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玫
马克思主义“三化”起始于马克思主义传进我国的那一日,这一理论的持续深化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以全新化的教学探索视角,因此,本文将以此为全文视域,结合当前原理课教学在实际中所直面的诸多现实挑战,来探讨如何更具实效性的开展原理课的教学工作。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原理课”教学实效性具体所指的即是“原理课程”的教学活动对于其教学主体所显现出的具体效果。马克思主义的“三化”理论实际上就是要力促马克思主义走向“中国化”、力促马克思主义走向“时代化”,以期最终达到马克思主义在国内的彻底“大众化”。这一理论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我们的大众,就“原理课”教学来讲就是校园中的广大学生。由此我们已能够明确本文课题所对应的对象,实际上就是高校中的大学生。因而,本文所提及的“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本质上是指,就国内大学生的思想以及行为方面,“原理课程”的教学活动为其所带来的具体效果。其表现是大学生对于“原理课”的基本原理和范畴、相关知识点等内容的吸收和掌握程度;能够认同并且接收课程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能夠正确的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方法来对有关的实际问题予以分析并予以解决的根本能力。
我们就马克思主义“三化”这一角度来论原理课程教学应当怎样达到实效性,可知其目前仍然需直面着诸多问题。其一,教材过于富有欧洲风特色,难以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基本要求相契。原理教材之中所主讲的内容是诞生于一百七十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其囊括的三大基本理论体系要素(哲学部分、政治经济学部分、科学社会主义部分),都具有着理论性极强、内容语言较为晦涩难懂、过于彰显欧美风情的特点。从教材内容来讲,其的确和我国文化以及国人思维方式有着较为显见的差异性,与国内大学生的现代化思维方式以及学习生活观相隔甚远。其二则是教师授课手段过于淤泥不化,毫无“时代化”特点。“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三化”的又一基本要求,这就需要思政课程授课者结合现代化进程以及现代化思维特征来展开教学,把处于新时代下所收获的全新科技成果灵活的运用起来,使原理课程得以拥有新形式的教学手段。而现如今的高校思政教师则通常会忽略这一点,其授课手段过于淤泥不化,千篇一律的都是“PPT课件结合板书、刻板陈述”,毫无新意,在时代化以及科学性方面见效性过弱。
3.1创出满含我国文化元素以及时代性、妙趣感的新教学内容
如何使得原理教材不再一味的显示其枯燥性,使其赢得学生的关注以及喜爱,是力促原理课程教学实效性切实提升的重点。尤其是对其教学内容展开全新化的整合以及锻造,相当有效。因而,思政教师应当要基于此点,对教材无所不“钻”,对其要点内容无所不“吃”,将其神“取”得到位,对其知识点再作梳理。此外,还应当要紧随我国大方向的时政方向前行,着重观察时代飞速发展下的“新果实”、大学生持续转变的思想及其实际需求,并且基于前述要点来筛选出满含我国文化元素以及时代性、妙趣感的“新”教学内容,以对这些距今已有170余年历史的欧洲特色知识点加以“润色”,披上“三化”披风,使学生能够真切的从原理教材内容中感受到亲切感和妙趣感,使学生进而爱上原理课课程,提升其课上的总体抬头率。
3.2将新媒体、新技术渗入到其教学中
原理课授课者若想使其教学颇具实效性就应当精细化处理其内容,且还需增强其教学手段的科技性。持续的革故鼎新。因而应当要基于信息化来使其教学效率有所提升,特别是应当将新科技所得的“果实”融入教学手段中。就现如今国内大学生尤其倚赖信息网以及手机、热衷于诸多虚拟平台的这一习惯,来开发出专用的新型技术软件,在授课课堂架起新网络交流平台,以达实时性的联网交流,由全体学生来完成答题,开展讨论,并且化解一般教学模式的诸多难解困境,如学生毫无参与热情、课堂规模过大、人数过多以至于无法较优的去把控等,使教学实效得以大幅度提升。
3.3建起和学生心灵以及思维相契合的科学话语体系
唯有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切实的被高校大学生所吸收理解及掌握,方能使其正真的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而给以坚实基础。建起和学生心灵以及思维相契合的科学话语体系后,方可使学生有探索原理课程的基本的兴趣。因而,原理课授课者应当要将现如今的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具体特点,其接受习惯,都考量进来,由教材理论这一枯燥语言体系朝着课堂语言体系作出转变,以学生乐衷于聆听的形式来开展授课,表达富于趣味性,体现“大众化”,借此将深层次的道理讲解到位,使科学理论切实的被学生所吸收及掌握。再者,新的时代之下,高校大学生所拥有的话语权相当的高,因而,授课人员应当要建起具备平等性的互动话语模式,在其主体性方面,给予高校大学生莫大的尊重,对其在热门话题方面的表达己见的内在渴望加以鼓励,加以引导,使其能够正真的由现象的层面,看透事物之本质,使其得以领略到原理课本身的魅力,切实的吸收马克思主义、信服马克思主义。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