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引领发展的汕头模式

2019-09-02 21:11陈非陈昕
人民论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科技金融

陈非 陈昕

【摘要】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缩小地区间科技创新能力及科技水平的差距,减少和消除发展区域不平衡。汕头地处粤东欠发达地区,通过发挥多形式金融工具的杠杆与引导作用,匹配企业全链条发展需要,促进全生产要素提质增效、均衡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全链条科技金融体系”,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科技金融 汕头模式 科技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科技金融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创新要素与资本要素的深度融合,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汕头地处粤东欠发达地区,远离“珠三角”经济中心,人才和资金等科技创新要素得到经济中心的辐射很少。通过聚焦科技金融,协同调用多种金融手段与金融工具,发挥多形式金融工具的杠杆与引导作用,促进科技创新创业和金融资源结合,匹配企业全链条发展需要,促进全生产要素提质增效、均衡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全链条科技金融体系”,探索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新路。

多措并举,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体系”

为打造科技创新环境,汕头出台了一系列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和科技创新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提出打造“产业金融核心”“金融创新核心”“中小企业金融配套服务核心”等目标,有效地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形成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在构建“全链条科技金融体系”过程中,强调系统化推进、多措并举,坚持多层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坚持普惠与重点支持相结合,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期限资金需求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需求。

第一,建设科技金融企业库。优质科技企业的基本情况档案库是各项科技金融举措实施的共同基础。基于对科技企业金融需求调查,以本地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建立了汕头市普惠科技金融企业库,2017年第一批入库科技企业有587家,2018年达到762家。科技金融企业库的建设,为优质创新资源与金融资源对接提供了扶助对象,减少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沟通成本。

第二,建立科技金融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体系。通过征集普惠科技金融的合作金融机构,确定了中国银行等七家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等五家保险公司,以及两家国有融资担保公司为合作担保机构,最终形成了立体多层、业务互补、服务覆盖各类型科技企业的合作金融机构体系。

第三,建构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对接机制。通过常态化组织管理工作会议、宣讲会、座谈会、业务对接会以及实地拜访等多种形式,推动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间信息沟通和对接。通过向合作金融机构开放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需求相关信息,形成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供需对接机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供应链、电子商务等协会组织推动科技企业与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实际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

第四,健全科技金融政策体系。先后出台了《汕头市促进科技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关于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奖励实施办法》等文件,指导金融机构运用出口信贷、融资租赁、项目贷款、银团贷款、产业链融资等方式,加大对现代科技产业体系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明确给出奖励标准和金额,进一步增强了汕头本地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性。

第五,建成科技金融政策落地运行机制。一是落实科技信贷政策措施。一方面,鼓励与支持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成立科技支行,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专门化的金融服务。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的特点,设计了符合其经营发展特征的科技投联贷、科技知识产权组合贷等专门授信产品。另一方面,实行科技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制度。2017年省市两级财政资金共建风险补偿金池1000万元,按10倍杠杆率带动1亿元科技信贷信用贷款,推动科技信贷发展。同时配套实施科技信贷贴息,对企业获得的省、市科技信贷风险补偿类贷款按资金利息支出15%的比例进行补贴,以分散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风险。二是推动科技小额贷款。联合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合作发起设立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和有力支持。同时创新服务模式,尝试成立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针对地方中小科技企业定制个性化贷款产品。三是推动科技担保发展。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与发债增信等。同时,实施科技担保补贴政策,对担保费进行补贴,推动担保公司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四是推动开展科技保险。实施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撬动保险业资源向科技企业配置。对购买科技保险的企业每年按险种给予30%—70%的保费补贴,在分散和化解科技企业创业创新风险同时,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五是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拓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融资渠道。指导支持科技创新核心区金平区率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试点,出台了《金平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意见》和《金平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等。每年拨出100万元专款,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项补贴资金”,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信息服務平台和质押融资管理流程。六是发展直接融资对接资本市场。通过引进广东粤财控股等金融机构,参与本地上市公司纾困工作,助力解决股权质押风险;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合作共建汕头华侨板“科技创新企业层”,助力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质增效;建立优质高新技术企业与资本资源的对接机制,助力汕头科技企业走向资本市场等。

汕头科技金融发展的实践经验

经过多年努力,汕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成果数量和等级在粤东地区名列前茅。“十二五”期间,汕头市取得科技成果317项,其中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有11项,国际先进水平的有50项,国内领先水平的有133项,国内先进水平的有120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达27项;高新技术产品数量、产值和占工业总产值比例逐年增长,截至2015年,汕头市高新技术产品累计新增208个;承接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能力显著提升,获得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超400项;金平区成为广东省珠三角以外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科技进步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汕头科技成果产业化成效喜人,专利授权量和申请量分别列粤东地区第一、广东省第七。汕头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对其他欠发达地区以科技金融促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是高屋建瓴,系统谋划。树立科技创新发展理念,确立科技金融的战略地位,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上做好谋划。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让政策落地生效,着实促进科技金融市场机制的形成,促进科技企业的培育和健康发展。

二是敢于担当,资金先行。建设和形成了“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投入并存”的现代科技投融资体系。同时,积极争取省内和国家等上级资金的支持,并引导资本要素向创新要素有效配置,以构建资金链、技术链、产业链、政策链四链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

三是积极引导,整合资源。调动市场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主动参与科技金融。科技信贷风险补偿金虽有限,但可以带动银行业关注和响应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金融需求,从信用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等方面切实服务科创型企业。

四是勇于探索,积极创新。在发展传统科技金融产品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和互联网创新金融产品等创新机制,为科技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分别为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副研究员;广东金融学院创业教育学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广东省软科学项目(项目编号:2016A070705071)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7A03031060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徐悦:《区域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苏州大学》,2015年3月。

②刘长虹、何慧芳等:《广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若干问题研究》,《广东科技》,2015年第20期。

③拓晓瑞、徐久香:《广东省科技金融结合的发展历程与创新实践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第24期。

④魏晨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政府促进政策的实施和完善》,《中国计量学院》,2013年3月。

猜你喜欢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科技金融实践中的经验、误区与路径导向
科技金融内含机理与体系界定
我国科技金融制度建设和根基夯实的研究
构建以创业投资机制为主导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金融投入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