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2+2项目设计类专业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思考

2019-08-30 08:22高婷
时代人物 2019年9期
关键词:跨文化办学语言

高婷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个新型的办学模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人才为目的,是多所高校进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选择。在中外合作办学2+2项目中,项目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环境下接受两所高校的课程教学,感受两种来自不同文化的教育模式。也就是说,学生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必将经历一段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学生面对新国度的文化环境、学习和生活环境的适应对其开展后期的学习和生活将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学生跨文化适应期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跨文化适应培养和教育,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缩短其适应期。

出国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

通过对出国学生情况跟进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到国外初期主要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交流、生活独立、文化差異与人际交往、教学模式差异。首先是语言问题,语言对于设计类专业学生来说一直是个“老大难”问题。收到的25份调查问卷反馈中,提到初到国外面临的困难涉及语言方面的有15份,其中有两份明确提到跟不上老师的语速。学生即使通过出国语言考试,在面对当地人的语速和口音,以及课堂上使用的专业术语仍需一段时间去适应。接着是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其独立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也是影响其学习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生活方面涉及有饮食、医疗、银行和住宿等方面,学生如何就医、办理银行事务等民生问题都需要校方的指导支持。此外,文化差异也是学生适应和融入当地生活要面对的问题,学生在国外留学中不可避免会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或者当地人一起生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习惯差异,如何与不同国家的人交流相处甚至于一起生活,对于适应期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考验。同时在学习方面学生也面临着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要求,中外合作办学2+2项目模式是项目学生在国内完成前两年的学习后前往国外合作高校完成后两年的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从国内的教学模式直接进入国外的教学模式。国外高校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期安排等方面都与国内差异较大,例如英国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中,学生会经历调研、初稿、二稿和最终成品等4到5个阶段,其中调研阶段评分占比较重。然而调研却是中国学生的薄弱环节。帮助学生在出国后尽快适应语言、生活、文化差异、人际交流和教学模式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将有助提高项目质量。

高校开展相应的跨文化适应培养和行前教育活动

针对上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后面临的状况,国内外项目合作院校在语言、生活、文化浸润和教学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语言方面,国内学校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班级的语言考试需要,安排相应的语言课程。例如学校根据项目班级出国语言考试需要,聘请雅思英语教师进行有针对行的英语课程教授。国外合作院校会给予留学生语言课程或写作指导等相关方面的支持。此外,国外合作院校定期派遣外教为项目班级开展外教课程(图一),课程为全英文教授并配备翻译,让学生提前体验国外教师的语速、专业术语和口音的同时也能完全听懂课程内容。在教学方面,项目合作院校双方在课程设置衔接上进行了科学的安排,确保国内外课程体系衔接良好。而且外教课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提前体验和接触国外的课堂氛围,授课方法和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外教也可提前接触和了解项目学生情况,双方在此次接触中为未来在国外的授课和学习做好准备和调整。在生活和文化方面,学生还可通过外教课和外教互动,增加对国外文化和民俗习惯的了解。 除了外教课,另有留学分享会(图二)、外国专家讲座、行前教育等活动会不定期举行。国外合作院校开展新生欢迎会等活动为留学新生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但是这些措施和活动存在活动时期短,次数少的问题。应增加国际活动次数和时长,丰富活动内容,加强国际交流,为项目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项目人才培养过程中,项目合作院校开展并做好相应的跨文化适应措施、校园文化活动和行前教育活动,为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提供帮助支持,缩短项目学生适应跨文化时学习生活环境的转变过程,让学生能够顺利开展后期的学习生活。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跨文化办学语言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