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全 谢先萍 朱昌友
摘要:通过分析一猪场的抗体检测结果,揭示了其抗体变化的原因和猪场疾病的感染和流行情况,同时对猪场抗体检测和分析的常见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猪;抗体检测;抗体分析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9)07-0024-02
广东某猪场生产成绩不是很理想,例行做了一次猪群的抗体检测,结合临床生产实际和免疫程序进行了抗体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供参考。
1 猪场基本情况
该猪场存栏基础母猪400头,后备母猪100头。生产公母猪每年免疫猪瘟疫苗三次、猪伪狂犬疫苗三次、猪蓝耳病疫苗三次、猪圆环病毒疫苗两次;仔猪和育肥猪分别于1日龄(滴鼻)、60日龄、90日龄三次免疫猪伪狂犬疫苗、14日龄免疫猪蓝耳病疫苗、21日龄免疫猪圆环病毒疫苗、30日龄和55日龄免疫猪瘟疫苗;后备猪于140日龄开始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疫苗、猪伪狂犬疫苗、猪圆环病毒疫苗、猪瘟疫苗(间隔10 d左右)。生产情况为返情率较高(21%),死胎、弱胎达到15%,保育猪在45日龄左右出现皮毛粗乱,呼吸障碍和关节肿胀等现象,保育猪死亡率达6%。
2 抗体检测
按照组内随机的原则进行采血送检。共抽检血清样品75份,其中公猪10份、后备母猪11份、1~4胎母猪10份、4胎以上母猪10份、2、4、6、10、16、20周龄生长育肥猪各5份,8周龄生长育肥猪4份,进行血清抗体ELISA检测。检测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的抗体水平。
3 结果与分析
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判定标准:猪瘟:阻断率≥40%,判定为阳性;阻断率﹤40%,判定为阴性。猪伪狂犬:S/N≤0.6,判定为阳性;S/N>0.7,判定为阴性;0.6350,判定为阳性;抗体滴度≤350,判定为阴性。
3.1 猪瘟抗体分析
猪瘟抗体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生产公猪、母猪的抗体阳性率达到90%,平均抗体阻断率在63.48%,表明猪瘟抗体达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后备猪抗体阳性率为64%,平均抗体阻断率为54.32%,离散度高(57.92%),可能与后备猪加强猪瘟免疫的时间与抗体检测的时间间隔短有关,建议加强免疫一次。4周龄猪抗体阳性率40%,阻断率为33.51%,表明母源抗体不足以提供保护,参考2周龄时抗体阻断率54.66%,可知较适宜的猪瘟首免时间应该在3周龄左右。6~8周抗体水平呈上升趋势,是首免后抗体水平上升的缘故。10~16周龄抗体消失、20周龄后又上升是反常现象,需要具体分析。一般认为抗体的异常变动为感染所致,需要结合该阶段的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3.2 伪狂犬野毒抗体(gE抗体)结果分析
伪狂犬野毒抗体(gE抗体)检测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各阶段伪狂犬野毒抗体基本呈阴性,表明伪狂犬病不会对该场造成危害。随着胎次的上升,4胎以上母猪存在零星野毒感染,建议猪场淘汰老龄、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
3.3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猪蓝耳病抗体检测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蓝耳病抗体水平与保护并不呈正相关,不能通过抗体值来推测保护水平,但能够通过抗体水平变化和离散度来分析猪群感染状况。许多检测经验认为:S/P值>2.5源于野毒感染(一般认为通过疫苗免疫产生的抗体S/P值在2.5以下),该场生产群和育肥后期猪群中S/P值高于2.5的比例较高,结合保育、育肥群离散度高于50%的情况分析,该场母猪存在散毒现象,属于蓝耳病不稳定场。这与临床母猪返情较高,保育猪死亡率较高的生产实际情况相符;蓝耳病弱毒疫苗免疫,2周后可以检测到抗体,该场仔猪2周龄免疫蓝耳病弱毒苗,4周龄时抗体检测阴性,说明免疫失败。
3.4 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该场母猪群抗体水平比较理想;后备猪阳性率为36%,需要加强免疫; 2周龄仔猪抗体阳性率为100%,分析认为是母源抗体,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保育期4~7周龄没有很好的抗体保护,说明3周龄时的免疫是失败的。
4 讨论
(1)抗体检测是基于群体水平分析,应该分胎次、分阶段进行群体分析,关注平均值和离散度,从抗体水平变化分析问题。由于实际操作和个体差异,不可局限于个体分析。若要判断保护力,建议同时检测gB抗体水平。
(2)该场为蓝耳病不稳定场。据了解,该场蓝耳病免疫时断时续,期间更换过几种毒株疫苗。由疫苗毒引起感染是可能的。根据4周龄抗体阴性,有人建议提前首免时间,笔者认为是危险的。由于仔猪免疫机能不健全,弱毒疫苗有可能在免疫机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变为强毒,对机体造成损害。根据该猪场的状况,笔者认为,该场蓝耳病应该放弃依靠免疫的思想,通过生物安全措施和适当的药物保健逐步控制。
(3)该场圆环病毒抗体母猪表现较好,仔猪2周龄时抗体阳性率100%,3周龄时进行免疫,但4周龄时抗体阳性率仅为20%,可能由于母源抗体干扰。鉴于圆环病毒主要危害保育猪,再推迟免疫时间意义不大,建议该场使用免疫母猪保护仔猪的思路控制圆环病毒病。
5 小结
(1)该猪场主要问题是蓝耳病不稳定,根据免疫程序和使用过多种疫苗历史,建议使用生物安全措施和适当药物保健控制。
(2)根据不同阶段猪的抗体水平变化,可以适当调整免疫程序。如猪瘟首免时间调整到3周龄,二免时间调整到9周龄左右;通过加强母猪圆环病毒病免疫来保护仔猪等。
(3)该场10~16周龄阶段猪瘟抗体消失,而临床正常,20周龄后抗体正常。提示可能出现批次漏免现象,要加强免疫操作监督。
(4)该猪场猪瘟抗体在8周龄时阳性率为100%,平均阻断率67.28%,此时进行猪瘟二免。10~16周龄时抗体逐步下降为0,为反常表现,但20周阳性率又上升为100%,阻断率为81.30%。通常认为抗体水平的急剧变化源于感染,但该场此阶段生产正常,笔者认为不同批次的免疫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原因,要检查各批次的免疫操作,同时鉴于8周龄的抗体水平,二免时间可调至65日龄左右。
(5)该场伪狂犬病控制较好,但4胎以上母猪有带毒现象存在,建议淘汰老龄、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有人根据S/N值接近判定临界水平建议增加免疫次数,但缺乏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