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荣
摘 要:在春秋末期,随着西周“金字塔”宗法社会的逐渐解体,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由政府掌握的文化经典和学术知识开始向公众传播,“政府学习”的情况逐渐被打破。在汉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教育政策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复苏。私立教育的发展对汉族社会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而且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政府机构带来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它促使官僚成员不断更新,为当时的统治集团注入了活力。
关键词:汉代;私学;教育
私立教育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春秋末期,孔子和墨子打破了官方垄断,开始了私立学校。秦朝的“烧书,埋儒”政策,是春秋战国时期私立学校的结果。秦朝以后,汉朝调整了文化教育政策,恢复了私立学校。特别是,崇尚儒家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经典教育的发展。由于官方教育的力度和范围有限,私立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汉代私塾的制度、功能、内容和方法对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不幸的是,前人的学者对汉代的私立学校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汉代私学的恢复和发展
文景之世,许多人从事私人教学。汉初的民间教学不仅保留了战国时期100所思想流派的结晶,而且展现了各学校相互吸收和融合的趋势。
根据董仲舒等人的建议,汉武帝开始发展官学。 随着儒家经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经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正在扩大,希望同学学术而走上仕途之路的人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造纸技术的不断研发也为私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
东汉时期,除西汉外,漳州,青州,漳州,禹州,徐州,私隶私学仍然广为人知,出现了一些新的教学领域,如荆州的江夏和南郡等。1940年4月,在青海省乐都县发现的“三老赵玉之”记录了河湟地区教育的奠基者——赵宽弃武从文的事迹。私学已经广布全国各地。
二、汉代私学的特点
(一)汉代私学的体制和内容
在汉代,私立学校可分为蒙学、初读经书和专经阶段。 初读经书之后进入专经阶段,上课的老师称之为“经师”。教学没有特定的地点,但大多教学场所在经师的家里。总的来看,汉代经学之外的专业私学场所的开设并不广泛,究其根本,是因为“独尊儒术”造成的教学垄断。由此可见,汉代的私立教育制度和内容基本完成。
(二)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
汉代的私立学校在教学方法上与官学基本相似。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规模较大的私学采用“师徒式”教学,即教师将新授的内容教授给单个或小部门的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教授给其余的学生。学生较少的私学中,课程设置及授课的方法也根据情况的不同而实施,这与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相类似。
(三)汉代私立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师生关系
汉代的私立学校政策松散,教师的构成复杂。士大夫们在私学教书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1、加深对经学的研究,从而在学术界颇具盛名,以便在官场更有威望;2、可以通过在私学教书这一渠道,广泛的招手弟子,从而辅佐自己。通过教学,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力,而且提高了个人的学业成就。
汉代私学秉持孔子有教无类的教学理念,并未对所收的学生设有门槛,无论家境如何,都可上私学。与此同时,私学在招手弟子对年龄也无特别要求,有小至8岁就入学读书的,也有七十多岁的老者前来求学,但私学中多数为青年,师生关系融洽,相处友善,感情颇深。
三、汉代私学的社会意义
(一)承担教育任务,成为官学的有力补充
秦火和楚汉之争使汉初经济衰落,政权动荡,统治者自顾不暇,无力发展教育,这时私学承担起了教育重任,出现了“百家私学”的局面。据《史记》《汉书》记载,当时办儒家私学、法家私学、黄老之术、史学、纵横术等名士颇多。汉武帝的尊儒政策确立了儒学的主导地位,以“明经”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以官禄引导士人致力于经学研究。各级官立学校生满为患,但中央官学远在京师,名额有限,地方官学发展迟缓,难以满足众多读书人的求学要求,所以大部分教育任务仍靠私学承担。私学的发展成为了官学的有力补充。
(二)填补官方教育空白,完善教育体系
由于官学不承担蒙学教育任务,因而私学填补了蒙学的空白。蒙学之后进入德育阶段,主攻《论语》《孝经》,由私学塾师来承担。这个阶段既巩固了蒙学的成果又深化了德育的目标,为教育体系的完善提供了实践经验。专经阶段是汉代私学最高层次,经师以专经教授学生,吸收大批弟子,极大地促进了经学的传播。初级层次的蒙学教育、中级层次的初读经书教育和高级层次的专经紧密结合,三位一体,为普及知识、完善教育体系做出重要贡献。同时,汉代官学以教授经学为主,其他学问,特别是自然科学,大多靠私学传授。从医学来看,民间医学传授不绝。汉末名医华佗精针法,尤精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立了“五禽戏”,并把高超医术传给学生,“广陵吴普,彭城樊阿皆从佗学”。其他学问,如天文、数学、法律、历史等私学都有传授。
(三)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中国在春秋以前曾经存在壁垒森严的宗法等级制度。受等级制度的限制。普通平民进入上层社会的机会相当渺小。但自春秋晚期以来,随着社会的变革,各等级之间的界限就逐渐被打破,庶民甚至是奴隶,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也有机会上升到社会的上层,甚至位至卿相。汉代,私学教育为社会阶层间垂直流动架起了桥梁:学子们千里负岌十年苦读,一朝学成,要么因学因行被辟入官府做椽吏,或者被征召因对策优秀被直接任官,而私学教育的主导者教师也成为受世人尊敬的职业。 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便成为入仕的重要前提,平民百姓要想进入官方阶层,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学习经学,成为士人,再通过各种方式进入仕途。民间也有谚云:“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只要儒家经典学得好,无论出身官学还是私学,都可以通经致仕;还有一种是在启蒙知识的学习后,再经过专门学习官文书制作和官场仪礼,成为吏员,再经察举入仕或积功升迁。在秦汉官僚行政管理体制中,大量日常事务由各级行政长官自行辟除的椽吏完成。而官吏之间并不像后世那样界限森严不可逾越,其仕进途径较为通达。无论哪种途径,都显示选官与教育已经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知识在人们通向仕途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私学教育造就了教师职业群体。教师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社会声望和地位,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帝王对经师优容有加;学生在学业上要遵从师法家法,在日常生活中为师奔丧服丧、为师解难。正是因为知识能提高社会地位和身份,学习才有了巨大的动力召引人们排除万难,一心向学。
教育给予平民入仕的机会。尽管这一机会看起来非常渺茫,但毕竟使民众看到了一线希望。这样,在汉代通经入仕的选官制度下,大批有知识的平民被网罗到政府官僚机构中来,从而促使了官僚机构成员的不断更新,在很大程度上给当时的统治集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广大平民百姓对政权的积极加入,有效地稳定了社会的统治秩序,保持了政权的稳定。当然,我们应该认识到,能够实现仕途之路的人员数量毕竟有限,统治阶级不可能为平民敞开大门。但是这种机会给人们以希望,并转移了人注意力,稳定的情绪自此产生,从而也有利于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卷五十六)[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班固.汉书(卷八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陈东原.中国教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5]毛瑞瑞,齐俊农.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6]毛立瑞,沉和群.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7]孟宪成,张瑞琪.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8]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9]肖世民.汉代的学校教育[J].唐都学刊,2002(2):47-50.
[10]張荣芳.论汉代太学的学风[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