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姣姣
[摘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习近平关于扶贫论述的源头、演进、内涵及实施路径几个方面进行梳理,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
[关键词]习近平扶贫论述;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将人民的福祉放在心头,始终牵挂着脱贫工作的开展。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在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一套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精华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系列论述,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是我们党扶贫开发理论的新发展、新成就。
1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溯源
1.1 习近平扶贫论述源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根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始终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人不是一个独立的割裂的个体,人活着就必须给社会做出贡献。对待个人品质的培养,中华文化中一直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健有为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追求,对待社会则尤其讲求“仁”和“礼”。传统文化中所弘扬的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始终是整个社会所追求的主旋律,它们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极大的涵养了习近平扶贫论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人文关怀精神。所以屈原会在被流放的途中写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所以杜甫才会在自己茅屋破烂无处避雨的悲惨境地中想到别人,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皆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所以范仲淹才会在刻画洞庭美景的同时,抒发自己的内心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有着强大精神力量的美好句子代代传承,成为滋养今天中国人灵魂的最好养料。而传统文化中的反贫困思想和方法更是深刻的影响着现代。比如:墨子就对传统的社会互助作出过总结,认为假如整个社会“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那么就能建立起“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此安生生”的大环境;朱熹不仅说过“天下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还通过实践,将救助的社仓设置于乡里,充实民间救助的力量;《清史稿》里甚至总结出“以工代赈”的方法,让苦难群众通过参加建设而获取报酬最终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这些不能不说是我国传统中反贫困的伟大创造。这些朴素的传统文化为习近平的相关论述提供了肥沃的思想土壤。
1.2 习近平扶贫论述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
升华
由于历史和环境因素的限制,早期马列主义著作中关注的主要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贫困问题。比如马克思就在其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针对当时的人异化劳动导致社会中无产阶级普遍贫困的广泛现象进行了详细论述。雇佣工人一无所有,只能被迫依附资本,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悲惨的活着,尽管辛苦劳作,却终其一生都挣扎在贫困和死亡线上。针对资本主义存在的贫困问题,马克思的这些著作最早从社会制度的层面分析了原因,并明确提出要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反贫困目标,即:无产阶级通过斗争,推翻腐朽的资本主义制度,“剥夺剥夺者”,建立新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从而解放全人类。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就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贫困过程中逐步建构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其反贫困理论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步中国化。在新中国成立前,国人可谓苦难深重。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起新的国家,使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通过改革开放,促进我国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以江泽民为核心的领导集体,采用开发式扶贫大幅提高减贫效果。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扶贫工作纵深发展,明确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展农村土地改革、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具体实践。
从2014年起至今,我国扶贫进入精准扶贫阶段。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和奋斗理想,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在充分结合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党的几代领导执政方略,立足于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探索、创新与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成果之一,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它是属于中国的独一无二的创造,不仅促进了中国扶贫理论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中国扶贫思想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也为当前及未来阶段扶贫开发的进程指明了方向,是对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继承和发扬。
1.3 习近平扶贫论述扎根于习近平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
一直以来习近平一直牵挂着扶贫工作,他的视线从未离开过贫困地区,他的心一直和人民在一起,这与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从1969年到197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当了整整七年的知青,七年质朴无华的岁月塑造了习近平总书记深深的为民情怀。习近平曾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梁家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扶贫之路从这里开始的。由个人情怀到国家责任,他从这里走出来,就是要为人民谋福祉的。
接着是正定、宁德……不管在哪里,他一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始终关心群众生活,思考着如何因地制宜搞好扶贫工作。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福建宁德担任地委书记期间,他就扎根艰苦地区积极带领群众开展扶贫探索和实践。90年代,在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大力实施“安居工程”“广厦工程”“造福工程”,还开创了我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闽宁模式”。这些实践成果是其扶贫理念的来源和支柱,比如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从精神上和指导思想上提出了贫困地区缺“精气神”不行,也就是“扶贫扶志”的雏形。到福建当副书记、省长时,提出了“真扶貧、扶真贫”的问题,是精准扶贫的早期雏形。
3 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的实施路径
要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不仅是全国人民的殷切期盼,更是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重要使命。
3.1 提高政治站位,遵从党对脱贫攻坚的行动指导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这是实现脱贫目标的基础和关键。打赢脱贫攻坚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端正政治态度,强化政治担当,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肩负起脱贫攻坚的历史责任。一方面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狠抓扶贫工作作风建设;一方面加大扶贫力度,强化扶贫责任,压实工作担子,提高干事创业本领,增强扶贫成效。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新的历史节点,各地方的党政一把手,作为扶贫开发的第一责任人,更需要旗帜鲜明的讲政治,要提高认识、自觉行动,牢记党的执政使命和为民宗旨,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重点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等突出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担当、有作为,真正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群众的福祉放在心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党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共享发展成果的庄严承诺。
3.2 增加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各种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扶贫投入力度,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进入社会主义新时期以来,我国注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投入体制机制,将各类可用于扶贫开发的资金和资源持续不断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不断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推动脱贫攻坚的资金、项目和人才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因地制宜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鼓励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在政策法规的允许下,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并探索以市场化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农业农村建设。针对目前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农业资源利用率低,土地利用问题突出等情况,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稳定、盘活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城乡一体空间布局规划,加强对劳动转移的服务与合理引导,培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农村金融市场,通过鼓励发展农村经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3 促进文化扶贫,建设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传统扶贫往往只从经济和物质方面着手,忽略了文化和精神的力量。现行的文化扶贫则着重通过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如实施贫困地区设备购置项目、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开展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村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全面提升贫困地区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为当地困难群众带来四个层面的好处,即:娱民、利民、惠民、富民。不仅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给贫困地区群众带来感官和思想上的愉悦,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能春风化雨般将新政策、新技术带进他们的生活,潜移默化改变他们;能感染当地群众转变落后观念,激发他们奋发昂扬、苦干实干的斗志,启发他们获得致富新思路。农村地区的文化发展还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其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甚至能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推动贫困地区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直接为当地经济发展作贡献。
3.4 吸纳社会力量,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
采取多种形式,全面调动全社会扶贫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与社会两方面的力量作用,形成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当前扶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各种社会组织力量在参与农村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具有强大的潜力。通过拓宽宣传渠道,加强舆论引导,营造人人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力量投入到扶贫这项伟大工程中来。支持扶贫企业在乡间发展,吸纳困难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引导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向市场经济迈进,向产业化方向迈进。鼓励支持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发展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培育一批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扶贫开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身现代种植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事业。通过众多的社会扶贫模式,加快困难群众脱贫步伐,加速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
3.5 立足生态发展,努力构建生态与脱贫双赢格局
深度贫困地区往往也是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的退化与经济发展的恶化往往交织在一起,最终陷入恶性循坏的两难境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扶贫就是集绿色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扶贫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一场生动实践。构建生态与脱贫双赢格局,就是要注重“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共存,突出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和产业发展三大重点,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加强生态扶贫的指导和支持,强化沟通协作,建立扶贫与保护部门协调机制,培育发展绿色优势产业,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移民联络制等方式,鼓励贫困人口参与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和发展生态产业,切实遏制破坏生态行为,恢复生态良性互动,保障贫困地区立足绿色发展理念下打赢脱贫攻坚战。
3.6 完善社会保障,确保真脱贫,阻断农村返贫通道
完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将扶贫工作与防止返贫相结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安全防火墙。防止返贫,意义重大。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往往经济基础薄弱,遇到突发情况,往往会难以支撑,出现“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困难情况。这不仅弱化了来之不易的扶贫成果,更会让当地群众陷入沮丧和绝望之中。通过返贫兜底保障机制,将“造血”与“输血”结合起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发挥多层次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就成为了实现精准脱贫、防止返贫的安全屏障。采取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的方式,真正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推行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模式,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大额救助不设起付线,通过政府兜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形式,减轻因病致贫家庭负担。实现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实行贫困户子女从学前到大学的一揽子费用减免和补助政策。通过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障,确保实现真脱贫,彻底阻断农村返贫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 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區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