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驷 杨霄 王震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的课程中,理论教学占了很大的比例,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较少。对学生审美的培养来说,增加新课程和改善教育方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提供相应的设施和指导,给学生搭建更多更好的自我学习平台,激发和满足他们的兴趣也十分重要,排舞教学就是一种可以增加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学生审美水平的方式。本文探讨了排舞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以及排舞教学对学生审美水平的影响。
虽然审美教育涉及美学和艺术,但并不意味着它们被加在一起,也不是由某些相关学科组成的跨学科主题。因为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态度和境界。近年来,全社会更加重视审美教育。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转型升级,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与道德和身体相比,我们有审美教育的内容,性质,功能等。对重要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模糊,误解甚至偏见的理解,这使得很难找到实践路径和具体实施审美的具体途径。 审美教育已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难点。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也需要我们以更务实的方式探索审美教育的内涵和方法,实施推进审美教育的工作。而排舞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育是我们必须要加以重视的。
从青少年角度来说,环境影响只是实施审美能力增长的一个方面,而且还是比较外在的方面。实施审美的内在方面,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在20世纪上半期,经过杜威、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等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有效,教师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兴趣和指导问题解决。特别是伴随新技术和新知识爆炸式发展,学生的主动学习很有可能会成为高等教育的主导形式。正因为如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成为近年来高等教育界讨论的重要话题。在我看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排舞教学学习尤其适合学生审美的增长,再加上与环境影响结合起来,可以让环境影响由外在转而内在。
学生受到舞蹈艺术表演的熏陶之后,在不断地潜移默化中往往能欣赏美、体验美。通过音乐、动作、表情、姿态等训练,她们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一个舞蹈的完成,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手、眼、身、法、步等进行多次的调动和配合,这种情绪式的调动配合,极易促进大脑进入兴奋状态,这时,只要老师稍加启发,学生就会随着音乐的起伏,展开积极的想象,也能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练习综合舞蹈可以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培养良好的节奏感。一整套动作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对乐感、灵巧度的锻炼很有帮助。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让人集中和专注,忽略掉运动疲劳。很多女孩都希望自己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别样的气质,这样既能体现自己很有精神,又能让别人觉得是一种美。一个学习跳舞并学有所长的人,她的气质是不同于普通人的。
舞蹈在符号体系里和绘画、雕塑属于一类,称为“造型艺术”,他们的信息传递更抽象,也更长久,因此更为固定、程序化,需要一套自己的解码体系才能获得信息。并不是所有舞蹈都能像《雀之灵》那么形象地表意。许多观众观看国内外现代舞作品时都表示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大家都知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所以听不懂音乐做动作的同学 ,不但破坏了原有舞蹈的意境,削弱了舞蹈动作的美感、强度等,还有一些沉醉在自己音乐世界里,完全不顾音节奏,陶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乐感这东西是需要天赋的,天赋强的人,很容易就能听懂拍子,天赋弱的人,听什么都是一个音儿。但是并不是乐感差就没救了,乐感是可以靠后天练习来提高的。首先要清楚,听音乐,一方面是要品味它的韵味和风格。另一方则是清楚识别里面的节拍,从而帮助自己跳舞。大部分没接受过舞蹈教育的人都会有类似的困惑,就是看不懂舞蹈,这是缺乏审美能力的表现。
舞蹈其实是通过肢体来传达情感的形式。解读一下,舞蹈一是肢体的艺术,二是情感的艺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舞蹈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结果。肢体语言是一种高过言语、声音的最强烈、最直接的表达情绪的形式。因此,舞蹈的一大特点叫做“长于抒情,拙于叙事” 因此,即使根本不会舞蹈、看不懂舞蹈在表达什么也毫不会影响情绪的传递,看不懂并不妨碍感受与被感动。就像听到一首动人的音乐会让人情不自禁落泪,音乐和舞蹈本就先于语言存在,在表达情绪的能力上舞蹈甚至还要强过音乐。肢体语言、音乐、舞美等元素共同构成了造成感动的冲击,这是无关所谓的系统、专业的知识,你所需要做的只是单纯沉浸,融入舞蹈所塑造的氛围感受舞蹈所要传递的情感。而这一点,恰恰在欣赏舞蹈中是最关键的。不同民族、时代会有不同标准、会侧重不同方面,但同样不影响这個标准的客观存在,只不过一来,这为标准增添了多样性;二来,在进行具体的评价时所要考虑到的方面也就越多、所需要的知识水平也越高。
一个经过精心编排的成熟舞蹈作品,往往还涉及到队形变换、灯光、舞美等的配合,这些元素同样极为直观且容易欣赏。如果是业余的观众,只需要关注这些元素表象,例如队形是否整齐、队形变幻时所设计的造型等等,都是很赏心悦目的。至于具备专业素养的人,甚至不需要专业素养,就能够进一步解读这些元素背后的深意,例如队形的空间利用、舞美对于叙事辅助以及意境的塑造等等。而当学生对舞蹈已经建立了非常宏观的理解,如果不是进行研究,也不需要再那么细致地去解读舞蹈。这时候,学生在观看的舞蹈的同时脑海已经下意识地进行了以上的所有工作,他所需要的就是单纯地欣赏舞蹈就好。
在排舞教学中,排舞教学内容一方面要随着排舞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另一方面必须照顾到学习者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排舞的难易度和学习者的实际水平进行变化,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辅助练习,由易到难,逐步深化,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做到“瓜熟蒂落”,使学习者能比较顺利地完成成套舞步动作。教师应该通过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习者在已基本掌握舞步组合的情况下,注意体验组合风格;对已基本掌握的某一成套动作能作多次连续重复;通过学习者对动作技术的逐渐熟练,从而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最后完全掌握和运用排舞技术。
总而言之,排舞教学对于学生的审美培养有着很好的作用。作为教师,他的品行以及他对所从事的职业的态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之深的。他是否对教学做到了真正的投入,是否真正下到了功夫,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排舞教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
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项目名称:陕西省普通高校排舞选项课对校园文化和学生美育素质提升研究,项目编号:SGH18H078。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