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可彤 蒋义丹
[摘要]众所周知,新闻记者是社会的守望者,也是时代的瞭望者,身肩引导与传播信息的重大職责,发挥着引领时代主流舆论的关键作用,过硬的职业素养、有担当的社会责任感是时代和人民对新闻记者必备素质的要求。本文作者分析新时代对新闻媒体行业及新闻记者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探究迎合新时代需求的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 新闻记者 职业素养 社会责任
在社会大众的眼中,新闻记者既熟悉又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和他们接触不多,一般在电视上才能见其真容。对于新闻记者而言,其工作主要在于客观、准确、及时地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对其组织语言的能力要求较高。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信息网络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无法统计的网络信息、数据充斥着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现阶段,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偏向从互联网上获取新闻信息,大力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地位,使得新闻记者面临着严峻挑战。鉴于此,新闻记者应大力加强职业素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在新时代站稳脚跟,才能更好地传播正能量。
(一)新闻媒体行业呈飞速发展之势
新时代背景下,无线通讯传播技术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为整个新闻媒体行业,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创设了优质条件。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媒介日益多样化,从传统的杂志、报纸、广播发展为目前的手机、网络等,这些便是新闻媒体行业迅速发展的产物。新闻媒体行业高速发展,其原因在于有网络技术及信息传播技术作为支撑,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所不在的地步,手机不离身似乎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标配,人们获取新闻信息基本上是通过wifi、手机等途径获取的,这也意味着新闻媒体行业市场有了前所未有的扩大。
(二)新闻媒体行业呈多元发展之趋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每天信息流的推陈出新,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及娱乐的各种需求,整个新闻媒体行业必须更加多元化地发展,集中体现在传播方式、传播手段更丰富了。除了手机、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外,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应运而生,成为了社会大众交流沟通的主要媒介,甚至微信、微博已然成为了新时代新闻媒体信息传播的最主要、最迅速的渠道和路径,这也进一步促进了新闻媒体行业市场的扩大和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新闻媒体行业正朝着互联网发展,互联网具有信息技术成熟、传播范围广等优势,使得新闻媒体行业也迅速发展,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新闻媒体行业传播的新闻质量有需提高之处
随着新闻媒体行业迅速发展,相伴而来也产生各种问题,特别是新闻质量问题,追究其原因在于:新闻传播停留于宣传阶段,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化。目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有的互联网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点击量,普遍采取转载的方式获取新闻,各种新闻内容大抵相同,新闻质量差强人意。同时,有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将新闻价值同宣传价值相混合,有的新闻报道只是会议总结、领导演讲稿等。
(一)开拓进取,提升新媒体传播力
新时代下,新媒体不断涌现,直接冲击了新闻记者的思维方式,要求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操作新媒体的能力,还要具备高超的传播力。现阶段,社会大众普遍以互联网为平台获取信息与知识,借助微信、微博等进行交流沟通,关注网易、今日投标等新闻客户端了解新闻。在如此传播情境下,新闻记者应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切身感受信息情境,可巧妙地利用微博大V、意见领袖等进行二次传播,有效增强新闻事件的影响力,并扩大传播范围。新媒体是现时代重大变革,时代发展已然将传统的新闻操作方式予以淘汰。因此,新闻记者应深入了解及掌握各种网络运用、社交软件功能及新闻APP,掌握新媒体操作技能,并注册运用。
(二)生生不息,提高新闻业务能力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新闻业务能力是基本技能,是立身之本,更是新时代下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新闻业务可概括为采、写、编、评等,新闻记者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是迎合新时代需求的关键。当发生突发或重大新闻事件时,新闻记者应迅速赶赴新闻现场开展采访与报道。近年来,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过程中,机器新闻写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十秒内便可完成一篇完整的新闻稿件,这直接冲击与影响了新闻记者的采写能力。然而,机器新闻写作有其不足,最显著之处就是没有温度与质感;相反,新闻记者却是情感传导报道的载体与符号,因此新闻记者采写能力依然是制胜的法宝,需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三)先发制人,锤炼新闻敏感性
新时代下,新闻事件来源渠道的多元化及发生的突发性,直接刺激着记者的敏感性。新闻敏感性要求新闻记者即时捕捉客观世界的新变化。当下,公民记者与自媒体平台发挥着重大作用,并逐渐成长为新闻事件报道的重要力量。另外,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迅速出现,发展成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主要平台,吸引了大量受众。新闻记者应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信息中迅速捕捉到新闻线索,并立即判断出这一线索是否具有报道的价值,然后对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件进行全面和深层次的呈现。因此,新闻记者应在时间和效率上都强化新闻敏感性。
(四)胸怀天下,提升自身道德素质
著名新闻记者Joseph Pulitzer曾指出:“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其关键在于不仅要保持新鲜报道的生命力,而且还应接受良心及道德的制约,不得随心所欲。”英国专栏作家walter lippmann也如此认为,新闻记者用具备敬畏、期盼心理,是检验新闻资料准确性的关键。新时代下,新闻记者应强化自身职业道德建设,积极履行党的指导线路,提高社会大众的满意度。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新闻记者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积极同各种腐朽思想进行斗争,抵制各种诱惑,并主动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有效预防肤浅新闻、虚假新闻及有偿新闻的产生,以此来强化新闻的公信力、公正性与权威性,以优良的职业素养、专业的技能及高尚道德赢取社会大众的认可与尊重。
(一)把握舆论导向,与党和民同心
新时代下,新闻记者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社会大众的选择多样,话语权不再被传统媒体所掌控。换言之,传播主导方一旦出现了变动,在互联网中社会热点事件则会持续发酵,网民“围观”现象普遍存在,“大探讨”活动相继开展。目前,大量新闻信息在一天之内点击量较多,在如此模式中,传统媒体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媒介影响效果不断减小,且社会舆论引导作用也相应弱化。现如今,各种信息多元化特征突出,新闻记者应积极身处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在引导个体思想意识、社会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导向的作用。同时,新闻记者被视为精神产品的制造商,党与社会大众的舆论导向,所以应确保舆论导向的准确性,充分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主力军的作用。
(二)恪守职业底线,捍卫新闻真实
对于新闻报道而言,真实性是关键性因素。在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各种肤浅、劣质、虚假的新闻信息,新闻真实性备受质疑,其效度及信度持续降低。例如,曾经有多家主流媒体客户端、门户网站相继报道“李光耀去世”的假消息,使得广大网民一片哗然,出现了各种猜疑。后來,幸有业内知情人士站出来进行辟谣,称其为假消息。然后,那些门户网站、媒体则为自己的行为道歉。新媒体时代下,首发新闻信息难度较大,然而保持新闻信息真实性是重中之重,各种“乌龙”新闻报道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在工作中,新闻记者应时刻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以此来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应表现为各个方面,常见的人物、事情、地点、时间及原因等。随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节奏日益加快,新时代新闻记者应坚守实事求是的职业素养,以此来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三)树立正确“三观”,实现职业价值
新时代下,社会大众均具有鲜明的个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新思潮与新思想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大众,麻醉及刺激着社会大众的神经。一方面,社会大众可借助各种渠道与方式来对自己的观点及意见予以表达;另一方面,新闻记者的报道也可不知不觉地影响社会大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事件报道时,新闻记者应选取健康信息,增强正效应,消除不良效应,对受众予以积极引导。如果新闻记者不注重科学价值观的传达,广大受众极易被消极、错误的价值观引导,难以创设优质的社会风气,甚至会导致社会不稳。在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新闻工作者应敢于同邪恶作斗争,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传递正能量。另外,新闻记者应同社会大众同呼吸、共命运,例如,2008年汶川地震时,央视记者李小萌采访一名灾民时不禁哭泣,充分流露出对灾民的同情,彰显出新闻记者的职业价值。
新闻是一把双刃剑,好的新闻充分发挥着强大的正能量,不好的则使得社会出现各种不良行为,甚至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广大新闻记者应不忘初心,对自己的职责予以时刻铭记,强化自身职业素养,弘扬职业精神,坚守职业道德,避免出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产生,对媚俗、庸俗、低俗的不良风气予以主动抵制,有效维护新闻记者的良好形象。对人民群众的疾苦与心声予以关注与关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与政府、国家沟通的桥梁作用,用实际行动来赢取社会大众对新闻记者的认可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