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车训练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实验室客观指标的影响

2019-09-03 07:29李瑞花陈慧玲吴雪玉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蹬车卧位尿毒症

李瑞花,陈慧玲,吴雪玉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血透室,广东 深圳 518101)

尿毒症即临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其并非是一种疾病,而是各种晚期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1]。目前临床多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积极有效、科学合理的血液透析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实施科学的运动疗法指导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效果,并改善各项实验室指标[2]。本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当前较为流行的蹬车训练指导,并观察实验室客观指标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血透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神志清楚,病情稳定,身体状况良好,血压<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2)维持血液透析时间≥3个月,每周透析治疗3次;(3)患者顺应性较好,愿意合作;(4)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2)全身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出血倾向者;(3)合并严重慢性疾病、心脏外科手术史、视网膜激光治疗史、急性心肌梗死史、关节活动障碍者。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29~69岁,平均(49.17±12.36)岁;干体质量(61.27±9.31)kg;肾衰竭病因包括紫癜性肾炎2例、糖尿病性肾病2例、痛风性肾病2例、梗阻性肾病19例;透析时间6~130个月,平均(34.02±15.75)个月。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30~68岁,平均(48.86±12.41)岁;干体质量(61.53±9.20)kg;肾衰竭病因包括紫癜性肾炎1例、糖尿病性肾病3例、痛风性肾病3例、梗阻性肾病18例;透析时间6~126个月,平均(33.79±15.8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干体质量、肾衰竭病因、透析时间等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德国贝朗119x180-4KB血液透析机、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设置血流量为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为4 h,每周3次。

观察组接受蹬车训练,蹬车训练前患者先进行预热运动3~5 min,然后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卧位蹬车运动,10 min/次,每次耗能量70~100 cal,重复3组,每组间休息3 min,每周训练3次,共12周。对照组仅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行简单的伸展运动。两组患者训练期间均以Brog提出的主观劳累记分法进行运动评价,具体以患者微汗、气喘、略感疲劳但无心悸为宜,采用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率监测,运动期间心率控制目标为(运动后心率值/安静时心率值)=20次/min。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运动训练干预前、干预后4、8、12周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压(B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等心血管及贫血相关指标。另测定两组运动训练干预前、干预后4、8、12周的血尿素氮水平,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清除率(URR)以评价透析充分性[3]。以上各实验室数据均由同一组检验人员完成并记录。记录透析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维持血液透析费用。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心血管及贫血指标

干预后4周两组患者心血管及贫血各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8、12周观察组Hb、Hct及LVEF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2.2 透析充分性指标

干预后4周观察组Kt/V、URR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干预后8、12周Kt/V、URR均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均P<0.05)。见表2。

2.3 并发症

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1/25)、28.0%(7/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357,P<0.05)。见表3。

表1 运动干预前后两组心血管及贫血指标比较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运动干预前后两组透析充分性指标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n=25,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维持血液透析费用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维持血液透析费用分别为(7621.87±460.12)元、(8443.8±436.33)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6.482,P<0.01)。

3 讨 论

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器官,不仅具有产生和排出尿液的基本功能,还具有内分泌功能,其产生的激素与内环境稳定及维持全身多项生理功能有关,如影响红细胞成熟、调节血压变化、调节钙磷代谢等。因此尿毒症患者不仅仅存在单纯肾脏功能损伤,还可影响全身多系统器官功能。目前多采用血液透析来改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协助稳定机体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但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血液透析等的认知不足,再者受到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在接受血液透析期间不敢或不愿参加体育锻炼,导致血液透析效果不甚理想[4]。

本研究显示,运动干预后4周两组心血管及贫血各指标与干预前无明显差异,考虑可能是锻炼时间较短所致;坚持蹬车训练后8、12周,观察组Hb、Hct及LVEF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且均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均P<0.05)。吴永耀等[5]报道,与行简单伸展动作的对照组比较,采用卧位蹬车锻炼的运动组血液透析患者干预12周后,6 min步行距离、1 min起坐次数及握力均明显增加,而上下22阶耗时及起坐10次耗时明显减少;同时心功能指标显示左心室心肌质量、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及心胸比均显著改善。张兰等[6]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3例随机分组,其中运动组较对照组额外进行卧位体操康复运动训练指导,24周后运动组血清小分子、中分子和大分子毒素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明显下降,IL-6无明显变化,而运动组血清IL-1、IL-6、TNF-α在运动前后无显著变化(均P>0.05)。因此认为卧位体操运动对小、中、大分子毒素清除无显著影响,对炎症因子清除影响不大;考虑是由于卧位体操运动时间短、运动强度低、整个研究时限不足相关。可见对血液透析患者采取适度的运动锻炼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7]。李建英等[8]就运动训练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疲劳感的影响展开研究,实验组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每周3次的运动训练,包括透析前的能力训练、透析开始后2 h内的踏车运动、透析间期的30 min运动能力训练,结果显示干预12周后实验组患者疲劳感评分总分、躯体疲劳感评分、脑力疲劳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本研究显示,运动干预后8、12周观察组患者Kt/V、URR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均P<0.05)。可见科学有效的运动训练不仅不会增加患者的疲劳感,还能提高透析效果及减少并发症;且由于透析效果改善及并发症减少,使得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费用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综上述,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蹬车训练能明显改善患者实验室客观指标,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经济实用的特点,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蹬车卧位尿毒症
“蹬车少年”
基于蹬车运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
别克漏电无法起动
人物
睡姿不对,当心病情加重
孕30周胎位不正能转过来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斜卧位与俯卧位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对比研究
站立位与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测量影响的研究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