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龙 张玉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态旅游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生态旅游的形式可以协调旅游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未来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本文在阐述生态旅游的内涵之后,对海南岛生态旅游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海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
近年来,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项目之一。生态旅游不仅仅是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旅游活动,也是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认识的加深,认识保护自然生态资源重要性的旅游活动。利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主要资源,也是旅游业成功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旅游资源的发展程度、模式和规模与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估密切相关。而且,生态观光资源的评估对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指导作用。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生态旅游指导方针是运用自然和文化知识,吸引游客的同时,把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公众教育同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保护自然景观和可持续发展。
二、海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自然环境的开发过度,破坏严重
海南的旅游资源有自然风景、民俗淳朴等优势。海岛生态和热带雨林生态都相对较弱。海南岛有自己的地理单位和生态系统,但防止外界干涉和破坏的能力不足,自我调节和恢复功能比较弱。一旦生态环境和资源被破坏,就会造成难以恢复、无法逆转的生态灾害。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人口增长、长期性传统习惯和环境意识的缺乏,海南省的生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破坏。红树林植被、珊瑚礁等生态植物被破坏严重,影响了海南省沿海森林的稳定性,会诱发很多自然灾害。
(二)生态区旅游资源开发不平衡
海南岛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热带多姿多彩的岛屿,但其丰富的热带旅游资源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例如,以种植为主的西部牧区风光、原始的热带原始森林和中部山区的许多温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这主要受地理因素和政策偏好的影响。海南省中西部地区没有得到省政府的足够重视,发展缓慢,虽然海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但游客粘度不够。基础设施薄弱、人才流失等严重问题。因此,投资项目越来越少,丰富的旅游资源只能闲置,不能及时开发。
(三)开发欠缺科学的规划
海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设计具有详细性、长高水平和高标准性,打造国际知名海边旅游胜地为发展目标。单从实际来看,高标准、高水平的旅游胜地打造在短时间是无法实现的,由此看来,海南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想要将海南地区旅游行业变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发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必不可少的。
三、对发展海南生态旅游的建议
(一)加强海南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种极其珍贵和稀缺的资源。我们应该谨慎地开发和使用它们。因此,计划优先级成为必然的要求。建议省政府成立生态旅游开发规划小组和多方利益相关者,对全省生态旅游开发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正确评估旅游开发的价值,制定生态旅游发展的高层次总體规划。全省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以行为规范为主题的。建立可行性研究,制定科学可行的开发资源,同时需要对资源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坚决防止生态旅游开发中出现“抢断”和盲目发展的错误。
(二)注重品牌建设
生态旅游消费已不再是传统的山地旅游方式。岛屿旅游应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人类奇观,如海滨旅游、原始森林旅游、珍稀野生动物和外来花卉。它是生态旅游产业的生命,也是生态旅游的代名词。与其他行业一样,生态旅游业必须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记忆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由此可见,生态旅游的发展应反对自我管理、粗放型发展、粗放型经营,倡导品牌意识,制定和实施优秀的旅游项目,真正发展一批优秀的旅游项目,海南特色生态旅游名优产品。
(三)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模式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特别是在反季节性农业生产方面。海南高效热带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海南发展原生态旅游的良好模式。因此,人们应该充分利用海南热带高效的农业资源,如热带花卉、花卉和树叶、淡季蔬菜和热带水果,以及农业体验旅游、农业工业旅游、农业和食品旅游、水果采摘和蔬菜等,并结合旅游模式。它不仅可以把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还可以提高游客对“三农”的认识,让游客体验到农民的苦难。此外,这些地方还可以作为农业旅游教育基地开展学生教育活动,最终形成原有生态旅游的特色和亮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海南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海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具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海南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必须保持和完善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只有这样,海南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冯艳滨,李鑫.大山包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人鹤共生模式演化分析[J].旅游研究,2011(02).
[2]卢卫,黄武,曾令锋,陆之登,黄明营.大明山生态旅游创新能力提升研究[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
[3]梁锦梅.生态旅游地开发与管理研究[J].经济地理,2001(05).
作者简介:
刘海龙(1977-),男,四川资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教师,研究方向:旅游和酒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