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境锋
摘 要:校园足球教学事业逐步发展,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目前校园足球教学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文根据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期推动广州市校园足球事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校园足球 推广学校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7(b)-0237-03
1 研究的目的
足球运动快速发展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工作实践,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结合增城区石滩镇和仙村镇4所校园足球推广初中学校的校园足球师资现状,运用学科发展观体系对校园足球师资队伍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增城区其他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提供一定的借鉴。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和仙村的4所校园足球推广初中学校的34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分别是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
问卷调查法:本文根据广州市增城区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师资建设状况设计问卷调查表,包括此次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发放,现场回收的办法。共发放了体育教师调查问卷34份,收回有效问卷数为34份,回收率达到了100%,成为本次研究的事实依据。
文献分析法:从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文献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指导研究工作的实施,提炼经验理论,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
数据统计法: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综合整理,统计出了有关数据,并运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获得相关的实验分析数据,为本次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州市增城区校园足球师资建设现状
广州市增城区相较多数城区相比,具有良好的足球教学氛围,而且由于经济资源以及地理环境优势,其可为师生提供高质量训练设备。近年来,人民群众看到校园足球发展的成果,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环境不理想、组织结构不科学、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缺陷,导致校园足球发展受阻。因此,如何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挖掘教师的潜在价值,取长补短,是教育部门应当思考的问题。此外,由于国内足球教学起步较晚,此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师对足球以及教育的认识存在缺陷,再加之教学机构匮乏,导致足球人才稀缺。
3.1.1 足球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随着校园足球快速发展,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足球教学活动,但是,足球教师数量未能满足教学要求,甚至部分学校派遣体育教师充当足球教师,从而无法开展专业化教学,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表1我们发现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学历是本科以上的占85%,本科以下的不足10%,足以证明该学校的教师学历是达标的。但是在表2显示出来的体育教师专项来看,传统的田径和篮球项目加起来超过了一半以上,足球项目的只有11.8%,由此可以看出以前足球在没有进行足球进校园推广活动前足球是属于不太受欢迎的。
3.1.2 足球师资年龄结构
教师年龄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经验,从而也反映教学团队结构是否合理。通常情况下,老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身体素质特征等知识,因此,这类教师会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满足学生需求,但是由于老龄教师的自身身体素质下降,因此,难以了解现代化高水平战术技巧,也無法与学生共同参与足球活动,从而导致与学生之间存在鸿沟。双方仅仅通过语言进行交流。相比之下,年轻教师具有最新的教学理论,不仅接受高水平教育,而且可与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双方良好沟通,教学氛围轻松。但是,由于缺乏教学经验,设置教学活动时难以顾及全体学生,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得不到有效教育。综上所述,只有学校构建科学的教学团队,吸取各年龄段教师优势,创新教学理念,方可推动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通过表3可知,广州市增城区石滩(和仙村)推广学校校园足球教育工作者趋于年轻化,他们吸引青少年目光,教学课堂充满生气,他们具有全新的教学理论以及思维,可以灵活运用高科技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师生互动频繁,但是,教学质量却迟迟得不到有效提升,部分学生存在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或者体能不足等情况,因此,各个学校必须深入研究这类问题,采取相应对策令教师顺利承担教学重任,实现校园足球教学目标。
3.2 广州市增城区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对策
3.2.1 拓宽培养规模
目前,广州市增城区难以招聘从事足球教学的专业人才,因此,政府部门应当从各院校中积极号召教师提高自身能力,要求师范类院校适当扩招足球专业学生,以便后续为中小学院校提供人才。在政府层面进行拓宽培养:社会中不乏大量与足球相关的退役运动员,政府部门可构建平台以凝聚这类人才,令其积极参与中小学足球教学活动,为足球教育做出贡献;在学校层面进行拓宽培养:学校定期开办讲座,以期增强其足球理论知识,丰富内在文化素养,学校聘请专业人士讲述最新的足球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除此之外,部分学校要求体育教师担任足球教师,虽然体育教师在过往学习中了解过足球类项目,但是其专业知识面远远没达到教学资格,甚至存在部分教师未曾参与足球比赛的现象。足球教学主要分为战术教学、技能教学等,不论哪种教学内容都应当经过科学验证以及大量实践方可落实于教学活动中,而且足球训练强度较比普通体育活动有大幅提升,一旦教师的教学内容无法令学生所适应,便可能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出现危机,甚至产生人身伤害,得不偿失。
3.2.2 提高足球外聘教练的应聘资格
要想快速提高足球教学团队质量,校园足球推广学校为了更好地组织开展足球培训和教学,可以通过外聘有资质的足球俱乐部或者当地的足协部门由他们每周派出教练(老师)到学校进行培训。体育教师可以跟外聘单位在招聘环节中进行协商,严格筛选教学人才,从教学资格、授课经验、比赛经验、足球技能等多方面审查应聘者,可要求其尝试教学一周,验证其实际教学能力,从而判断是否录用。同时,针对已被录用的足球教师应适当优化年龄结构,筛选学历水平,针对不同教学特色的教师应给予不同教学任务,从而挖掘教师特色,例如战术素养高的教师可为不同班级讲述足球战术,与体能教师相搭配,取长补短,融合各自教学优势,达到综合培养目的,以此来适应当前广州市增城区校园足球活动对足球师资的要求。
3.2.3 管理者纠正其错误理念
由于校园足球推广时间比较迟,很多地区的学校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没有合适的场地进行足球教学,在师资建设方面没有专门组织招聘,很多体育老师都是体育教学专业,非足球对口专业,从而导致师资团队质量差,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校园足球推广学校是作为每个地区的示范学校界定的。基于上述背景,主管部门应当从全局角度对中小学足球教育事业开展合理规划。
建议:将足球教学情况纳入学校体育考核范畴,制定和完善考核评价方案和标准。以此强化学校管理层对足球教学的重视,并积极落实足球教学计划。学校管理者必须摒弃对足球运动的偏见,应当了解足球运动对中小学生的积极意义,构建全新的管理架构,完善管理制度,制定针对性教学规划,并加强监督力度,令其不再流于形式。此外,体育(足球)教师应主动提高自身素养,在落实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加强足球技能水平,尤其是职业素养修养,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善教学任务。
3.2.4 调整绩效奖励机制问题
无论哪个行业的人才都期望以高薪酬来匹配自己的能力。在学校里面可以实行绩效工资分配,根据教师的能力及业绩获得相应的待遇。在学校里,教学成绩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依据。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是根据一校一案实施的,因此作为管理者,在制定方案时候更多的是考虑行政、班主任,再到一线中考科目教师和非中考科目教师,如图1所示。
在学校里,体育教师与其他科目教师相比没有优势,基于上述背景,要想增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第一,必须通过稳定教师的物质基础来实现,只有如此。教师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对于教育学生就更有动力了;其次,上级领导部应该对于体育(足球)教师在职称晋升方面作出相应的支持;第三,在教师评优评先方面定期对教师进行结果考核和过程考核,全方位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并给予相应回报,方可吸引更多的体育(足球)教学人才进入教学团队。
3.2.5 提高后期培训质量
足球师资培训工作应当从教师的具体需求出发,立足于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通过实践环节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第一,教师的教学风格应当与学生的身心特征相结合,只有师生和谐沟通,方可打造最高效的教学课堂。第二,加强组织全员参与培训力度,足球培训需要大量资金和资源,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加强合作,共同籌备资金,共同举办大型足球竞赛,鼓励和支持更多的足球教师和教练员去外出培训、交流以及参加更高层次的培训进修。第三,纠正教师的培训态度。目前大多数教师参与培训都存在消极态度,甚至于把培训当作娱乐活动,而未能从中提升专项素质能力以及教学能力,因此,培训团队应不断纠正教师的错误思想,不再以培训证书为目标,而是正确认识足球教学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顺应时代潮流,传授给学生终生学习足球的习惯,使师生都了解到持续学习才是最正确的道路。第四,完善培训制度。培训作为一个教育体系,旨在解决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存在的各类缺陷,例如教师资质不足、考评不科学等,培训机构可构建互联网管理系统,录入所有参培教师的数据,并定期考核,与过往能力相对比,从而加强对培训的动态监测,登记参训学时学分,定期展开培训质量评估,最终作为是否具有继续教学资格的指标进行考核。
4 结语
校园足球推广事业极其艰难,目前,教师团队结构不合理、教师能力不足、素养差等缺陷问题暴露于众,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强化足球师资门槛、拓宽培养规模、纠正管理理念、增加师资待遇等措施,以期推动校园足球推广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褚琪晖.校园足球背景下中小学足球师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河南省校园足球省级布局城市为例[D].河南大学, 2014.
[2] 王清.县域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困境及对策——以嘉善县为例[J].体育师友,2017,40(2):51-53.
[3] 张颖.校园足球推广中家长和学生态度与行为调查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莲花学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 2017,7(26):247-247.
[4] 邹植阳.农村初中小班化足球教学的可行性研究——以增城区石滩镇三江第二中学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8(1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