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林,魏修路
(东北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作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典型模式,发挥着将政府参与领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作用,伙伴关系、利益共享、运营效率是PPP模式的主要特点[1]。棚户区改造一直存在融资难、拆迁难、管控难等问题。近几年将PPP模式引入到棚改项目中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拓宽了公共投资领域和项目的资金来源,提高了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建设效率和质量,并且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棚户区改造项目体制机制创新[2]。然而现阶段对于PPP棚改项目的运营管理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尚未成熟。PPP棚改项目利益涉及方多且各方利益诉求不同,参与人员的素质差别大,因而导致整个项目风险因素多且复杂,这就使得识别和管控PPP棚改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成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3]。在风险识别研究方法上,有主观赋权法(层次分析法、二项系数法、最小平方法、有序二元比较量化法等)和客观赋权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离差及均方差法等)[4]。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多目标综合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各种评价方法也有所创新。谢忠秋[5]对层次分析法(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进行改进,以协方差矩阵为基础通过变换以构造判断矩阵进而得出相对客观性的唯一结果和排序,大大地提升了AHP法的可操作性。李彦等[6]对AHP法中的1~9标度方法和判断矩阵的构造进行改进,提高了相对重要性打分的准确性以及使判断矩阵更好地满足完全一致性检验的要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多属性组合赋权法运用于评价系统中,取得了新的进展。田水承等[7]将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与熵权法求出权重组合赋权与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模型相结合用于煤矿安全系统评价,取得了良好的评价结果。本文将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Cov-AHP)法和熵权法两种方法独立地确定PPP模式棚改项目多属性风险的权重,从而得出一个基本的权重向量集,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以Nash均衡为协调目标对基本向量集进行优化组合,得出最优权重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
WBS-R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Risk Breakdown Structure)法是风险识别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工作阶段将项目分解,然后建立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三层次指标体系,结构清晰,使风险具体化,有效地避免了风险的遗漏[8]。通过对PPP棚改项目主要工作结构分解,建立PPP棚改项目风险层次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WBS-RBS PPP棚改项目风险结构分解
Cov-AHP法是基于评价指标之间相互关系运用协方差的概念对多维决策矩阵进行变换计算出判断矩阵,是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的一种改进,具体做法是将各指标所表现的定量数据按照矩阵的形式排列组合,然后对该矩阵变换、计算,最后构造出带有层次分析特点的判断矩阵,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思想由低层到高层逐一计算各层指标的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再归一化指标权重。
由于PPP棚改项目风险指标数量多,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模糊,这使得专家难以做出准确的相对重要性判断,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相比,Cov-AHP法免去了专家根据经验对指标相对重要性打分这一环节,而是依据风险属性对各指标进行等级评价,然后按照风险属性权重将评价的等级转换成相应的分数,从而提高了决策的有效性。Cov-AHP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已整理的各风险因素的定量数据计算各指标层风险因素的协方差矩阵(包括准则层对目标层及方案层对准则层),协方差矩阵A=(aij)的构造形式如下表2所示,其中aij为第i行与第j列的协方差,有aij=aji。
表2 风险因素协方差矩阵A
(2)对协方差矩阵进行变换和计算,用每列的各个元素与该列序号所对应元素的商构造出相对协方差矩阵B,此时相对协方差矩阵的对角线元素变为1,如表3。
表3 风险因素相对协方差矩阵B
表4 风险因素判断矩阵C
熵权法作为一种客观赋权方法在指标权重计算中应用广泛,熵来源于热力学概念,在系统工程中是对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它的绝对值与信息论中对系统有序程度度量的信息值的绝对值相等,只是二者的符号相反。根据此原理,在包含有若干信息的评价系统中可以利用熵值来确定指标权重的大小,信息熵越小表明评价系统中信息的无序度越低,即信息的效用越大,则该指标的权重越大,反之,信息熵越大则指标权重越小[9]。
(1)求指标xij在相应的评价系统中的贡献度,假设多维决策矩阵如下:
将上式集结成为一组包含有多个目标函数的交叉规划模型,多种权重赋值和此模型计算出的结果在整体意义上相协调,均衡一致[10]。上式的求解过程可用线性方程组表示为:
(1)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法求出的各指标权重结合有效问卷整理计算出的各指标隶属度,将方案层权重矩阵(ωij)与隶属度矩阵(Rij)做合成运算:tRij=ωijRij,求出指标论域,则各个方案层论域集合tR={tR1,tR2,…,tRk,…,tRn};同理,由准则层权重矩阵w和方案层论域集tR做合成运算:TR=w·tR,可得准则层对目标层的论域。
(2)结合模糊评语集V对应的分值,由模糊综合评价公式可得各方案层风险值score=tRiVT(V为模糊评语集),同理可得准则层对目标层风险值score=tRVT,从而进行风险评价。
本文选取了郑州市一棚改项目,该项目采用PPP模式。采用发放问卷的形式,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问卷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对象是工程经济、房地产等相关领域专家,首先将每个风险指标按照风险发生概率、风险不可预测性、风险不可控性、风险损失值四个维度划分,然后将每个维度划分为很小、小、一般、大、很大5个等级,相应的等级分别赋值1,3,5,7,9,结合专家对每个风险指标的等级评价,转化成相应的风险值统计表(由于篇幅有限,略);第二部分的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PPP棚改项目的参与方和利益涉及方,通过整理有效问卷得到各级隶属度见表5。
(1)Cov-AHP法权重计算结果如表5,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过程略),检验结果全部小于0.1,认为通过一致性检验。熵权法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5。
(2)博弈论组合权重计算
(1)本文按照百分制赋分,建立模糊评语集{轻微,一般,显著,重大,特大},并分别设置相应分值{40,55,70,85,100}。由表5可得立项准备阶段风险R1中方案层对准则层权重矩阵以及方案层对准则层隶属度矩阵分别为:ω1=(0.1630.1690.1210.1500.1250.1130.158),
表5 权重及隶属度计算结果汇总
(2)由模糊综合评价公式,指标层1的论域为:
tR1=ω1R1
=(0.1630.1690.1210.1500.1250.1130.158)·
同理可得:
TR=ωtR=(0.2320.1910.2700.1470.160)·
同理可得立项准备阶段风险R1的风险值为71.639;征地拆迁阶段风险的R2风险值为68.668;施工安装阶段风险的R3风险值为73.301;竣工验收阶段风险的R4风险值为62.597;交付回迁阶段风险的R5风险值为64.516。
从以上计算出的风险值可以得出,从工作阶段来看,对项目影响程度大小依次是施工安装阶段、立项准备阶段、征地拆迁阶段、交付回迁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其中征地拆迁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交付回迁阶段处于一般和显著之间,而施工安装阶段和立项准备阶段处于显著之上,这也是风险管控的重要阶段。结合上述各工作阶段风险来看,在PPP棚改项目中,可以将风险大致分为两大类,即项目外部风险和项目内部风险。对于项目外部风险主要以规避和分散为主,典型的如征地拆迁阶段来自群众方面的风险对于风险的管控要以宣传和引导为主,切不可野蛮拆迁;对于项目内部风险,要把握主要工作阶段,找准影响工作阶段的主要风险因素,采取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减小风险带来的损失,使项目效益最大化。
(1)建立政府、社会资本和群众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PPP棚改项目涉及利益方所要实现的期望不同,政府方主要实现的是社会效益,增强政府的公信力;社会资本方主要实现的是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希望拓展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品牌效应;而群众希望早日搬入新居,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基于这样多目标项目,应明确三方的责任与所承担的风险,在三方中建立契约精神,规范和遵守合同文件,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政府的行政审批效率和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统筹兼顾,互相监督,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
(2)加强财政预算管理,提高风险预测能力。在PPP棚改项目周期内,公共财政的支出责任涉及到运营补贴、股权融资、配套投入、风险管控等方面,这将会对财政收支平衡造成影响[11]。合理的编制概预算,做好财政承受能力论证工作。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建立全过程财政风险管理机制,设立独立机构监管财政的收支,对于纳入预算的收支,可以在预决算表隔离单独反映[12]。建立项目合同约束机制,对于通货膨胀、利率上涨等经济问题提前约定好价格计算方法或补偿措施。
(3)完善征地拆迁制度,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以实现征地拆迁和社会稳定两大目标为主,强化群众的思想教育,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理顺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关系,坚持责任与义务,分工与协作的原则,统筹制定拆迁补偿方案,及时向社会公布,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得到群众认可的前提下有序地推进征地拆迁工作。对于钉子户切不可强征强拆,须加强与钉子户的沟通,跟踪处理,以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并且要做好失地群众后续社会保障工作。
(4)加强对建设、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督和管理。开工前阶段要高度重视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使方案符合各类法律、规范、合同的规定,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避免后期由于施工方案的不合理重新改建带来的损失。结合人才引进与内部培养,组建合适的项目管理团队[13]。做好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链服务,确保各类施工要素及时有序到场。严把质量关,对于进场机械、材料要做好试验、记录等监督管理工作,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因受潮、暴晒以及过期等影响使用,造成浪费。制定紧急事件预警处理方案,对于发生的冰冻雨雪、暴风、火灾等事件要有针对性措施,强化责任负责制,责任到人,提高项目人员的责任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合理地编制竣工验收计划,做好项目竣工验收资料的交接,及时组织人员进行验收,对不合格的地方尽快整改完善,确保工程工期。
(5)规范回迁安置程序,保障和完善配套设施。回迁安置需要政府统筹安排,制定合理的回迁安置方案,与私人资本和群众形成一个有力的团队,确保回迁安置的有序进行。成立回迁安置服务点,入户收集群众意见,整理群众反映的问题,针对问题制作《回迁安置手册》发到回迁群众手中,解答群众疑惑。做好安置前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对接帮扶弱势群体的回迁安置工作。提升整体环境和配套功能,完善后期物业服务、公共服务和市政公用配套设施,努力打造现代城市新型社区,让拆迁安置群众共建共享品质生活[14]。
(6)加强PPP棚改项目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PPP棚改项目是以特定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人才是项目顺利推进的核心保障。在PPP棚改项目中,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PPP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财务、金融、工程管理相关知识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对PPP项目的系统性认识,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PPP项目的运营管理中[15]。另一方面要增强项目人员的表达、沟通能力,提高和群众交流的效率。
PPP棚改项目风险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多,且具有复杂性、不可预测性等特点。本文主要从工作阶段划分着手,指标的选取从多维度、动态性、重要性的角度出发,使其能够反应项目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博弈论理论的基础上以Nash均衡协调为目标,将改进层次分析法(Cov-AHP)和熵权法求出的指标权重基于博弈论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赋权,最终得出与项目存在一致性、均衡性的权重,减少了单一方法赋权所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提高了模糊综合评价的科学性,在后期PPP棚改项目的各个工作阶段中风险识别、监控和管理更加科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