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味天成 青瓷之美

2019-09-01 12:31吴利军
神州·中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釉色龙泉青瓷

吴利军

龙泉青瓷从西晋就有记录的,随着时代的发展,龙泉青瓷在北宋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形态和较大的规模,并且在南宋中晚时期进入鼎盛时期,在那时的制瓷技艺登峰造极,其中梅子青、粉青釉更是达到了当时到如今青瓷釉色的最高境界,龙泉青瓷技艺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推动了各地瓷窑的发展,从南宋至明代,福建、广东沿海和江西一带的瓷窑纷纷烧造出类似龙泉青瓷的产品。

龙泉青瓷的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五代到北宋早期--青瓷的“初出茅庐”、北宋后期到南宋--青瓷的“盛世元年”、元明--“隐于山中归于世”。从这里可以看出龙泉青瓷的发展可谓是如同坐过山车一般有极高的时候,也有在低谷的时期,但最终在现代有了较好的发展,目前有很多与龙泉青瓷相关的企业正在发展。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的“初出茅庐”

在三国两晋时期,老百姓运用其他窑的技术与经验,开始烧制青瓷。但是在发展开始青瓷的制作时非常粗糙的,直到五代和北宋,由于当时统治者为其他君主的讨好而去要这一瓷器,而作为当时刚刚发展起来的青瓷被迫承担这一任务。也是由于这样,青瓷的质量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盛世元年”

南宋可谓龙泉窑的黄金时期,那才是青瓷的“盛世元年”。北宋覆灭后,北方人大量南迁,北方汝窑、定窑等名窑又被战争所破坏,瓯窑和越窑也相继衰落。到了晚期,由于北方人的迁入,带来了不同的技术,龙泉窑结合南艺北技,创造了我国青瓷史上的顶峰。

龙泉青瓷烧制技艺“隐于山中归于世”

由于元代时期统治者的时代背景不同,他们并不喜爱着青瓷的细腻,但在宫廷和贵族中也是身份的显示。在元代前期,青瓷仍然在扩大发展,但是到了后期,因为阶级与民族的斗争,间接的影响到了青瓷的发展。

明永乐至宣德年间,郑和下西洋,海外贸易促进青瓷生产。此后,青花瓷兴起,之后随着中国航海事业衰落,海上贸易之路变为西方殖民者侵略之路。明王朝在那时实行海禁,由此导致青瓷外销量锐减。龙泉窑窑口都纷纷倒闭,通通改烧民间通用青瓷,在这样的情况下所烧制青瓷的造型、烧制都不及以前精致。而在清朝的某一個时间,大明处州龙泉官窑,这个被历史遗忘湮没了很久的奇迹终究在种种机缘巧合之下,被拨开尘土,重见天日。

近年来我们对龙泉及宜兴这两个代表青瓷产区的行业现状进行了一定的观察,出于对青瓷文化的热爱,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我们在融合两地青瓷的特色及探索青瓷发展的新方向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开发了一系列有独特艺术效果的青瓷新品。比如无光青瓷系列、窑变釉上彩系列等产品,尤其是成功开发了全新的青瓷品种“雪里青”系列,深得古青瓷釉面温润古朴、釉如堆脂、素静典雅的神韵。其暗藏云斑,行云流水间平添一种流变的灵动,又如白雪中流出丝丝清泉,青白相生,为青瓷开拓了新的艺术空间。与此同时也从宏观角度进行了思考,我们认为要想使青瓷真正意义上复兴,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釉料的配方。要不断地深入研究,做出最地道的梅子青、最好的粉青,及各种具有传统韵味的新釉色品种。再就是工艺细节,包括胎、底足和口沿的修整等。此外造型也是一个很深奥的学问。青瓷造型主要依靠线条———这是关键———要不断地完善它的线条,要有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现代青瓷因为烧制技术的改进、窑炉温度控制的简化、釉料配方的开发以及胎土白度的提升,釉色更稳定,但对许多作品而言釉的质感已经接近玻璃,过于轻盈的釉色难免会给人以一种“浮”和“飘”的感觉,缺少了古代青瓷那种稳重凝练的气质。可见,无论在龙泉还是在宜兴,青瓷工艺都已经到了必须在新技术和高品位之间找平衡的阶段了。如果说紫砂才是陶本该有的模样,那瓷又本该是什么样子呢?只有青瓷。也许从紫砂的成功中我们可以找到值得借鉴的东西。

2 设计创新

在16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青瓷作品以温润如玉的釉色以及流畅优美的造型不断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尤其是南宋龙泉青瓷,几乎已臻中国古代陶瓷青色的最善境界,精美的造型更是令人爱不释手。如今,传统青瓷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关系亟需重新讨论。

对于一件工艺品来说,色彩与造型无疑是其中两大最主要的表现手段,而色彩又依附造型而存在。就目前来看,青瓷似乎更加注重釉色之美,而器物造型方面就显得偏老化,基本上还是延续传统:一种延续传统并加以发展;另一种干脆就在形制上仿古,主要以古代礼器中的玉器和青铜器作为蓝本。青瓷作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历史悠久,上千年的积淀使其高山仰止,后人单凭执着很难在青瓷艺术上开拓出自己的道路。因此,要注重引进高校等外界高水平设计力量,寻求突破。在装饰设计上也可借鉴书画等艺术门类的风格,采用窑变点缀,釉中、釉上等手段,发展刻、画、浮雕、堆塑与釉色结合等多种装饰工艺,以丰富装饰效果。

3 品牌策划塑造

青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其内在的质感、色泽及隐现的人文气息本身已经与中国人的“敬天尚青”、“类冰比玉”、“平易淡泊”等审美情感非常吻合;而把对玉的情结转化或者说是延伸到对青瓷,也是青瓷自南宋以来一直受人喜爱且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青瓷之美已经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的心理氛围,成为共同文化和意识的象征,因此弥足珍贵。但是青瓷的影响力还很有限,有待于扩大宣传,这方面完全可以借鉴宜兴紫砂的运作。

政府部门要支持引导,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工程的高度扩大青瓷的知名度,营造大环境、大氛围,加强不同产区之间的交流,优势引导,共同提高。行业协会要定期组织举办各种展览评比,同时在专职从艺人员的职称评定及行业引导等方面要有具体措施。从业者要沉下心研究当今社会不同阶层人士的不同需求,开发产品、引导市场;要通过对接陶艺、书画等领域大师的人脉资源,借以提升产品档次,培育品牌产品,从而推动产品价值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猜你喜欢
釉色龙泉青瓷
话说齐缘堂龙泉铁壶
如意
龙泉青瓷
美从极致简中来——浅析“龙泉”紫砂壶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龙泉铁壶 文化传承中的一抹惊艳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龙泉青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