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杏清
在历史书写方面,我们这个老大帝国可谓辉煌灿烂。可整个“二十四史”,记载的都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人生成败,而作为国家主体的小民百姓的生活,却很少被提及。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缺位。在传统书写方式中,小人物的个体命运被抽象化的数字所代替,被宏大叙事所遮蔽,个体命运只是被抽干了的水草,淹没在了茫茫的历史长河中,这显然是历史写作的巨大遗憾。
历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曾说过:“我写过抗战时期,一小时死伤千人以上的惨烈的‘上海之战;我也曾写过‘以白骨铺成的印缅大撤退。但是我笔下的英雄却都是一批在后方指挥、毫发未损的大将军、大司令,至于浴血于前方、四肢不全、呻吟惨号、血流如注的士兵小卒则只字未提。再拜读拜读其他高手的著作,也只字未提……我们都是抗战过来人,耳闻目睹,想为后世子孙交代一下,又如何交代起呢?”
值得欣慰的是,近些年来,“历史的碎片化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以普通人物的经历为书写对象、纪录大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已经达成了学界的共识。冯骥才先生前些年編著了一本《一百个人的十年》,他采访了近百位文革中的受难者,把他们自述的经历记录下来,于是便有了这本书。值得注意的是,采访对象全部是小人物,没有一个是名人。冯骥才说:“任何时代,只有普通老百姓的经历,才是这时代真正的经历。”冯骥才先生为小民树碑立传,其意义显然是巨大的。
“他们是最终的灾难和成功的承受者和付出者,但历史历来与他们无缘,历史只漫步在富丽堂皇的大厅”。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写作,普通民众不应该成为缺席者。18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本栏目责任编辑 魏 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