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医科大学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教学改革

2019-08-30 03:39马斌锋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马斌锋

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现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同时也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进入新时代,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的有效衔接,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把“成才”与“成人”有效结合,是新时代高校创新教学模式,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之路的核心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把“立德”放在了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备素质的首位,进一步突出了德育在社会主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为新时代高校教育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即新时代高校教育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并且要充分挖掘和推动学科资源和学术文化的思政育人资源,推动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

1 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的内在价值

1.1 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与时俱进是高校思政课最鲜明的特征之一,是高校思政课顺应时代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合格型人才的本质要求。与时俱进就是要求高校思政课不仅要发展创新思政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更要推動思政课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不断扩展思政课教学领域,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推动思政课能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和大学生思想特点,以确保和巩固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时效性。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越来越迅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霸权政治和文化渗透依然存在。从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威胁和践踏中挣扎着站起来的中华民族,依然是资本主义蚕食和腐化的对象,依然被资本主义国家当作敌对的一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分裂与渗透,国际交流中的歪曲与污蔑,干扰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始终是资本主义国家不遗余力的目标和任务。正是这种国际环境下,高校和大学生成为了是敌对势力进行渗透分化的重点领域和人群。因此,推动高校思政课与时俱进,以创新和改革固牢大学生价值认知,进而防范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渗透,巩固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是当代大学思政教育的核心之一,也是国家文化安全,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1.2 发挥高校专业课程育人功能的现实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这一论述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必须以德为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从现实维度来看,虽然高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是毕竟其触及有界、伸展有度、力量有限。因此,思政课本身的价值导向、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等功能作用要想得到充分发挥,必须与其他学科协同发展,同向同行。再者,虽然高校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在性质、功能、目标上有差异,但是其与思政课有共同的育人价值。而且,各专业课程中也蕴含着思政元素,可以挖掘其思政元素,建立各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桥梁,以共同的育人价值协同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这一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关系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的建设与发展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顶层设计与发展大局。

2 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路径

2.1 做好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的顶层设计

首先,成立了“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从管理理念和制度上重视和布局。立足本校办学特色和定位,以学校党委领导为主,从思想和制度层面,以本校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从宏观层面进行布局和统领是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的基本保障。其次,合理规划教学关键环节。教材教案的选定与编写,教学大纲的制定与设计,政治标准的衡量与确立构成了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设计和规划教学关键环节是能否实现课程思政的重要前提。最后,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的主要机构,是高校实现课程思政的主要力量。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的协同发展,以搭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相互协同的平台为主线,构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各专业学院共同发展的创新机制,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媒介。

2.2 着力突进教学手段和教学载体的创新

首先,建设和发展教师队伍。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必须建设好两支队伍,既专业思政队伍和各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对于专业思政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各专业基本知识普及和培训,增强思政课教师对各专业课程的了解和熟悉,有利于各专业元素与思政课的融合。再者要针对各专业课教师开展具有示范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以常态化的备课制度和监督体系为推力,增强各专业课程的思政味,从而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要整体推进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其次,重视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支持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有利于从理论层面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指南。最后,推动各学科与思政课程的双向融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注重充分发掘具有不同专业课程特点的“思政资源”,注重利用各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发挥其育人作用。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对其所教授课程得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以及课程实践必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协同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各学院也应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督导委员会,建立起备课、听课制度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针对具有思政教育设计的课程进行专项督导听课,以督导评价和学生评教为评价途径,对专业教师“课程思政”部分进行专项评分,并提出完善和修改措施。

2.3 构建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首先,形成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教师信息沟通、教学交流机制。长期以来由于思政课程与各专业课程性质、功能、特点等存在差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交集。导致思政课程和各专业课程存在着“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必须架构起两支队伍的联系,构建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教师共建、共享、共惠的教学平台,以共同的教学平台促进两支队伍的相互联系和交流。其次,完善教学评价标准。高校必须坚持“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坚持以“大思政”的理念评价和激励教育教学,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大思政”的前提下,构建课程思政效果评价体系。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的动力。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体现在对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价上,更重要的是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评价体系中,尤其是在评价体系中要突出价值导向的效果。

3 结语

综合所述,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与专业思政同向同行的实践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以时代需要为机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宏观设计与微观调整相结合,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