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摘要】在职高美术教学中,创造一个生活化的教学場景,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和自然,感受美术的魅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创造热情。本文就当前职高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使用生活化教学手段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生活化场景;职高美术教学;应用分析
在职高教育教学中,美术教学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教学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生活化较强的场景,对教学手段进行有效创新,并将美术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使学生感受到创造的乐趣。
一、引入生活趣味场景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职高美术教学中,无论是何种培养都可以有效融入生活化教学。首先,教师可在一些生活化较强的课堂中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有效培养,然后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资源进行有效捕捉,如此一来就能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减少两者之间的距离,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使用更贴近生活的美术素材,为学生讲解相关学习内容,并不断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创造出更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环境,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及综合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此之外,在生活化的场景中,职高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学习特点找到更加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逐渐形成自我感知的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构建生活化强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有关户外的美术创造课程中,学生可根据生活经验,利用花草树木及其他一些生活物品进行创造。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更直观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美术制造能力,进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此教学方法能为学生提供更加放松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在课堂中占主导地位,并更加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实际想法。
二、引导生活化情感增加生活素材的来源
在职高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实现情感教学的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发挥,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使用抽象或具体的表现手法,并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创意和造型工艺的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美术思维的敏感程度。例如,在讲解民族服饰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学到的内容及自己的见解和想象力,自己动手设计民族服饰。如此一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加深了学生对不同民族服饰的了解。而且,将职高美术美工课程最大限度地生活化,更符合当前的素质教育新理念,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一个贴近生活的课堂氛围中更好地创造,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讲解有关“秋天”的课程内容过程中,学生可对一些代表秋天的物品进行收集,然后利用收集来的物品进行制作。例如:学生可以收集一些金黄色的落叶,然后将落叶制成蝴蝶或金鱼。还可以利用秋天的菊花制作小裙子。在收集相关物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秋天的特征,还能制作一些精美的美术作品。此外,在制造美术工艺品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这样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增强团队意识。
三、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
在美术课程中加入生活化场景的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色彩和线条的学习兴趣,并能提高学生对线条的敏感程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贴近自然,感受自然,并从自然中获取美术灵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造性美工课程可以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职高学生养成更加开朗的性格。
四、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师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对社会及自然的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发展。只有教师与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交流沟通平台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并在成长过程中有效完善自身的性格。
当前,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课堂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自身的主体地位应得到充分体现。而且,教师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作为美术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只有采用此种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学生活化,并进一步加强学生生活与课堂的联系。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创作,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轻松的环境当中养成基本的美术学习能力。在课堂中应以学生为本,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总结
在职高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生活化场景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只要美术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际能力,并在教学中引入趣味性较强的生活化场景,就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