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星
实际上,工业产品都是按照美学的原理去设计的,工业创造了人类现代文明,而工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
人类经过了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工业社会所匹配的就是工业文化。工业文化是上百万年前,人类从石器手工业、青铜手工业、铁器手工业、陶瓷手工业、近代机器大工业、现代大工业发展进程中凝练出来的一种文化。
既然工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的匹配文化,那必然要有它的先进性。一个文化的先进性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判断:第一,生产力角度,体现为对农耕文化的扬弃;第二,治理角度,体现为对全新社会秩序和组织形式建立的有效推动;第三,促进人民福祉角度,体现为以人为本的发展诉求;第四,从文化认同和国际竞争力角度来说,体现为能够有效提升文化认同和国际影响力。
工业文化助燃工业革命
英国著名专家李约瑟编著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并提出一个问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它被称为“李约瑟难题”。中国是文明古国,除四大发明之外,领先于世界的科学发明和发现还有1000种之多。公元1820年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比现在美国还大,但是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爆发,恰恰在英国爆发。这是什么原因?全球很多学者在研究,包括李约瑟本人,我们从文化角度进行了一个分析:如古代中国和西方自然哲学思想的不同;中國古代文明主要是工匠文明,普通劳动者发明思想待解放;重文轻技、避险思想阻碍了科技发展;迷信权威,创新文化不足;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动会导致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的震荡。也就是说,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前,整个社会必然会形成一种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工业发展、有利于引燃工业革命的工业文化氛围。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原有的文化在技术进步的驱动下,融入了新的价值理念,会产生许多根本性的变化。
意大利学者卡洛·M.奇波拉曾经论述了工业革命的本质,认为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非纯粹的技术现象,虽然工业革命带来的最显著的变化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但更为深层次的影响是工业文化的演进。我们看到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整个社会从农耕社会迈向工业社会,发生了巨变,这包括了职业转变、组织变革、科层管理、社会生活、文化消费等方方面面。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人们习以为常的主流文化传播平台并不是文化部门创造的,而是工业部门创造的,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报纸、杂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广播、电影、电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互联网、手机、网游等,这类传播平台或业态完全是由工业技术或产品融合文化元素演变出来的。没有现代工业,就不可能产生这些文化形态。当前,工业继续在向前发展,技术创新成果在不断涌现,于是,3D打印、机器人、虚拟/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文化结合,就有可能形成新的文化业态,一定会催生新的文化业态。
现在,我们经常谈到“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科技革命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或必要条件,但不一定是充分条件。因为新技术能否产业化至关重要,只有形成了产业化才可能带来产业变革,从而引燃第四次工业革命。哪些技术能够引燃第四次工业革命呢?如5G技术、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基因技术)、新能源(如核聚变、可燃冰)、新材料(石墨烯)等。在上述技术中,可以预见正在进入产业化的是5G技术,其他技术还处于科研阶段或产业化前期。5G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基石,因为它能够实现万物互联。
最近美国打压华为事件,表面上似乎是产业主导权和信息安全掌控问题,实质上,这是谁将率先引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问题。因为华为已经在全球站到了5G技术的制高点,而5G技术又是引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技术之一。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和纺织机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把英国推上了世界霸主。第二次工业革命,造就了德国和美国世界强国的地位。第三次工业革命,美国引领信息技术革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因此,谁率先引爆第四次工业革命,谁肯定是世界强国,这是美国为什么打压华为最重要的潜在原因。
我国有很多类似华为的信息通信企业,但如此成功的只有华为一家。与其说华为是技术创新上的成功,不如说华为是文化建设上的成功。任正非创立了《华为基本法》,打造出一整套独特的企业文化。其中,非常突出的是狼性文化、危机文化,狼性文化包括: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危机文化是时刻提醒自己要有种危机意识。任正非通过文化认同、价值观认同,带领华为几十万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华为展现出来的文化,不仅具有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也有契约精神、协作精神等,它是工业精神的完美诠释。
假如当前中国能广泛形成一种类似华为的文化氛围,并且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基因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中多出现几个华为这样的企业,那中国一定能率先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
工业文化积淀决定区域经济前景
德国人做事严谨,德国车机械精密,结实耐用。美国资源丰富,汽车排量大,车身宽大,外形设计比较豪放。日本资源匮乏,日本车轻巧省油,这是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资源禀赋对制造风格的影响,因此有了德系车、美系车、日系车的称谓。
生产力、生产关系与工业文化是什么关系?一方面,生产力发展决定工业文化发展水平,而工业文化则反作用于生产力,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力发展起到某种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工业文化对工业生产组织管理方式产生影响,同时,通过发挥制约与润滑作用对生产秩序和创新产生影响。
工业文化对区域经济主体影响:一是个人,受地域文化要素影响,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按照一定的文化价值规范而行动,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及文化框架中谋求自身的经济利益。二是企业家,工业文化不仅会影响企业家的生长环境,也会影响企业家的创业环境。三是企业,工业文化还会影响企业创建之后会形成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同时,企业产品和内部员工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四是地方政府,工业文化通过影响政府与经济活动主体的关系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它会影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而且会打上区域文化的烙印,并影响区域经济,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又构成了区域文化模式。产业发展文化先行。必须抛弃农耕思维,迈向工业思维,并下大力气创造工业思维的土壤。一个区域的文化积淀融入骨子里,构成这个区域特质的文化底色。这种底色异常强大且稳定,会对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工业文化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首先是工业物质文化对工业的支撑机制。这里有一个最新的理念——产品的文化定价权。产品定价包括成本定价、竞争定价、需求导向定价、心理定价、拍卖定价等。但是我们现在消费者有一个痛点,就像十九大报告说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需要更好的产品,但是工业不能全部满足。实际上,中国制造业产值已经是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和,我们的工业产品遍布全世界,但要把制造业产值再往上提升,数量上空间不大了,因为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办法只有提高产品的品质,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从而大幅提高产品的价值。
比如,一个电炉丝可以做电炉、电水壶、全自动智能冲奶机、新型电吹风,通过不同的设计,可以看到产品是如何增值的:电炉丝值10元钱,做成电炉50元、电水壶200元,全自动智能冲奶机2000元、新型吹风机3000元。通过设计提升和功能改变,我们可以把产品的价值大幅度提高。又如,中国应该说把茶文化做到了极致,那怎么突破呢?小罐茶是一个典型案例,首先,请八位制茶大师做成50克的小罐,我核算了一下,折合每斤6000元钱,这已经是非常高档的茶葉了;其次是包装,请日本的设计师用了三年设计出精致的铝制小罐包装;再次,解决了自动化封膜过程中充氮保鲜的问题,并实现了“密封性和好撕”之间的最佳平衡;最后是精准的品牌宣传。
很多产品价格很高,如奢侈品,8848钛金手机能卖两三万,比华为价格还要高,另外,欧美有大量的奢侈品品牌,这些产品已经跟成本没太大关系了。茅台酒为什么能够成功?他把国酒的故事讲好了,当然,还需要品质的保障。再如,一辆1962年生产的法拉利250 GTO,当时仅仅卖6000美金,2014年8月拍卖行,五十多岁的老爷车成为收藏家们心中天价的艺术品,成交价达到38,115,000美元。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过增加产品的文化内涵,包括质量、设计、品牌、包装、服务等,能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其次是制度文化对工业的保障机制。关于工业伦理,大家都知道,犯法了国家有法律来制裁,但实际上,很多事情需要伦理道德来约束。从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工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而引发许多伦理问题,如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空间等。从产品的生产服务来看,如工业设计,我们用的材料是不是对人的健康有影响,安全性怎么样。食品、药品安全是伦理的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
第三是精神文化对工业的引领机制。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对待本职工作的一种态度和精神。工业精神是工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关于工业美学,研究工业美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优质服务,增强企业竞争力,以前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简单地说,世界有两种美,一种叫自然美,一种叫人造美,人造美包括艺术之美、工业之美。但是我们一说美,就想到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实际上,工业产品都是按照美学的原理去设计的,工业创造了人类现代文明,而工业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世界的。
舰艇的设计一般遵循邓恩曲线,汽车、飞机讲究流线型。工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生产环境等每个环节都注重美学,现代化的工业厂房可以干干净净,听不到噪声,厂房的色彩对人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安全有一定影响,另外,管理也是一门艺术。因此,我们的眼中充满了美:建筑之美、桥梁之美、港口之美、城市之美;机械之美、车辆之美、船舶之美、飞行器之美;工业语言与符号之美、网络空间之美、工业遗产之美、时尚之美、工艺之美、服务之美……可见,工业发展在不断美化人类生活的同时,给人们呈现出一个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