其他部门中从事其他工作的员工来兼任的,这样的情况会造成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事工作的专业性被掩盖了,无法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第二,相关工作人员并不能完全地认识到人事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对人事工作的懈怠;第三,缺乏先进的思想观念与工作理念,不能够将人事工作与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相结合起来。这些问题是造成事业单位中人事工作缺乏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现代化人才管理理念的重要原因,而其人才管理理念的落后则主要体现在员工工作考核与员工薪酬的相关管理制度缺乏完善、从事人事管理的工作人员具有非专业性因而无法体现人事管理工作的实用价值、员工的晋升机制存在缺陷等方面。
1.2 人才引进方式不合理
对于人才的引进是每一个事业单位都较为注重的一项内容,事业单位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高素质、高质量的优秀人才的引进,才能使事业单位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从而能够有效地推动事业单位的高质量發展。但作为负责人才引进工作的主要部门,人事工作部门对此则缺乏合理的人才引进方式。目前事业单位的人事工作部门所采取的大多还是较为传统的人才引进方式,例如:事业单位中的人事安排有时主要靠领导直接委任,这就导致外来人才“空降”岗位这种情况会时常出现,而人事部门对此则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也不能发挥出其对人才引进所应具有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另一方面,事业单位中的岗位由于是事业编制,外来人才若想要进入并不容易,其申请与审批的过程以及最终审核的标准与要求都是比较传统死板的,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例如:由于事业单位本身的工作环境影响以及人事工作员工观念的传统性,在对申请进入事业单位的外来人才进行面试考核时,通常会采用比较传统的考查方式,并且考查的标准也比较传统,缺乏灵活性,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这样并不能使外来人才的相关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倘若不能符合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考察标准,自然也就不能进入事业单位工作,这种由于人事部门工作人员本身的传统观念与思维方式而导致的人才考查方式的传统与片面的状况,是阻碍优秀外来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原因之一。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部分内部员工虽然身在编制以内,但却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如果不能够正确地处理这种问题,那么事业单位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会因部分员工消极的工作态度而降低。人才引进方式的不合理是人事工作的思想观念与工作方式的不合理的体现之一,这种情况若不加以改善,事业单位的用人效能就更加难以提升。
1.3 缺乏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
员工缺乏合理培训、不能完全适应单位的岗位要求是当前事业单位中人事工作所存在的又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岗位员工的能力与岗位需求以及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不相符的情况,这不仅仅是由于单位领导对单位员工能力的不熟悉以及不合理的调配制度所造成的,同时也是由于缺乏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所造成的。当前事业单位的员工培训大多呈现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特征,只注重培训活动本身而不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使得所谓的员工培训活动“徒有其表”,并不能发挥出员工培训活动的真正作用。比如说,部分事业单位针对新进入单位的员工所开展的相关培训活动,往往过于注重形式,培训的内容与日程看似安排地满满当当,实则只是为了走流程,而并不考虑培训安排是否合理以及培训效果是否可观,这种形式的培训实则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活动,纯粹是为了应付单位的相关规定。由于缺乏完善的员工培训制度,员工的能力越来越无法满足其所从事的岗位的工作要求以及单位的发展需求,这一点需要引起事业单位相关领导干部的重视。
2 新形势下解决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相关问题的对策
从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了促进事业单位内部人事管理工作水平的发展进步,更好地发挥出人事工作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推动作用,笔者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中人事工作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2.1 学会放低姿态,更新人才管理的传统观念
由于一直以来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主义体制内一直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因此在传统的事业单位中,一些领导干部会或多或少地怀有一种“身在体制内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放在现如今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来看待,它的存在是非常不合时宜的,倘若一位地秉承这种思想观念,不肯正视事业单位体制内所存在的思想弊端与作风弊端,对外界的新鲜事物继续怀有一种“俯视”的心理,势必不能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推动事业单位的高质量发展,也不能在新的形势下再次完全地发挥出事业单位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事业单位若想要在新形势下再次迸发发展活力,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优化人才的管理方式,积极引进优秀的外来人才,实行员工奖励制度,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充分地发挥出人力资源对事业单位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学会适当地放低姿态也能够使事业单位变得更加“世俗化”,不再过于封闭,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以崭新的发展姿态出现,继续担负起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责任。
2.2 完善相关的培训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着力于打破原有的员工培训活动的传统,以国家政策为指引,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为依据,探索培训员工能力的新途径,创新员工培训的内容与方式,不仅要加强对员工的专业能力的培训,也要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针对员工切实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在培訓时应当注意要将培训内容与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相结合,按照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对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有效率的培训活动。
2.3 建立起更加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中员工的相关能力考核机制应当加以完善,在吸取以往考核机制优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更加符合新形势下社会经济发展潮流的、科学有效的考核机制,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工作的需要对考核指标进行相应的细化要求,并且建立起严格的考核监督机制,以确保对员工的能力考核更有权威性,更有说服力,这也是激励员工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要将考核制度与员工晋升制度联系在一起,这样更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事业单位的发展难免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与挑战,人事工作的开展也难免会遇到一些体制性问题,只要能够正视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就能够使人事工作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推动事业单位在新形势下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叶敏.浅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14,(22):102.
[2]汤玉燕.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工作的发展方向[J].科技展望,2014,(13):184.
[3]陈海岚.新形势下事业单位人事工作发展特点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