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与微型移动学习的有效结合

2019-09-03 02:05高晓晶李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翻转课堂

高晓晶 李娟

摘   要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效便捷的微型移动学习得到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青睐。文章在分析一般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参考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以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融合翻转课堂的设计框架而设计的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旨在为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相关教学设计者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微型学习活动  翻转课堂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移动终端已成为现代人的标配。移动设备和技术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普及的阶段,并且发展非常快。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为微型移动学习活动提供了更好的技术支持,加快了微型移动学习的发展。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时有1756条记录,可见我国关于移动学习的研究已硕果累累。然而当检索“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时,只有103条记录,并且都是近两年的研究结果,对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研究相对匮乏。如何将微型移动学习的便捷性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仍然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与此同时,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将翻转课堂与微型移动学习有效结合将对实践教学具有很大的意义[1]。

一、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依据

1.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起源于维果茨基提出的用“主体,客体和工具”表示活动结构。随后列昂节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活动—行为—操作”的活动结构层次[2]。直到上世纪70年代,恩托姆提出了人类活动模型理论,他认为人类活动是一个系统,对活动理论进行了再一次的补充。

活动理论重视技术在活动中的媒介作用与活动设计的结构完整化;特别重视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强调了学习活动的情境创设性,这些优势都对移动学习的学习活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模拟实验技术支持

在活动设计时为增强学生对实验的认知,课前给学生发送了一款基于HTML5设计的模拟实验动画。因为传统的动画制作都是基于PC端用Flash软件制作完成的,必须安装相应的插件才能够在移动端播放。

Adobe Edge Animate CC是一款基于HTML5的动画制作神器,能轻松实现动画设计者将动画在移动终端无插件播放的想法。此款软件相比其前身Adobe flash CC更加强调HTML5动画制作的规范性,并分为flash动画和html5两种动画模式,截止目前该款软件已经成为该公司在H5方面主要推出的工具并仍在不断更新中。

二、学习活动设计的模式

1.传统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大都采用的是ADDIE(分析,設计,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见图1。

由图1可知,传统教学活动虽然考虑了学习者需要,但却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传授式教学”的特点仍很明显。移动学习突出学生的自主性、灵活性,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会受到限制。

2. 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的新型教学模式。本研究将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流程与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支架进行融合。从而设计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式见图2。

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更能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3]。

三、翻转课堂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1. 课前预测学习活动设计

课前学习活动分别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设计。

教师活动

(1)前期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的分析。学习目标有控制和激励的功能。在分析学习目标时,重点分析学生达成相应学习目标时所应具备的相应技能[4]。

学习内容分析。根据学习内容来判断该部分学习内容是否能够进行移动学习,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如果学习内容太过繁杂,就不适合进行移动学习。

(2)划分学习任务

将前期分析后的学习内容进行分解,划分成若干个子学习任务,便于学习者在空闲时间进行非正式学习,有效利用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学习任务的划分要尽量详细并且短小,有可执行性,让学者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3)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

教师通过对学习者前期的分析和了解,将学习水平相似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4到5人为一个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组长负责收集整理学生的意见及问题,减轻老师工作负担。起初小组长由老师指定,随着学习活动的开展情况,让学生们自己选举小组长,尽量让每位同学都能当小组长。

(4)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单和活动表现单

由于微型移动学习是在课下进行的,教师对活动的进程不能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教师在设计学习活动时要严格控制学习的进度安排,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本研究设计了“学习活动任务单”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监督(见表1)。教师通过学习活动任务单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对活动中设计不当的地方进行修正,便于学习活动更有效的开展。“活动表现单”的设计用来对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与控制(见表2)。

(5)发布课程资源

通过智慧信息平台,教师将学习活动任务单以及课程资源发布到平台上,供学生课前预习。课程资源以微视频、微课件等形式推送给学生,都属于微资源,在平板、手机等移动终端可以灵活运用,便于学生进行移动学习,同时便于网上传播。

学生活动

(1)下载课程资源

学生利用移动终端登录智慧信息平台,到课程资源中心下载本课程的学习资源。

(2)自主学习

在课程资源中首先打开学习活动任务单,明确课前学习任务[5]。借助教师发布的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找出自己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及难题。

(3)完成学习活动任务单

按学习活动任务单上的指示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完成之后上交小组长。由小组长整理小组成员的疑惑,并进行归纳整理。

(4)利用信息平台,整理问题

每个小组长将汇总归纳的疑惑上传到共享平台上,学生对所有的问题一一进行讨论研究,

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反馈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对活动设计不当的地方作出调整。

2. 课中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1)创设情境,确定问题

根据学生反馈的问题,老师进行不同情境导入设计,从而确定课堂学习需要解决的问题。

(2)创建学习环境,解决问题

根据不同问题的性质,创建不同的学习环境,大致分为个性化学习环境和合作探究学习环境[6]。因学习内容的不同以及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创建有效的学习环境,组织学生一起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交流

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学生将自己的研究讨论结果展示分享给其他学生和老师。老师组织学生对不同意见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给予及时反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现学生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4)形成性评价并反馈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表现恰当的评价。对教学内容的易错点、重难点进行小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对活动设计中不恰当的环节进行修正,使设计更加科学。

3.课后知识重组活动设计

(1)发放活动表现单

活动表现单的作用类似评价量规的设计,目的是为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予一定的评价,评价内容包含学习者在课堂中的表现是否积极,是否与他人友好合作等。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进行谈话,并给予鼓励,让其参与进来。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前面的所有环节进行修改,对学习活动不断优化,使得学习活动能够更高效的进行。

(2)学习活动拓展交流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利用移动学习平台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老师组织学生在群中交流自己的看法,同时开展个性化辅导,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收集活动表现单

收集活动表现单,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打分,结合自评与互评结果,给出最终的等级,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批评,如果多次活动都表现不积极,进行談话交流,及时发现学生产生学习惰性的原因,让该学生重新找到学习的动力。

(4)总结性评价

这是学习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将收集到的“学习任务单”和“活动表现单”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整理对设计过程中不恰当的环节进行修正,使活动设计模式更高效科学。学生依据反馈信息,将新旧知识进行重组,获得知识的同时,进行有意义知识建构,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案例

以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将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部分环节呈现如下。

课前预测学习活动设计环节学习活动任务单见表3。

在自主学习环节,老师发布的凸透镜成像模拟实验课件界面见图3。通过移动左侧蜡烛的位置,观察右侧像的位置,通过显示的实验数据,总结成像规律。整个学习过程都可以在移动终端完成,体现了学习过程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图3  凸透镜成像的界面

学生在操作实验过程中,将数据记录到表4中。

表4  实验过程记录表

翻转课堂以其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学设计者所接受,学生可以将课下的移动学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便于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本研究将微型移动学习与翻转课堂有效融合,并结合新技术设计模拟实验动画,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感知。借助移动设备实现学习个性化,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蒋金玲.国内外翻转课堂研究文献综述[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05).

[2] 王亚丽.活动理论视角下的小学生学习方式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3] 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

[4] 吕宪军,王延玲.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学案设计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7(01).

[5] 林晗.信息技术翻转课堂中的学习任务单设计[J].数字教育,2016(06).

[6] 乔纳森.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郑太年,任友群,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高晓晶(1981-),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李娟(1993-),女,山西长治人,山西省长治县中元体育学校教师。]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翻转课堂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