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历史细节之美

2019-08-30 08:26莫小梅
求知导刊 2019年14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新课标

摘 要:历史细节是指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情境、文化作品等进行的比较系统生动的描述。文章从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的挑战入手,探讨教学细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细节;历史课堂

自201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新一轮课程改革在全国铺开。《纲要》提出:“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同时,《纲要》要求老师“创设能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教师优化课程内容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历史的知识性、逻辑性和连贯性,数字、概念和规律的堆砌使得历史教学显得过于乏味。这就对当今的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用细节激发兴趣,构建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许多历史内容都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史实。在课堂中,教师通过合理直观的教学手段,呈现出具体的教学材料,详实地向学生展现历史的细节,使学生能主动进入历史课堂。这样可以通过“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的方式,让学生接触了解历史,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让学生以历史细节为媒介,体会历史的時代背景。例如,评价李鸿章时,我们可以提供这样一个“细节”:梁启超,他对李鸿章抱有深刻的同情态度,“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这句话出自其政敌之口,你作何感想?结合“敬”“惜”“悲”,不由令人重新看待李鸿章。这如同向平静的湖面掷石,激起层层思维的涟漪。许多学生出现了惊异的表情,对李鸿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二、用细节营造情境,唤醒历史的血液与情感

历史的魅力在于,它能激起人们情感上的波澜,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心理体验和满足。历史中流淌着大量历史的血液,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包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其中历史人物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有善有恶,不仅有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奋勇杀敌,也有民族败类屈膝投降、卖国求荣等。历史中的情感色彩,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人生追求的形成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先用一段8分钟的甲午海战的视频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影片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以及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无奈,而这些历史细节对分析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讲《马关条约》的签订,一般是简单提及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双方的代表,从而提及条款的内容。但教师可以加入谈判时的一个细节:伊藤博文提出一个月交割台湾。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么着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拍拍肚子回答说:“尚未下咽,饥甚”。这一问一答,重现了当时紧张的谈判气氛。这样一来,避免了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学的抽象,枯燥和乏味。

三、通过细节能使学生加深对教材解读

历史是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而课本往往使用的是高度凝练、概括的叙述性的语言。对学生而言,历史事件一般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过程性的叙述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一些结论性的语言,学生读起来更是味同嚼蜡。教师要抓住历史细节的易接受性,创造性地利用它解决在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使教学得到升华和深化。

例如,在讲授文艺复兴时,如何理解人文主义从质朴到高雅的变化呢?我采用了文艺复新时期文学作品对人文主义的不同解读。然后展示了电影《哈姆雷特》片段中有哈姆雷特的那段著名的独白:“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以此表现出人文主义已经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

四、结语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细节对于历史教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历史教学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历史教师只有时时关注教学细节,才能成就历史教学中应有的精彩。历史课堂因细节而熠熠生辉,因细节而魅力无边。

参考文献:

[1]于友西.中学历史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李惠军.刍议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多元互动”机制[J].历史教学问题,2005(4).

作者简介:莫小梅(1985—),女,广西贺州人,中学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历史。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新课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强化科目特色,创新教学设计
浅析中职历史课堂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