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秋玉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8-142-01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原因和病原体导致的,特点为大便次数和性状都在改变的消化道综合症,小儿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发病多见于2岁以下的小儿,每个季节都会发病,但是夏季和秋季的发病率较高,没有给予及时护理严重甚至会引起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对小儿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有小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自身机体抵抗力差、病毒和细菌的感染、肠道菌失调等。目前治疗小儿腹泻主要是给予静脉输液,改变小儿饮食、纠正酸碱平衡,小儿年龄较小,配合度和依从性不高,刚开始都很抵触护理和治疗,不利于临床治疗顺利开展,由此说明小儿腹泻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治疗同时要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单一的治疗效果是不明显,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减轻小儿的痛苦,以下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小儿腹泻的护理方法如何进行护理,让更多家长了解该疾病的护理,及时控制感染,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对小儿的伤害,促进小儿早日康复。
1 心理护理
每个家庭都很重视小儿的生长发育,小儿发病会引起家长担心、害怕等负面情绪,加上小儿依从性低,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不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开展。医护人员要及时疏导小儿和家长的焦虑、紧张、害怕的不良情绪,和家长讲解小儿腹泻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注意事项、治疗目的、护理的意义,减轻家长担心的负面情绪,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赢得家长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小儿一起玩游戏、看动画片转移小儿的注意力,改善小儿烦躁不安的情绪。
2 调整饮食
很多家长认为腹泻要限制饮食,这是错误的。严格限制饮食和长时间禁食会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病程长而不能早日康复,不利于小儿的生长发育。所以为了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康复,满足小儿的需求,仍然要让小儿进食。母乳喂养的小儿可以适当减少喂养的次数,或者暂时用食物代替。人工喂养的小儿吃米汤、酸奶等,腹泻症状缓解后可以吃面条、粥流质、容易吸收和消化的食物,等病情稳定后,给予正常的饮食。小儿呕吐明显,要禁食4到6小时左右,病情好转后饮食要从少到多,从稀到稠,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及时补充营养,停止腹泻以后要吃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不要吃刺激性和生冷的食物。少部分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的小儿,增加支持疗法,必要时静脉输入营养。
3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有严重脱水和呕吐的小儿要及时给予静脉输液,要控制好输液的速度。预防小儿脱水可以口服补液,遵医嘱进行口服补液,腹胀、休克或者出现其它并发症的小儿禁止给予口服补液。
4 控制感染
严格做好消毒与隔离,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干净整洁,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的小儿要分开居住,小儿使用过的尿布、便盆要分开消毒,避免出现交叉感染,在护理小儿之前要仔细地消毒双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发生感染。
5 保持皮肤完整性
平时要多注意小儿是否出现红臀,要给予及时的处理。小儿尿布要勤换,选择吸水性较强、布质柔软地尿布,防止使用不透气的塑料尿布,在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帕子擦干。皮肤要保持清洁和干燥。臀部皮肤出现发红要涂上40%氧化锌,进行按摩,有利于血液循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6 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小儿的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指标,小儿在发热时要及时物理降温,让小儿多喝水,勤换衣服和床单。小儿大便后详细记录大便的颜色、性质、次数、味道、和量,为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观察小儿有没有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判断小儿脫水的程度,有没有低钾表现。
7 健康教育
和家长讲解发生腹泻的原因,会出现的并发症,正确指导家长洗手以及如何处理尿布和衣物,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饭前和便后都要洗手,日常用品和食具要定时消毒,像玩具、奶瓶等。不随意添加辅食,规律饮食。勤剪指甲,指导合理喂养,添加辅食时要循序渐进,避免出现过食、偏食、饮食结构忽然变化,说明调整饮食的重要性,教会家长配制和使用ORS溶液,少量多次饮用,呕吐不是禁忌症。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多参加户外活动,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或者中暑,冬季加强防护,防止发生病毒感染,可提前接种疫苗。夏天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变质的食物。不要长期滥用广谱维生素。让家长掌握小儿喂养的知识和预防腹泻、护理相关知识。
8 结论综上所述,小儿腹泻给予有效的护理方法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以上具体护理措施,让家长们对小儿腹泻有效的护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因小儿自身免疫力不好,抵抗力弱,再加上配合度低,会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我们根据小儿具体病情提供有效护理,并减少对小儿的刺激,使小儿依从性得到提高,减轻小儿的腹泻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满意度和信任感。家长更要重视日常护理坏境卫生,合理的安排合适的饮食,有效的护理能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这样就有利于促进小儿腹泻的康复,有利于婴幼儿生长发育,从而缩短小儿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更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和谐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