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龙 陆柳延
[摘要]精准识别是高校精准资助工作的前提,只有建立了精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才能为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资助工作的公平与公正,切实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本文对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立高校精准识别机制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资助资助与贫困生的准确对接。
[关键词]资助;精准识别;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9-006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9.029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2013年11月,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2014年,进一步提出精细化管理、精确化配置、精准化扶持等理念;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夺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最终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之年,精准扶贫工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内容,当前各级政府对贫困人口进行了全面的精准扶贫,包括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极大地解决了长久以来的扶贫难题,从实效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高校贫困生的精准资助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工作的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很多共通性,也有不同的特点,解决精准资助的问题需要从精准扶贫中寻找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法,但更要根据高校的特点开展精准资助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高校因其非行政性、多样性和区域性等特征,给精准识别贫困生带来的极大的困难,而是否能精准认定贫困生是后续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第一步不精准,后几步很难做到精准。
一、精准识别面临的困难
(一)标准不明确,难以界定
教育部规定“家庭经济困难,月生活费来源(含家庭、亲友及学校提供的各种资助)持平或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定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开支的学可认定为贫困生。”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管是省教育厅的文件要求,还是学校的界定标准,对于如何精准识别贫困生,仍然不够清晰,对于贫困生没有明确的定性和定量,提供的标准过于宽泛,各条件之间的重要性以及实际遇到的各种情况很难涵盖到,高校辅导员只能通过几个重要点,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低保证、是否单亲、是否高档消费等来确定贫困生,但是对于其他影响因素以及贫困等级的确定没有清晰可循的标准,往往容易主观化,造成识别的不精准。此外,高校的贫困名额基本都是按学生比例下发到学校,学校再按比例发到各学院,各学院按比例发到各班级,带来的问题是,真实贫困学生数量与比例的不一致,出现各班级获得资助的不平衡,导致部分不贫困的获得资助,贫困的没有资助。
(二)证明失真,甄别困难
当前贫困生认定主要依据是学生提供的当地民政部门开具的低保证、扶贫手册、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等证明材料。低保证和扶贫手册与当地民政部门有直接利益关联,地方政府要向贫困户提供各种资金补助、优价服务,必然会做到精准识别,因此真实性较高。但是这两种证明材料受众非常窄,大部分生活困难的贫困家庭没有以上明确证明材料。这部分贫困学生需要到当地民政部门开具“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作为申请资助的依据,但是高校在甄别调查表上陷入难以求证的困境,学生家长出于无偿获利的想法,不少并非贫困的学生也向学校申请贫困资助,并且通过家庭关系获得了“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近几年在国家制度约束下,虛假证明的量明显减少,但是因与地方民政部门没有必然的利益关联,在开具证明时,各地照顾本地学生的情况多有发生,地方越小。这就使得学校、辅导员在识别真实性时,困难加大,甚至可能出现失误。
(三)地域差别,标准不一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8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种不均衡的经济发展状况是高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对贫困的定义和标准不尽相同,如果采用绝对贫困标准,绝大部分贫困人口都在西部,如果采用相对贫困标准,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指标体系。当前高校基本都是全国范围招生,地域不同的学生汇集在一所高校。国家规定的贫困生认定是以学校所在地贫困线为标准,这就导致名额大量向西部学生倾斜,而东部学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财政,这种不对称会引起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甚至矛盾。另一方面,贫困学生提供的证明都是基于户口所在地的标准,是否贫困的认定又取决于当地,这必然导致户口所在地和学校所在地出现地域差别,标准不一致。
(四)单一目标,忽视需求
贫困生识别的所有指标都是指向经济,由一个家庭的不同经济因子构成这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数据反映的信息非常全面,是家庭扶贫和学生资助的主要依据。但是这些数据的缺陷在于仅仅反映经济情况,是一种简单量化的体现。学生实际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学业状况很难在其中反映出来。而在后续资助过程中,学生对资助的类别和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需求,还有心理需求、就业需求、勤工俭学需求、学业需求等等,针对学生的资助工作应该基于学生的类型和需求开展,单一的经济资助并不能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二、建立精准识别的机制
(一)建立精准资助与精准扶贫信息共享机制
高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基本是由高校独立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民政部门负责提供一份困难证明,对贫困生是否获得资助并不承担责任,高校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异地关系,使得双方缺乏有效沟通。社会相关机构如银行、电子商务与学校基本没有衔接点,这些机构对学校的信息需求没有提供的义务。因此,有必要由政府主导建立地方政府、社会有关单位、高校资助部门三方信息的共享机制,三方各自掌控的信息通过精准扶贫数据库进行共享,以提供全面、动态的经济数据,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准识别。高校可以根據数据库提供的家庭信息,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精准资助方案。同时各高校与地方有关部门形成联动机制,通过后续抽样回访,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受助困难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对学生形成监督压力。
(二)制定基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认定标准
建立多指标认定体系,对掌握的信息进行有序整合,采取定性和定量的方式确立认定标准,以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定性,以家庭成员健康情况、消费情况、其他收入情况定量。通过设定层级指标,设定每个指标不同个权重,给予相应的系数,以此建立数据模型,通过科学的程序对学生的困难等级及差异性进行综合评判,计算出贫困学生的程度和等级。建模时不断验证修改,优化指标参数,形成较为科学的模型体系,并保持改模型的动态更新,根据实际环境变化和个人家庭变化,对这体系进行实时更新。在定量上,分两级指标,一级指为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学生家庭社会状况、学生所在地情况等,二级指标为更为细化地对家庭情况进行分类的25个指标,如家庭成员工作收入、职业稳定性、家庭其他收入(或资助)、家庭债务状况、家庭成员数量、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待赡养老人情况、所在地消费层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家庭消费数量、学生在校消费情况等一系列标准。每一项指标都有相应的权重,最终根据权重所体现的分值来作为识别贫困生主要认定标准。
(三)建立贫困信息库,实施动态化管理
基于数据的获取和建模,建立学校贫困生数据库系统,辅导员通过系统进行实时管理,各项资助的申报均通过系统进行,学生贫困的等次和类型在系统中已经完成排序和标注,所获得资助的次数和档次在系统中均有体现,极大地减少了辅导员在材料整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将资助工作重心调整到标准的建立和更新上。学生家庭的动态性决定数据库系统必须及时更新,进行动态化管理,学校需每学期将数据更新一次,将致贫和脱贫的学生信息及时进库或出库,将新的信息输入数据库,更新学生的贫困指标。随着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趋势,可以做到数据库系统可以做到及时、自动更新。资助对象识别机制不是程式化的、机械的,而是适时的、灵活的。同时高校要建立起诚信管理机制,包括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对资助工作进行诚信评价、对贫困生进行诚信监督,以及对失信学生进行惩戒、对错误资助进行纠正等,确保识别时各项指标的准确性。
(四)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的类别和需求
高校学生成为贫困生的原因主要是家庭经济因素,但是贫困生对资助的需求却不单单是经济需求,还包括心理需求、就业需求、勤工俭学需求、学业需求等发展性需求,这就需要在识别工作中,细化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不同需求进行分类。过多的无偿资助容易助长大学生不劳而获的心理,适当有偿资助反而会起到自强自立的效果,对于不同的学生类型采取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不同的资助形式,最大化资助效益。资助需求类别的识别一方面需要客观的数据化信息系统,另一方面需要辅导员做好主动关注和识别工作,与经济需求的显性不同,心理、就业等发展性需求是隐性的、內在的,需要辅导员主动的人文关怀才能显现出来。因此需建立完善的师生交流互通系统,通过交流,辅导员能了解受助学生的特征,学生也能获得表达的通道。学校根据贫困生的需求类型,提供不同的资助项目,将生存型资助和发展型资助结合起来,实现资助工作的最优组合,达到了资助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珺.高校院系贫困生“精准认定”工作体系初探——以湖北经济学院法学院为例[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3):12-15.
[2]尹秀娟.高校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的动态优先管理机制[J].阅江学刊,2018,10(4):82-8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