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维导图的发展与应用有效实现了问题的逐层剖析,大大增加了人们发散性思维的各种可能性,其中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来说,利用思维导图的讲解模式更符合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可以将比较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进行细致地归类划分,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关键词】思维导图 小学数学 教育教学
【课题】本文为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课题《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立项批准号:QG1352-137。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3-0135-02
小学数学的教学不仅需要完成知识点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运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完成知识点的剖析与联系,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能力,以下主要介绍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阶段,一些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仍然处于比较传统落后的情况,教师只是根据课本的教学大纲,逐个内容地进行单方面的讲述,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思路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点,但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每一位学生,且没有建立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许多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记住单一的知识点内容,不利于真正的消化和应用,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遗忘现象,这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状态不能真正符合当前新时代所需,甚至会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的逻辑性和创造性也无法充分发挥,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改革以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2.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根据思维导图的自身性质,教师需要从一个知识点出发,将其设为知识结构的中心,以此发散出各种有关的数学知识内容,并根据知识点不同的内容合理安排其层次和位置,并详细地进行讲解说明,以使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架构有着更清晰的了解,如此就既能加强学生对单一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又能通过思维导图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其次,思维导图的教学重要作用之一是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身的复习体系,当小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法了解了数学各知识点的内容和联系之后,通常就能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自身的学习思路进行记忆模式的架构,特别是对于知识点的复习来说会更有针对性,通过联动记忆补充自己的一些记忆盲区。
最后,思维导图的应用还能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建立学习和复习模式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自身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改进自己的弱点,进而使学生对整个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将会有清晰的认识。
3.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课前预习清楚明确
预习是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对教师课堂上的讲解事前有所计划的重要学习步骤,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没有重视预习,其原因一部分在于对知识点不熟悉,不知道如何下手。而思維导图的应用将会帮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该部分知识点形成一个比较清楚的轮廓架构。
首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提出一个关键知识点,并以此为中心引导学生逐渐完成相关知识点的概念介绍,并将这些知识点划分成不同的分支,并逐渐向外围辐射,从而实现思维导图的大体轮廓,并适当进行补充介绍,使思维导图内容更加系统和整体。在预习阶段,学生会通过思维导图的绘制更加清楚地了解本节课程的教学内容,如图1所示,是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有关课程时,教师引领学生绘制的简单预习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所示,将以前的知识点引入其中,并与新知识建立联系,便于学生进行类比记忆和思考,大大提升了课堂实际学的质量和效率。
3.2课堂教学生动丰富
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属于工作量比较繁重的内容,也是教师向学生充分传递知识的重要媒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丰富原有的教学模式,既可以帮助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传道受业任务,又可以利用更加清楚直观的知识架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从而促进双方的共同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1使教学内容更生动,课堂氛围更活跃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一板一眼,并不适用于人们生动活泼的天性,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需要调整课堂的教学氛围,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孩子们主观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单纯的知识点传授比较枯燥乏味,并且不利于孩子们进行正确的理解,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利用图文或者情景模拟的形式可以直接带动学生一起进行思考和研究,并能从课堂中获取到学习的乐趣,进而逐渐掌握大大小小的不同知识点。如图2所示,是在进行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的有关课程中,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出的思维导图,利用一些比较有特点的颜色,既区分了思维导图中不同知识点的相关分类,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思维导图按照步骤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一些平面图形,像这样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想和天性,以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完成数学知识的架构与传递,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基础思维能力。
3.2.2剖析知识点,完成难点教学
一些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点对于小学生的理解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更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接收。比如在教材四年级下册介绍认识三角形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进行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根据三角形不同的分类进行系统的划分,以此绘制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如此,就可以比较清楚明确地教授给学生不同边,不同角所组成的各种三角形,加深学生对于三角形分类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够降低记忆模糊和混淆的情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重点难点部分进行细致的问题剖析,一边在课堂上传递知识,一边帮助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最终使课堂知识点内容得到系统明确的结构划分,学生也会针对思维导图进行理解和记忆,进而有效克服小学数学重点难点部分的学习障碍,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
3.3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课堂知识的学习只有进行及时的整理和复习,才能延长学生的记忆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对数学知识学以致用。而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将会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对于不同的知识点部分,思维导图进行了科学的整理和规划,使学生可以顺利地根据思维导图内容完成知识的温习,并可以及时发现自身掌握不足的部分,加以重新记忆和学习。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单元数学内容的学习后,根据自身脑海中的知识储备绘制出大致的思维导图,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更容易明确自身遗漏的知识点内容,之后再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介绍对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和修改,如此就能更加完善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点架构的把控。
随着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和掌握更加深入,将会自行对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规划,标记出突出的重点内容,划分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此提升自己的复习效果,最终通过对知识点的重复思考和及时补充,使小学生良好地掌握良好数学基础。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摆脱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通过思维导图将抽象化的数学概念生动系统地展现给学生,通过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层次划分,既有助于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又有助于学生了解小学数学的整体架构。通过思维导图在预习阶段、课堂阶段和复习阶段的综合应用,会加深学生对于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既提升了学习效率,又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淑敏.小学数学新基础,思维导图显优势[J].课程教育研究.2018(18)
[2]朱秀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
作者简介:
彭展毅(1990.10-),男,汉族,本科,福建泉州人,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