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成败的决定性环节之一,通常能起到引趣、启思、交底、埋伏等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梳理了几个有效的教学导入方法的使用,探讨如何将课堂导入用好、用巧、用对。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在实践中,如果课堂教学采用“单刀直入”的策略(直接开始知识的传授),学生往往出现兴趣不高、思维跟不上、思路不清晰、动机不强等问题,学习效率相对较低——解决这些问题,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策略。在笔者看来,课堂开头的导入环节是最值得关注的。
课堂导入环节占用教学的时间并不多(通常不会超过5分钟),但它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决定性的。通常,导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引趣——挖掘知识的趣味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思——揭示知识原理或类比,引导学生做好思维准备;交底——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和内容,使学生思路清晰;埋伏——为学习埋下伏笔,激发学生探究的“冲动”。
下面,结合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几种课堂导入方法的使用。
一、 知识回顾法
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知识是按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的,学习新知识往往就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比如小学时学过的三角几何初步认知,到初中后再深化到边、角的计算——如果我们在教学时直接进入知识讲授,学生会因为思维连续性不够或旧知识淡忘等而使理解效率下降。对这些知识,我们在导入环节先把已经学过的(或学生有生活经验的)知识进行简单回顾、整理,然后再进入新知识教学,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效率。
比如在教“走进图形世界(苏教版,下同)”中“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这一节时,我先在讲台上摆出正方体积木垒成几种形状,让学生们猜“这组积木由多少块积木组成”,以回顾小学时学过的“观察物体”这部分知识,然后再进入主体教学,学生们就很容易调动出空间思维。
二、 关联导入法
数学知识相比其他学科抽象性更强一些,对生活经验、实践体验相对较浅的初中生来说,有些知识理解起来确实比较困难——教师在台上讲了一大堆,学生在台下仍然是一头雾水。有些教师认为是学生不认真听讲或是“脑子笨”——其实不然。大多问题是学生缺少必要的思维支撑,找不到切入知识的路径。对于这个问题,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具象思维能力比较强的特征,为学生构建具象的思维模型(最好是以学生们有生活经验或知识基础的内容为切入点),带领学生的思维以关联的方式进入知识,从而有效理解。
比如在教“线段、射线、直线”的时候,大多教师认为这个知识点非常简单,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多下功夫。于是,教师上来就严谨地讲理论概念,带领学生死抠文字——结果是,学生在做概念的填空练习时没有问题,而一到画图或图形判别的时候就出现了混乱。其实就是学生死记了概念,而并没有完全理解这个知识点。所以,我在开始教学之初,给学生们准备了几个小激光笔(学生们基本都玩过这种小玩具),让他们分别用几种方法照射:先向窗外照射(看不到光线的尽头),然后用一张纸挡住光线(反复挡住和拿开),再把两个激光笔相背绑在一起同时向反方向照射……这时,再进入讲解:以激光笔的发光点为基点,第一种照射方法产生了射线,第二种方法形成线段,第三种方法形成直线。这样,用生活情境和经验来导入课程,学生就可以很直观地将体验关联到理论上,不用死记概念,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操作导入法
上面说过,初中生比起小学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有了相当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具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所以,在课堂导入时,我们尽量用比较直观的、具有体验性的方式,能够起到很好的啟发思维作用。而且,由于数学的抽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度也不高,总是钻在理论中,难免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因而,在导入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开放、活跃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出来,使他们后面的学习精力更集中、求知欲望更强烈。比如上面用激光笔进行体验的方法,不仅教师进行演示,而且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趣味性和具象性就要比单纯语言引导强得多。
比如在“认识概率”这个知识的教学时,我把这一章节最后的“摸球试验”调整到最前面。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摸彩抽奖”活动。大家分组进行抽奖,鼓励他们动脑子想一想,抽奖的时候先抽和后抽,哪个中奖的机会更大?然后实际抽奖试一试,检验自己的策略怎么样——学生们玩得很“嗨”,想尽办法赢“大奖”。然后,我让学生“总结”经验。结果,大家的意见很不统一。有的认为后抽将因为抽奖箱中的球变少,中奖可能性比较高;有的认为后抽奖,可能“大奖”会被前面的人抽中,中奖可能性不“保险”;有的则认为“中途”抽奖最容易中奖——这时,我说,“到底哪个策略中奖率高呢?让我们来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研究吧”,一下就把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出来了。
以上,探讨了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的三种方法——当然,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具体设计。比如,问题导入法、实物展示法、生活驱动法等等,都是很好的导入法。总的来说,课堂导入环节能够很好地帮助师生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应积极应用——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怕导入环节浪费时间。
参考文献:
[1]赵建云.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J].考试(理论实践),2014(1):46-47.
[2]周新富.浅谈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技巧[J].新课程(中学),2015(4):135.
作者简介:
马耀武,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会宁县头寨农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