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星婵
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听到这里,我当时就在内心问自己,这种“信仰”来自何处?今年3月,学校举办《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会,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找到了答案。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知道他的青春留在了陕北黄土地上,从1969年初到1975年10月,他在黄土地上同乡亲们打成一片,一起挑粪拉煤,一起拦河打坝,一起建沼气池,一起吃玉米“团子”。在陕北七年的知青生活中,青年习近平真正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老百姓同甘共苦、水乳交融。正是这七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餓其体肤、空乏其身”的时光,为习近平总书记的未来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当代青年提供了青春正能量的借鉴。
青年时期的志向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无疑具有重要影响。马克思17岁在中学毕业时的论文中,立志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劳动;毛泽东不到17岁就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情诗篇;习近平在年仅15岁时,来到陕北的梁家河,开始了其艰苦的“下乡”生活。在陕北的七年里,他始终坚守崇高的理想、执着的信念,在父辈们长期战斗过的黄土地上劳动、生活,在点点滴滴的实践中增强了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先后写了八份入团申请书、十份入党申请书,执着的追求、艰苦的磨炼、群众的信服,终于使得他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并且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的职责。习主席后来回忆这段岁月时,饱含深情地说:“15 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 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的知青岁月正是“人生的扣子要从一开始就扣好”的最好注脚,青年习近平之所以能准确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与他在陕北七年的历练经历是分不开的。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总书记饱含深情地说,“作为一名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因为心怀理想信念,总书记的成长之路走得坚实而有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有时对自身缺乏准确的定位,就是因为没有将理想与目标时刻放在心中鞭策自己。总书记这种心怀理想,不忘初心的劲头值得我们学习,告诫着我们应当抓住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矢志不渝,砥砺前行。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有凌云壮志,但至少我们应当努力地寻找和实现人生意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对自己无愧的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更应该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所在,牢记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学生工作放在第一位,踏实工作,更好的为教学和学生服务,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坚持读书与思考,是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谈到的对青年习近平的深刻印象。去梁家河插队时, 他只带了两个行李箱,里面装的全是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青年习近平知青岁月的生活常态。用梁家河老乡的话说,“近平读书有‘书瘾,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人说:“上山放羊,揣着书,把羊栓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也有人说:“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他碰到喜欢看的书,就要把书看完;遇到不懂的事情,就要仔细研究透彻。”现在,习主席在国内外各种场合讲话时都是旁征博引、谈笑风生、妙语连珠。这种学识、修养和格局,是多年磨一剑的结果,是离不开七年插队生涯中的学习积累。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后,我深深为习主席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如今,我们处在文化生活极其丰富,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知识方便快捷。可是,海量纷繁的快餐化、碎片化、情绪化信息夺走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与此同时我们的内心却变得日益浮躁迷茫。时代虽不同,本质却相似。克服诱惑,不忘初心,这一切都是需要我们通过自身努力来践行的。作为高校辅导员,工作要求我们具备宽口径的知识储备,所以在日常工作之余,我们更不应该忘记多读书、读好书,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量,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工作。通过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真情感悟习主席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认识到要把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坚决摒弃“不勤学、不想学、不深学、不研学”的庸懒思想,牢固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拼搏的能量。
习总书记的这段青年奋斗历程向我们传递出艰苦奋斗、追逐梦想的青春正能量。我们当代青年应自觉以青年习近平为榜样,从习近平总书记奋斗的青春中汲取丰富营养、无穷智慧和磅礴力量,踏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在迎接挑战中收获信心和能量,用实际行动交出最好的青春答卷,把无悔的青春镌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反恐怖主义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