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批评用语的礼貌特征分析

2019-08-30 09:50刘永莉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34期

刘永莉

【摘要】批评教育属于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在这种交流过程中批评用语恰当与否决定着批评教育过程的成效高低,将礼貌语言与教师批评语结合能促进批评教育过程的进行,礼貌语言的间接性、反映交际双方损益情况、体现听话人选择程度和舒缓的语调等特征也适用于教师批评语。

【关键词】教师批评用语 礼貌语言 礼貌特征

【课题】课题名称:高职学生视角的教师批评用语研究(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基金课题),编号:2018RWY02。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192-02

习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若发现学生思想行为出现错误或偏差会不可避免地进行批评教育,期待学生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但并不是所有的批评教育都能达到预期效果,有些甚至产生负面后果,如學生厌学、师生关系恶化或家长殴打老师等。

为了解学生对不同类型教师批评语的接受程度,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首先请130多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并收集数据,利用SPSS21.0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先分析信度,得出该问卷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736,由此推断此问卷的可信度不错,是可信度较高的评价问卷,再测出该问卷的效度系数为0.773,并且显著性水平为远小于0.05,通过了巴特利球型检验,并且可以提取到68%的主成分,说明问卷调查的数据具有一定的效度。确保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在合理范围后,笔者和其他几位同事继续组织该年级学生参加问卷调查,最终共收集有效问卷523份。该问卷共设计10个问题,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认为批评教育有无必要、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同错误和问题应采用何种批评方式,为不同类型的批评用语打分并写下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教师批评用语。其中前几项内容已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探讨过批评策略,因而在此只分析最后一题学生写下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教师批评语。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师批评语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的原因,笔者还当面访谈部分学生同样问题,具体询问他们的意见,收集到有效答案30份。问卷和访谈中收集到的用语大致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大类,本文将具体分析这些用语的礼貌特征。

礼貌语言的使用有利于营造融洽的交际氛围,促进交际的顺利开展并有助于交际目的的达成,具有间接性、反映交际双方损益情况、体现听话人选择程度和语调舒缓四大特征。第一,就间接性而言,主要指间接的、委婉的表达包含更多的礼貌意味,具体到批评用语中,学生的接受程度也更高,反之若采用直截了当的方式会让学生难以接受。如访谈中一位学生提到曾被老师批评:“你的成绩这么差,还去看什么学校呢,反正也只能考职业学校”,该生称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他的自尊,虽然他心里明白自己成绩确实不优异,但老师应采用更加委婉的方式进行表达。第二,从内容看礼貌语言也可以体现为交际双方的损益情况,根据Leech提出的礼貌原则,话语要尽量使他人受益和尽量让自己吃亏(陈新仁,2013)。具体到批评教育中,如果老师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着想,注意批评语的使用,那教育的效果会较好,如收集的答案中有“愿你在如诗如画的年纪留下美好的回忆”、“ 你要为自己的未来去学习奋斗”和“为自己创造一片天地!”等批评语是设身处地为学生的未来考虑,让学生受益,所以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第三,体现听话人选择程度指的是听话人接受某个话语的自由度问题,如果特定话语留给听话人以较大的自由选择的余地,那么该话语就是礼貌得体的,反之则不然。如学生写下的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批评语“你再不听以后就不要来学校了”、“再做错就别读书了”和“成绩不好就没有资格谈条件,做什么都是错的!”属于祈使句,发号施令,不仅要听话人没有选择余地而且极伤自尊,对学生的心灵伤害极大,所以学生心里并不认同和接受。第四,舒缓的语调比急促的语调更易让对方听清、听懂,有助于创建比较轻松的交流氛围,在批评教育中也能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在学生列出的批评语中“你怎么啥也不会啊!”、“做错了事,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和 “你这样以后怎么办!!!”等属于语气强烈的批评,让气氛变得紧张,会让学生对教师的批评产生质疑,接受度不高,甚至敌视老师,自然批评效果也不好。

批评教育是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积极改正,教师批评语的选用是决定批评效果和目的达成的关键。教师在选用批评语的时候若能遵循礼貌语言的使用原则,即采取间接的方式或语言进行批评、批评教育时尽量让学生受益、尽量给学生留有余地并采用舒缓的语调,会让学生意识到老师确实是为他着想,从心里认可老师的批评并改正错误。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