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琳 刘红斌
原籍梅州市梅县区的朱展伦先生于1962年迁居香港,1973年移民加拿大,是加拿大资深侨领。他长期热心服务侨社,2000年成为温哥华中华会馆副理事,2012年当选理事长,2014年再获连任,同时担任全加华人联会全国共同主席、加拿大全加客属联谊会会长、加拿大客家联谊会会长、温哥华客属商会名誉会长、温哥华朱氏宗亲会副主席等职务,兢兢业业,为侨界、为祖国、为中加友好做了大量实事,2013年获加拿大华人联合总会颁发“社区杰岀贡献奖”,2014年获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国海外交流协会“服务华社荣誉人士奖”,2015年获广东省侨务办公室“服务华社荣誉人士奖”,2018年获加拿大参议院颁发建国150周年“杰岀服务奖”。
朱展伦先生1938年出生于梅县梅南镇罗田下村,1958年考入武汉体育学院,1962年赴港定居。1967年与余巧珠女士结婚,琴瑟相和,鹣鲽情深。因祖母、姑姑移居加拿大,申请朱展伦一家到加拿大团聚,于是自1963年开始申请,前后申请了7次,几乎放弃了希望时,1973年忽然接到加拿大移民局通知函,遂举家迁至温哥华。
朱展伦的经历充满传奇。他到达香港的第一年在元朗农场帮工。一天,遇到一位老人家担着番薯苗来卖。热心的他听到客家口音,一问,原来是他多年未见的同村姑婆,这才知道姑姑和祖母当时都到了香港,由此找到失散多年的父亲。
1963年,朱展伦陪同父亲赴澳门,偶遇父亲朋友的教女余巧珠小姐。但香港澳门,一水隔阻,如何再联络起来呢?长辈们采用了最传统的方法:余巧珠的教母安排她替自己写信。每周一次的鱼雁往返,虽然是代教母言,但娟秀的字迹传来澳门的芬芳,豪迈的笔锋送去香港的温暖。一来二去,感情的种籽在年轻人心中发芽。经两位长辈安排,之后双方开始了正式的通信和拜访,迎来了纯真的爱情和甜蜜的婚姻。
半个多世纪的相守,两人的感情始终如一。余巧珠评价朱展伦“傻得可爱”,朱展伦也认为余巧珠是“传统的中国妇女”——以家为先,以丈夫为先,“传统的中国妇女的美德都在她身上。”余巧珠谦虚地自称“糊里糊涂”,其实是心里没有自己,只有别人,只有大家。在家相夫教子、煲汤煮饭,在外甘做义工、无私奉献。为了让丈夫孩子吃到客家传统饭菜,她学会了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甚至自酿客家娘酒;身为中华会馆的理事长夫人,她和丈夫却做了当仁不让的义工:会馆地板旧了,朱展伦打蜡,她在旁边扫地、提桶;每次活动前前后后的张罗,场地布置、名签展台,事先招呼,事后打扫,也是她默默在操劳。
1973年,朱展伦、余巧珠带着一个5岁一个4岁的两个孩子,移民到卑诗省(British Columbia)东部的小埠镇(Greenwood)。这里约900人,当时只有一家锯木厂、一家铜矿场。在香港时,朱展伦在父亲的贸易公司做白领,来到天寒地冻的Greenwood,真是另一番世界。仗着年轻力壮,他在锯木厂找到一份搬木的工作,开始了两个星期一班的昼夜轮班。当时公共汽车票价25分,一般时薪2元多,这个活儿的工资达两倍,4元多,但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的,需要将巨大的原木徒手送入锯机,锯好后再搬到不同的木堆。锯木厂只有顶棚没有四壁,冬天,零下三十度的寒风呼啸来去,呵气成冰,如同戴上了一副冰雪的须髯。朱展伦咬牙做了下来,1974年夏天才与妻儿搬到温哥华。
在小埠期间,朱展伦练好了车去考驾驶证。他在国内学的是俄语,不是英语,英文当时仅ABCD的水平。他带了一本字典去笔试,岂料不允许使用,只好零分出场。这可是读书一向名列前茅的学霸朱展伦的奇耻大辱。他当即找来英文课本,和中文版逐一对照,夜以继日,专心一意,将所有内容和书中题目、答案统统背了个滚瓜烂熟。一周之后再战,朱展伦竟然全对,100分。考官一看不得了,一周前鸭蛋,一周后100分,怎么可能!但考场就是市政府办公室,考生周围都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又怎么可能作弊呢?考官只好向他姑妈询问,这才知道原因,惊叹不已。
到了温哥华,朱展伦先去移民接待机构的人力资源部(相当于现在的中侨互助会)找工作。接待人员介绍他到了麦当劳。他也想学一技傍身。学什么好呢?人总是要吃饭的,不如学厨艺。中餐中国人都会做,他想去VCC(温哥华市职业培训学校)读书一年,学好西厨。但是,因为用英文填表还比较艰难,接待人员不同意他报名。朱展伦客家人的“硬颈”精神来了,坚持要学,要求接待人员报告他的上级来处理。上级来了,听明情况,说:“既然你执意要学,我写一封信给你,你到学校去,学校若收你你就去学吧。”他一股劲儿赶到VCC,找到校长,一对答,正好校长香港度假回来,还住在朱展伦在香港过去办公室的同一栋楼。考虑到朱展伦有学习热情,虽然英文程度甚差,但一般日常会话可以应付,于是让他正式踏入VCC。
新的学习并不轻松。课程全新、教法全新,难度也是新挑战。加上授课的大厨来自法国,他的法式英语连英语、法语母语的人有时都听不懂,何况新移民呢。三个月的预科,就有三位学了多年英语的香港会考生被这位大师退学,原因是大家都听不懂,他们三位又特别勤学好问,老师一讲完他们就积极地问;老师一看他们每次都不懂,再讲还是不懂,只好请出了局。朱展伦一样也听不懂。他也一样勤学好问。问谁呢?西厨班三个月一期,前面有师兄师姐,刚刚学会法国大师的手艺,正新鲜热辣激情满怀。朱展伦看书之外,一下课就向他们请教大厨讲什么,什么食品怎么做,有什么诀窍,他们也热情指教。但上课时怎么办呢?比如,大厨让朱展伦到冰箱拿食材,朱展伦明白老师的意图,但听不懂要拿什么,就将可能的四五样一托盘都端过来。老师取出所需,示意他将其余放回去。他马上听命。于是,皆大欢喜。这样,朱展伦白天认认真真学了一年西厨,顺利毕业;晚上则通宵全职在麦当劳后厨做厨师。这段日子虽然艰辛,但很有收获。
忽然有一位在卑诗省电话公司工作的朋友告诉他,公司招请员工。朋友推荐了八个人去考,他是其中之一。考试真不容易,300道题,厚厚一叠。朱展伦一看,英文全都不认识,但是,再高难度的数学题,对于他真材实料的老大学生,那可不在话下,唰唰唰,把认识的数学题都答出来了,第一个交卷。然后,他竟然成了那唯一被录取的一员。这份工作比较理想,他发挥华人才华,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了二十多年才荣誉退休。
朱展伦为人急公好义,来到温哥华后住在唐人街附近,就一直参加华人社团活动,在全加客属联谊会协助老会长熊恒浩接待新移民,为他们介绍工作,帮他们找房子、找学校,热情为新老移民服务。退休后,他更把社团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
全加客属联谊会经常组织各种活动,许多大型活动也邀请中华会馆等其他侨团参加。中华会馆是华人社团的龙头,当时成员以四邑(开平、台山、恩平、新会)人为主。理事长茹容均很赞赏朱展伦的能力和热情,邀请他到中华会馆工作。朱展伦谦逊地表示自己能力不够,婉拒了。第三届理事会选举时,茹容均直接找到全加客属联谊会的老会长熊恒浩,说中华会馆属于所有华人,让老会长派人支持中华会馆的工作。这样,朱展伦参加了中华会馆的选举,2001年当选副理事。随后他一直在中华会馆服务,先后成为正理事、中文书记、副理事长、理事长。
成立于1895年的温哥华中华会馆( 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 of Vancouver),1906年正式注册为慈善团体,对内联络感情、排难解纷、办理侨众公益慈善,加强华人团结,对外与各族裔沟通交流,争取正当权益及公平待遇。会馆成立以来,为祖国和华侨华人做了不少好事,如创办中文学校、赠医施药、创办安老院,建立公共义山,施粥赈济失业侨胞,调解处理侨社纠纷等,并组织了抗议“四三苛例”(即1923年加拿大禁止华人移民入境条例43条)、要求华人选举权等活动。经过全加华社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令加拿大联邦政府在1947年撤消“四三苛例”、1966年正式解除华人移民的种族歧视条例、2006年6月22日正式为1923-1947年的《排华法》和歧视性的“人头税”向华人受害者道歉、补偿。中华会馆不仅坚持维护华人华侨权益、争取社会认同,而且一直心系祖国。抗战期间,会馆发动华侨支持抗战,全加侨胞共捐输五百多万元加币支持国内。1937年淞沪会战,温哥华中华会馆将在海外募集的善款及时送到在上海抗战的十九路军,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和淞沪警备司令戴戟联名写来感谢信并附三人合影签名照。会馆多次筹款赈济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加拿大东部、南亚海啸、海地、日本、菲律宾等地自然灾害,抗议日本政府篡改侵华史实、图谋侵占钓鱼岛,反对“台独”等活动。中加两国的重要节日,中华会馆都联合侨团各界隆重庆祝。特别有40多年历史的温哥华华埠春节大游行,已经成为温哥华市认可的周年庆会、各族裔的欢乐盛典,深受政府各党派的官员重视。
温哥华中华会馆是加拿大政府与华人社区之间、华人华侨与祖国之间的桥梁,会馆理事长责任重大。朱展伦本着“不求私利、尽力而为”的信念,与同仁一道,兢兢业业,服务侨社。
百多年前,卑诗省曾设立无数歧视华人的条例。为维护华人尊严,朱展伦领导中华会馆,联络近百华人社团、国际贸易兼亚太策略兼多元文化厅长屈洁冰和省内正义之士,向省政府提出严正立场及四项要求。经多场咨询公听会,2014年5月15日,卑诗省议会全体省议员一致通过议案,就历史上本省歧视华人及反华排华的法令条例,向华裔加人正式道歉。
为保持华埠历史文化传统,争取华人权益,朱展伦尽心竭力。温哥华的中国城是2012年列入《加拿大历史遗产名录》的国家级历史遗址,中华会馆曾带领华社成功抵制在华埠建农场、让高速公路横穿唐人街等计划。2014年,有开发商拟在华埠中心地带改变土地用途,建超过保护规定的商住高楼。朱展伦主持召开侨团座谈会,呼吁大家团结一致,反对破坏历史文物,并致函市长和市议员,终获胜利。2015年,为保护昔日华人因受歧视不能到政府医院求诊而筹款建立的圣约瑟医院,他组织中华会馆和多个华裔团体,联合省议员关慧贞促请政府保留并要求翻新急诊室。2013年,为纪念和缅怀新西敏市华裔先侨,中华会馆赞助了新西敏市的瓷片结砌图案工程。中华会馆每年举办温哥华华埠春节庆祝会、侨界中国“十一”、加拿大“七—”国庆庆祝等活动,多年来,朱展伦协调各侨团力量,担任总统筹,尽心尽力,废寝忘食,领导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为支持促进中加友好、便利往来的中加旅游、商务十年多次签证的议案,2015年1月,中华会馆联合60家侨团发起签名倡议并送呈加拿大联邦政府和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促请加拿大政府与中国政府商订互签。3月,朱展伦和参与签名的60家华人社团代表受邀出席中加两国政府正式给予两国公民十年短期多次往返签证的新闻发布会。朱展伦发言,认为这是中加友好的新里程碑,有助于推动两国的交流和发展,极大地便利加拿大华人回国和中国民众的来访。
朱展伦和中华会馆在民族大义上立场坚定。2014年9月18日,中华会馆与侨团及各界联合举行大型集会,追忆日本侵华时的惨痛经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辟。2015年8月15日,中华会馆联合华人退伍军人会和华人团体举办“勿忘历史,珍惜和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型集会。2016年,会馆联合华人社团举行座谈会、新闻发布会、发表声明,坚决支持中国捍卫南海主权,支持祖国统一及领土完整。
会馆带领侨界加强与其他族裔联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在四川汶川、雅安地震,青海玉树地震,海地、尼泊尔地震,加拿大阿尔伯塔省森林大火等赈灾中,中华会馆都积极筹款,踊跃支援。2014年,会馆参与全加华人社区为加拿大人权博物馆发起的筹款活动,短短三个月成功完成200万的筹款目标,令加拿大国家博物馆首次有了以全加华人社区冠名捐赠的展览厅。2015年与大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等机构团体与印第安马斯琴部落联欢,庆祝华人与原住民历史悠久的友好情谊。在各种活动中,朱展伦都站在第一线,亲力亲为,不辞劳苦。
虽万里之遥,但朱展伦仍心系家乡。他到了中华会馆之后,全加客属联谊会的工作他还是义不容辞。2005年,梅州市华侨博物馆派代表来温哥华,希望全加客属联谊会帮助将加拿大馆建立起来。从那时起,老会长将会长的职责交给朱展伦。他没有辜负老会长的信任,凭着一股蛮劲儿,挨家挨户敲门募捐,有钱的捐三五千,没钱的捐三五百,一共筹集到28万加币,又搜集到大量珍贵的文物资料。在加拿大馆成立的那天,他邀请加拿大驻广州市总领事访问梅州,为加拿大馆剪彩,为梅州发展助力。同时争取加拿大华人百年历史图片展“金山梦”在梅州市展出。现在,朱展伦还一直兼任全加客属联谊会的会长,带领客家乡亲积极参与慈善赈灾、维护华侨权益、维护祖国统一的各项工作,为广大华人伸张正义。由第12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开始,每届都率代表团出席,与全球客家一道,发扬客家优良传统,传承客家文化。2015年朱展伦又被选举担任加拿大客家联谊会会长。2018年担任第九届世粤大会筹备委员会共同主席、工委会统筹,协助第九届世粤大会顺利举办。加拿大客家联谊会成功申办的第3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2021年10月将在加拿大万锦市举行,为开创客家新天地作岀贡献。
朱展伦对家乡感情深厚,多年来为家乡为祖国积极努力,出钱出力,捐资修桥修路、修学校,付出良多。2011年,福建省永定县倡办“采集全球客家圣土行动”,将客家人集中地采集的圣土送至龙岩,共筑“世界和谐墙”。中华会馆 (朱展伦时任副理亊长)应中国国家旅游局、福建省永定县之邀,在温哥华华埠先侨纪念碑前举办仪式,以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播及发扬。2013年,中央电视台100集专题“客家足迹行”电视节目组抵达温哥华采访拍摄,朱展伦及中华会馆和全加客属联谊会、温哥华客属商会予以大力支持,在维多利亚岛、温哥华市等多处调查拍摄,顺利完成了任务。
无论走多远,朱展伦一直惦记着家乡,经常回家乡看看。2019年3月,为了筹备2021年秋季在加拿大万锦市举行的第3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他与加拿大约克区议员、万锦市议员李国贤先生奔赴赣州、梅州、英德等地考察和宣传,受到各地热烈欢迎。工作之余,再次回到家乡梅县区梅南镇祭祖。
朱展伦认为,客家族群传承中原的根,弘扬民族的魂,形成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特别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群体,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客家渊源悠久,人文昌盛,成就辉煌,影响深远,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以更深远的思维和更深远的视野,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大力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
他说,客家人经千年颠沛而魂魂不散,历万种灾厄而总能重生,是因为世代客家人重视教育,尊师重道,强烈的民族意识,敦亲族、敬祖先的爱国爱乡情怀薪火传承。但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改变着社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需要努力学习科学技术,良好教育我们的后代,热爱科学,尊重科学,要有科学技术发展全人类的博大胸怀;同时要改革,要有创新精神。他认为,客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历史进步性,到今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内容不能够适应今天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竞争力、创造力的发挥,以致一些情况下做事没有放胆,生意做不大等等,需要与时俱进。
年轻人是社会的未来。每次客家联谊会的活动,他都邀请大量客籍年轻人参加,希望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客家人,能够传承客家文化。朱展伦很支持第3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主席李国贤议员提出的“学讲客家话、学唱客家歌、学煮客家菜”的倡议,认为要让年青一代多参加客家活动。他认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竟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谁掌握科学技术教育,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全球各地的客家团体,需要认真地做好凝聚后代,教育后代工作,才能使客家事业薪火相传。他期待,全球客家乡亲走岀围屋精神,开拓客家新的天地,在赶超世界时代潮流的担当中,创造出更辉煌事业,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笔者请教朱展伦先生海外打拼的经验,他说,第一要自信、要坚强,第二要想办法,克服困难。在华侨社团工作方面尤其在领导团结百多个社团、处理诸多事项的中华会馆理事长期间,他的做法是:遇到问题不独断,敞开来大家讨论,开理事会,民主共商,形成决议,坚决执行。
朱展伦先生望之俨然却即之也温,低调踏实却德高望重,尊重传统却与时俱进,关键是葆有一颗赤子之心,可亲又可敬,大家亲切地尊称他为“朱爷爷”。他和李国贤议员热烈欢迎大家练好客家话、学好客家歌,2021年到加拿大万锦市,在第31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