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风 马仁焕 何沛 于涛 雷全国
83121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新疆 五家渠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是全球第5 大最常见癌症,也是因癌症死亡的第2 大原因。尽管发病率很高,但诊断明确时大多数患者已属于中-晚期,治疗方案仍然有限且预后不佳[1]。肝癌在亚洲地区发病率高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在亚洲的感染率高有关且男性比女性更常见[2]。早期肝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70%,晚期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16%[3]。因此,需要确定一种新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系统性方法来早期诊断肝癌。收治肝癌78 例及肝脏良性肿瘤患者120 例的临床病理资料,拟探讨甲胎蛋白(AFP)、腹部CT 及MRI 检查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2004年1月-2017年12月收 治 切 除或经皮肝穿活检且经病理确诊肝癌患者78 例及肝脏良性肿瘤患者120 例,收集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AFP及腹部CT和MRI检查。肝癌组患者年龄29~76 岁,平均(48.53±11.910)岁。肝脏良性肿瘤组患者年龄28~79岁,平均(45.43±10.227)岁。
血清AFP 检测及腹部CT 和MRI 检查:①血清AFP 检测: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于BD真空管内,3 000 r/min离心10~15 min,采用血清AFP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②腹部CT 检查:采用Somatom 64 排螺旋检查CT 机,扫描参数:Acq128 mm ×0.6 mm,FOV 333 mm,层厚3~5 mm;增强检查为普通四期(动脉早期/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采用MEDRAD 双桶高压注射器,流速3.50 mL/s,注射碘帕醇造影剂75~90 mL,生理盐水70 mL。本组198 例患者均行CT 平扫+增强检查,检查前嘱患者平静状态下闭气练习。扫描范围是膈顶至肝下间隙。
腹部MRI 检查:采用1.5 T 磁共振诊断仪,专用体部包绕线圈,T1 加权像采用SE 序列,T2 加权像采用TSE 序列,脂肪抑制使用T2 及T1 加权预饱和反转恢复序列,取横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层厚5 mm,多b值弥散序列(b=50/400/800)。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肝癌及肝脏良性肿瘤组织学类型,见表1。
肝癌组及肝脏良性肿瘤组AFP 水平:肝癌组AFP水平为(448.37±210.727)ng/mL,肝脏良性肿瘤组AFP 水平为(21.59±7.298)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43,P<0.05),见表2。
单用及联合AFP及腹部CT和MRI检查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率:单用AFP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率为84.84%(168/198),单用腹部CT 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率为81.31%(161/198),单用腹部MRI 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率为84.34%(167/198),联合检测时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率为93.43%(185/198),见表3。
单用及联合AFP、腹部CT 及MRI 检查对肝癌的诊断效果评价:联合检测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其他各组,漏诊率及误诊率较其他组降低,诊断指数及正确诊断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见表4。
根据2013年韩国中央癌症登记公布的统计数据,2011年韩国共有218 017例癌症病例,其中7.6%(16 434例)为原发性肝癌病例[4]。肝硬化是肝细胞性肝癌主要的临床风险因素,70%~90%的肝细胞性肝癌发生于大结节型肝硬化的患者。在发达国家,肝癌的主要病因是吸烟和酗酒,而在发展中国家,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有关,尤其是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黄曲霉毒素感染时,发生肝细胞性肝癌的风险升高50倍[5]。
AFP 是肝癌监测中使用最广泛的肿瘤标志物且已被列入国际肝癌监测指南。AFP 作为筛查标志物有一定局限性,约40%早期肝癌患者AFP 不会显著升高,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低[6-7]。尽管如此,AFP 升高与肝癌发展的长期风险密切相关[8]。本研究中肝癌组与肝脏良性肿瘤组AFP 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843,P<0.05),这与李启松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9]。
本研究中AFP 诊断肝脏肿瘤的灵敏度为78.20%、特异度为89.16%、准确率为84.84%。霍群等研究显示,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 敏感度为74.3%、特异度为94.3%、准确度为84.3%[10]。在Sang Joon Park 等的研究显示:AFP 灵敏度为68.35%、81.82%。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CT诊断肝脏肿瘤的灵敏度80.76%、特异度81.66%、准确率为81.31%,腹部MRI 诊断肝脏肿瘤的灵敏度83.33%、特异度85%、准确率为84.34%。向森等人的研究显示,CT增强扫描诊断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93.8%、准确率为85.3%[11]。MRI 诊断灵敏度96.1%、特异度80.0%、准确率93.4%。以上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选取及诊断医师的业务水平不同有关。AFP、CT 及MRI 联合诊断时灵敏度93.58%、特异度93.33%、准确率93.43%。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高于单独检测组。这与向森、董义志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因此,我们推测联合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早期检出率,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诊断线索和理论依据。
综上所述,在肝脏肿瘤的诊断中,AFP、MRI、CT 等不同诊断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及灵敏度,将三者联合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肝癌的早期检出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表1 肝癌及肝脏良性肿瘤组织学类型(n)
表2 肝癌组及肝脏良性肿瘤组AFP水平比较(±s,ng/mL)
表2 肝癌组及肝脏良性肿瘤组AFP水平比较(±s,ng/mL)
疾病类型 n 血清AFP t P肝癌 78 448.37±210.727 17.843 0.000肝脏良性肿瘤 120 21.59±7.298
表3 单用及联合AFP及腹部CT和MRI检查诊断肝脏肿瘤的准确率(n)
表4 单用及联合AFP、腹部CT及MRI检查对肝癌的诊断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