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宪珠
《史记·循吏列传》有载:“施教导民,上下和合。” 我们学校的特色是“和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做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家长、家长和老师三者之间的和合,做到和睦同心?为学校的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呢?我愿做一座沟通的心桥!
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我体会到:教育者不单是孩子与知识之间的桥梁,也应该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桥梁,给家长提供有价值的教育技巧,促进家庭和谐,进而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这不就是为体现学校的特色而尽了自己的一份力吗?
我上学期教初一英语,班上有个小女孩叫李煜,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那双湖水般清澈却流露出忧郁的眸子……我想:如此美丽的女孩又恰逢青春年少时,正应该是活泼与灵动的花季啊!可为什么我看到的只是闪躲与不安呢?教师的职业责任感驱使我主动走进她、了解她、帮助她,解开她心中结。
课后,我找了几位平时和李煜关系不错的同学了解情况,从几位同学断断续续的反应中我了解到:李煜的爸爸脾气比较暴躁,只要提起爸爸,李煜经常会眼泪朦胧,然后就不再与人交流。我猜想:问题一定是出在李煜爸爸的身上。
一天下午,带着疑问与心疼我打通了李煜爸爸的电话,以下是我和李煜爸爸的一段对话。
我:您好,我是李煜的英语老师,孩子最近上课有些走神,我想和您了解一下孩子在家的表现。
刚听到是孩子老师的电话,李煜爸爸的语气还算是客气,可一提到李煜,感觉他气就不打一处来,语调瞬时提高了三分!
李煜爸爸:李煜这孩子自制力太差,回家就玩手机,前几天我把李煜的手机当着她的面摔了!她以后也不会再用手机完成作业了!
简单的两句对话,我就马上感觉到孩子的爸爸确实脾气暴躁,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试想一下,有这么个坏脾气的爸爸,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能阳光快乐吗?孩子的眼神胆怯闪躲、忧郁哀伤,不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简单粗暴,缺少爱和关怀吗?孩子没有错,需要受教育的应该是这位爸爸!想到这,我努力平复一下自己,努力思考着该如何表达才不会激怒他又能让他接受我的观点。我知道,我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但老师的职业责任感告诉我:要表达,要向家长传递我对教育的观点,我希望李煜爸爸能为孩子而改变!思索中,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听樊登读书会中,樊登对孩子沉迷于网络时家长如何对孩子引导的方法,我正好可以用上。
我:您说的是个问题,很多孩子因为沉迷于网络而丧失前途,作为家长是很生气(先肯定他)。可是,您想想看,一味生气能解决问题吗?如果只是简单的生气发脾气,父女关系紧张,孩子心情不好,上课就没法集中精神学习,对吗?李煜爸爸,咱们是不是换一种方法试试看,您先跟李煜心平气和地谈一谈,让她自己想想沉迷于网络的危害,想想事情的后果。开始她可能会说,“对眼睛不好”等等不良后果。然后爸爸再跟她说:“姑娘想不想知道爸爸担心的后果是什么?我怕你会成瘾。一个人一旦玩什么成瘾了,他就很难自我控制。没有自控了,这人就什么都做不成了,学习就荒废了……”让孩子自己去了解事情的后果、对自我的危害,孩子自己能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她就会自我主动地去解决问题……我是老师,也是我孩子的家长,我们做家长的,真的是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想办法、想好办法,和孩子一起努力来解决所有孩子成长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您说对吗?
在沟通中我努力做到情和风细雨、晓之以,动之以理,李煜爸爸听得很认真,待我说完,李煜爸爸很激动,不停地向我致谢,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检讨。变化是潜移默化的,李煜从爸爸那里也了解到我为她和爸爸之间做的沟通,眼神之中透露出对我的喜欢,渐渐地,从李煜展现出的快乐天真烂漫中,我感觉到了爸爸的改变!而这一件事,更让我体会到了我一个举动,成为家长、学生中的桥梁,让彼此心联结在一处。我想到了读书时摘录的一段话:“我惶恐地意识到,我成了教室里的一个决定因素。我个人的方法可以创造出教室里的情境,我个人的情绪也可以左右教室里的气氛。作为一位老师,我拥有巨大的力量来让孩子们过得痛苦或者快乐。我可以成为折磨孩子的工具,也可以成為鼓舞孩子的火花。我可以带给他们羞辱或者开心,也可以带给他们伤害或者拯救。在所有的情况下,一次危机是骤然升级还是逐步化解,一个孩子是获得进步还是日益堕落,我的态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段话对我的触动很大:一个教育者如此重要!所以我真的应该多学习一些教育技巧。必要时做好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有人问:“我们使用了这些技巧,孩子们就会一直听我们的话吗?”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希望不是这样。孩子不是机器人。我们的目的不是用一套技能去操控孩子的行为,好让孩子言听计从。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我们想找到一种语言,培养孩子的自尊,让他们的心灵不受伤害。我们想建立一种情感的氛围,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关心自己,也关心我们。我们想树立一个榜样,在相互尊重的平台上与人沟通,无论是在童年、叛逆的青春期,还是在长大成人以后都能受用。
我真心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每个家庭都能和谐幸福!那样,我们的社会就会美好,我愿为这份美好,为“和合”教育,做孩子家长间的“心桥”!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高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