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晶 张永义 付蓉
【摘要】目的:观察Gufoni和Barbecue手法复位在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研究例数一共96例,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7年2月10日-2018年2月10日之间,分为观察组一组(48例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对照组一组(48例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分别实施Gufoni复位治疗、Barbecue翻滚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患者40例、有效患者6例、无效患者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将Gufoni复位和Barbecue翻滚法在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治疗中疗效进行对比后,Gufoni复位治疗具有显著优势。
【关键词】Gufoni复位;Barbecue翻滚法;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
【中图分类号】R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8-049-01
近年来耳石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作为临床常见的眩晕症,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较为重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相对于重力方向的头位变化所诱发的、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前庭疾病,具有易复发、自限性等特点。根据其生理解剖特性分为前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耳石症,不同半规管又分为前臂、嵴帽和后臂管石症[1]。此次研究,Gufoni和Barbecue翻滚法手法复位在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治疗中的疗效进行分析,见下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9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均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收取时间在2017年2月10日-2018年2月10日之间。
纳入标准:1.存在反复发作体位改变或者头位改变而导致的短暂性眩晕发作病史,2.双侧滚转试验(Roll-test):见向地水平眼震,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眼震强侧为患侧。排除标准:其他半规管耳石症、中枢性眩晕等[2]。
观察组48例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年龄30岁-60岁内,平均年龄(45.21±1.01)岁,其中患者男性有20例、女性患者18例。
对照组48例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年龄31岁-60岁内,平均年龄(46.11±1.25)岁,其中患者男性有21例、女性患者17例。
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水平半规管管石症患者的平均年龄、性别等资料相比,采用P>0.05代表,患者无显著差异性。
1.2 方法
观察组48例患者使用Gufoni复位治疗。
患者坐于床沿,快速向健侧进行倾倒,保持侧卧位待眩晕和眼震消失后,头向下转45度,待眩晕和眼震消失后回到其初始坐位。
对照组48例患者使用Barbecue翻滚法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循水平半规管平面,以每次90度向健侧翻转,共翻转4个90度或者3个90度,每次翻转待患者眼震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操作,然后回到其初始坐位[3]。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组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以及对照组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的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统计学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本次研究指标对比不同,可使用P<0.05表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对比总有效率
观察组水平半规管管石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患者40例、有效患者6例、无效患者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所示。
3 讨论
据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占临床眩晕的17%,水平半规管是仅次于后半规管的常见BPPV亚型,水平管分为前臂、嵴帽和后臂管石症,根据其生理解剖特性,不同管石症roll-test诱发试验所诱发的眼震及眼震持续时间各有不同。前臂和嵴帽结石所诱发的眼震特点为背地性眼震,持续时间大于1分钟,眼震弱侧为患侧;而后臂所诱发的眼震特点为向地水平眼震,持续时间小于1分钟,眼震强侧为患侧。其中以后臂较为常见,遂对于水平半规管管石症患者,实施一项有效的治疗方式十分重要[4]。
通过应用Gufoni复位和Barbecue翻滚法治疗后,均取得一定疗效,但是在临床工作中Barbecue翻滚法常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显著疗效,甚至复位失败;而Gufoni复位治疗在疗效方面具有显著优势,Gufoni复位方式通过惯性/重力作用,并结合快速加速运动从而使耳石快速回纳直至椭圆囊内,其与Barbecue翻滚法方式相比,其采用了惯性原理从而促进耳石能快速移位[5]。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患者40例、有效患者6例、无效患者2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将Gufoni复位和Barbecue翻滚法在水平半规管后臂管石症治疗中疗效进行对比后,Gufoni复位治疗具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 蔡鎮西,时海波.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16,31(2):87-90.
[2] 靳哲,赵菲,庄建华等.以离地性眼震为表现的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体会[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4,14(3):142-145.
[3] 户红艳,董明敏,曹华琳等.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眼震特点和治疗[J].河南医学研究,2011,20(2):201-203.
[4] 郝冬琳,王利惠,吴波娜等.变位试验结合手法复位诊治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4):381-384.
[5] 张绮婷,陈伟,吴菁等.以位置性眩晕及水平眼震为首发表现的小脑占位病变(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7,25(5):53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