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微
摘 要:课程是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微课程改革不仅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理念,更体现了其对园本资源的创造性挖掘与运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微课;幼儿园
与传统的幼儿园课程相比,微课程具有小而灵活的特点,更强调生成性和贴近幼儿的真实生活。为了充分发挥微课程的独特价值,小班年级组利用幼兒园内的自然资源——桔园,展开以“幼儿为中心”的微课程实践与探索,旨在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1 支持幼儿创造课程,生成“桔园”微课程内容
构建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小班“桔园”微课程内容的建构充分尊重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改变由教师独立预设课程内容,变成孩子自主创造课程内容。
“桔园”微课程的生成:在一次草地游戏时,孩子们自主来到桔子树下摘桔子,由于不会使用工具,徒手拉拽桔子,造成了桔子皮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这就导致桔子容易腐烂、发霉,造成浪费。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益智区组织孩子们投放了剥掉皮、剥部分皮、不剥皮的的三种桔子,引导孩子们在游戏时自主观察哪种桔子存放的时间更长,并且做相应的记录。孩子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验,发现桔子是在表皮完整地情况下保存的时间最长久。于是,教师又发起了“用什么方法采橘子可以不把桔子皮扯破?”通过集体讨论,幼儿达成共识“要使用剪刀采摘桔子”。从此以后,幼儿就知道采摘完整的桔子要使用剪刀。“桔园”微课程应运而生。
2 整合幼儿完整经验,开展“桔园”主题区域游戏
孩子的已有经验是课程设计的起点,因此,“桔园”微课程建设坚持以“关注幼儿完整经验”为基本前提。而孩子各方面经验的发展不是彼此孤立地进行的,它们之间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依赖于其他方面的相应发展。为此,我们在开展“桔园”主题区域游戏时,关注多种经验之间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孩子全面协调的发展。
教师们将采摘下来的桔子投放到生活区,供孩子们玩剥桔子游戏。经过观察,发现孩子剥桔皮的起始位置是不同的,于是展开了调查活动“你会怎样剥桔子呢?”引导孩子尝试用简单的标记记录自己喜欢的剥桔子方法,将剥桔子的生活经验与科学调查经验有机融合。“剥出来的桔子肉能做什么呢?”教师在生活区投放山楂、小番茄等材料,让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桔子冰糖葫芦,引导孩子依据颜色进行多种排列方式,如:红黄红黄、红黄黄红……渗透按规律排序的数学经验。“剥下来的桔子皮怎么办呢?”孩子们大胆地开展艺术想象,创造出一幅幅富有童趣的桔皮贴画,在艺术创作中整合科学认知。经过一系列游戏的开展,孩子们在看看、说说中逐渐建立起语言发展与科学认知之间的联系。
3 追随幼儿学习兴趣,开展“桔园”主题探究活动
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的行为和对话,发现孩子们非常关注桔子的颜色。于是,教师设计了《观察桔子任务书》,组织孩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记录下桔子色彩的变化,并随着桔子色彩的转变品尝不同颜色的桔子,感知桔子的酸与甜。孩子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桔子颜色的变化过程,发现桔子颜色与味道之间的关系,老师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桔子变成橙黄色才成熟”的自然常识。
孩子们在桔园中表现出对桔园泥土的浓厚兴趣,于是教师为孩子们添加了放大镜、小铲子、小钉耙等材料,孩子们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树叶上的小洞洞,提出猜想:“树叶生病了吗?”“是被小虫子咬破的吗?”,他们拿着放大镜、小铲子到泥土里去找虫子。由于进入了冬季,虫子并没有找到,却引发了一次《桔园寻宝》的探究活动:有的找到了裹着泥土的石头,有的发现了桔园里的野草,有的发现桔树细细长长的根露在外面,于是孩子们发起了保护桔树的活动,他们给桔树根盖上厚厚的泥土,帮助桔树顺利度过冬天。
强烈的好奇心是幼儿的突出特点,根据幼儿的兴奋点开展“桔园”主题探究活动,不仅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究主动性,更极大丰富了“桔园”微课程内容。
4 重视幼儿学习过程,创设“桔园”微课程环境
“桔园”微课程着力于激发幼儿好奇心、自主性和主动性,为孩子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在探究过程中将自己的身体和各种感官投入其中,逐渐成长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如在美工区我们根据孩子的实际水平提供合适的支架,制作了桔皮贴画的分解图示、桔皮艺术图片,支持孩子展开桔皮艺术的想象与创作;益智区提供了放大镜、手电筒等多种探究材料支持孩子观察剥掉皮、剥部分皮和不剥皮三种桔子的变化;户外场地中,我们投放了剪刀、放大镜、绳子、蛇皮袋等材料,为孩子的桔园游戏提供支持。除了创设支持孩子自主学习的区域环境,我们还创设了“桔园”主题环境,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下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桔子显著特征—观察桔子颜色变化—桔园寻宝—桔园里的野草等一系列活动的学习轨迹,呈现孩子探索桔园的经验发展,激励孩子的桔园探索热情。
学会发现和尊重孩子的兴趣是“以幼儿为中心的课程”的重要体现,教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耐心倾听孩子的语言,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发现孩子的兴趣点,这正是“桔园”微课程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