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9-09-01 02:31谢斌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

谢斌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盆腔炎患者100例,均符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4. 0 g十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ld,0.5%甲硝唑2()()1nL静脉滴注,1次ld,7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中医临床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进行辨证施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 .OoA,其中气滞血瘀型总有效率92.9%,湿热瘀阻型总有效率92.9%,寒湿凝滞型总有效率90.9%,气虚血瘀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中医分型;辨证施治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腹膜、内牛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1】,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同,可导致白带增多、月经紊乱、腰腹疼痛及不孕等,临床不可忽视,但是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认为盆腔炎属于“瘕瘕”“带下病”“妇人腹痛”等范畴【2】,中医临床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3】,中医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年来,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慢性盆腔炎进行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盆腔炎患者100例,均符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6 - 61岁,平均f44.6±3.2)岁;病程1-5年,平均(43.2±1.2)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7 - 63岁,平均(44.5±3.5)岁;病程1-6年,平均(4.3±1.3)年。

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呋辛4.O g+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0.5%甲硝唑200 mL,静脉滴注,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照中医临床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进行辨证施治:①气滞血瘀型(14例)的治疗方法:血府逐瘀汤,方药组成:当门15 9,川楝子10 9,牛膝IO g,牛地黄10 9,制香附10 9,桃f_5 9,川芎10 9,五灵脂10 g,元胡10 9,陈皮10 g,柴胡10 g.红花10 9,益母草15 9。②湿热瘀阻型(14例)的治疗方法:当门芍药散加减,方药组成:泽泻10 g,白术15 9,艾叶IO g,茯苓12 9,炮姜10 9,党参15 9,薏苡仁IO g,苍术IO g,桑寄生10 g,五加皮10 g,川芎10 g,黄芪15 g,益母草12 g,白芍15 g,炙甘草10 g,当门12 g。③寒湿凝滞型(II例)的治疗方法:少腹逐瘀汤加减,方药组成:没药f研)IO g,延胡索6 g,当门10 g,川芎10 g,官桂3 g,赤芍10 g,干姜(炒)6 g,蒲黄10 g,小茴香(炒)10 g,五灵脂(炒)10 g。④气虚血瘀型(II例)的治疗方法:活络效灵丹加减,方药组成:五灵脂15 g,元胡15 g,白术15 g,黄芪15 g,党参15 g,没药10,乳香IOg,牛膝12 g,败酱草12 g,上茯苓12 g,当门15 g,丹参30 g。气滞重者加香附3 g,川楝子10 g;湿热盛者加丹皮10 g,黄柏10 g,蒲公英12 g。l剂/d,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7d。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0%,其中气滞血瘀型总有效率92.9%,湿热瘀阻型总有效率92.9%,寒湿凝滞型总有效率90.9%,气虚血瘀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腹膜、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可导致白带增多、腰腹疼痛、月经紊乱及不孕等,临床不可忽视,但是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中医认为盆腔炎属于“带下病”“瘢瘕”“妇人腹痛”等范畴,中医临床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热瘀阻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中医辨证施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产后调摄失当或适值经期是盆腔炎的发病诱因,此时胞宫空虚,湿毒,血室正开,湿热秽浊之邪乘虚内侵,结于气血,蕴积胞脉、肥宫、胞络l4。

依据瘀血的发病机制制定了活络效灵丹,其有化瘀止痛、活血通络之功,因此以该方治疗盆腔炎收效良好,黄芪、党参、白术有补气的作用,活络效灵丹联合党参、黄芪、白术等有补气化瘀之功效[5]。

少腹逐瘀汤方中干姜、官桂、小茴温暖冲任,散寒通阳;蒲黄、五灵脂、延胡索、没药散结定痛,活血祛瘀;当门、川芎、赤芍活血散瘀,养血调经。诸药相配,共成温阳散寒、化瘀散结、调经止痛之功。

当门芍药散,方中白芍、当门、川芎能改善炎症周围的血液循环。茯苓、白术可减少炎性渗出,有镇静和利尿作用。

血府逐瘀汤,方中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脉,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而养血,防纯化瘀之伤正,四逆散疏理肝气,使气行则血行。诸药相合,构成理气活血之剂。

综上所述,观察组总有效率92.O%,其中气滞血瘀型总有效率92.9%,濕热瘀阻型总有效率92.g%,寒湿凝滞型总有效率90.9%,气虚血瘀型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由此可见,中医辨证施治联合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颖,杨金芬,周文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忐,2013,17(14):184-186.

【2】吴克明,张庆文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以出版社,2001:207.

【3】董莉,丁伟平,寿之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9):2291-2293.

【4】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12:317

【5】从艳艳,陈衍秋,胡赛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6,14(6):1059-1060.

猜你喜欢
慢性盆腔炎中西医结合
护理干预在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4例临床分析
中药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