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

2019-08-30 03:13吕艳菲
总装备部医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吕艳菲 陈 平*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脑梗死在临床上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主要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形成的多种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目前,临床范围内主要采用康复护理模式配合临床治疗,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即是对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做出合理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2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均分为两组(n=41)。其中,对照组男22 例,女19 例,年龄58~72(64.75±2.18)岁;观察组男23 例,女18 例,年龄59~73(65.18±2.14)岁。

诊断标准:①存在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病史;②发病前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出现迅速,持续时间>24h,且在数小时或数日内症状加重;④但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明显;⑤经头颅CT 检查,早期结果正常,在24~48h 后检查,可见低密度灶。

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意外诊断指南标准[2];②生命体征平稳;③意识状态良好,无精神类功能障碍。排除标准:①血液、淋巴等循环系统疾病;②严重内科疾病;③昏迷。

本次研究为自愿参与,参与者及其家属均获有知情权,对比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呈均衡性发展(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通过当面宣讲、发放宣传图册、播放视频等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并以亲切的态度纠正患者不正确的饮食、用药行为;适当指导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等。

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体位康复干预:老年脑梗死患者在早期康复阶段,可通过选择合适的体位,缓解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屈肌、伸肌痉挛现象。为预防压疮、关节挛缩、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间隔2~3h可协助患者更换一次体位,改善机体血液微循环。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选择侧卧位时,护理人员需注意将患肢移到外侧,避免其被身体压迫,以前伸、外旋的姿势放好,掌心朝上。②肢体功能锻炼:患者体征进入平稳期后,康复师可结合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机体耐受程度,制定科学、准确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康复内容针对患者的上下肢训练制定。其中,上肢康复训练以双手灵活度、协调性为训练目的,在此基础上,康复师对患者进行梳头、穿衣、写字、洗漱等日常活动指导,以帮助逐渐恢复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下肢康复训练以恢复行走能力为目标,在此前提下,康复师可对患者的站位、上下楼梯、原地踏步等进行科学指导训练,以逐渐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③语言功能锻炼:患者各项体征稳定后,康复师可评估的患者语言能力损伤程度,结合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语言康复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可包括弹舌、噘嘴、口腔操等。除训练外,日常生活中鼓励患者多听多说,以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部分语言功能损伤程度较高的患者,康复师可从单音字母的发音开始训练,循序渐进,改善其语言功能。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变化,并对比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

运功、神经功能:①借鉴简式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3]评估运动功能,其中,上肢评估项目(19 个),下肢评估项目(6 个),每项4 分。重度障碍,≦50 分;中度障碍,51~85 分;轻度障碍:86~94 分;无障碍:≧95。分值越高,表明运动功能恢复的越好。②以脑卒中量表(NIHSS)[4]评估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评估区间为0~10 分,0 分表示神经功能未损伤,10 分表示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分值越高,表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差。

生活质量评估:根据脑卒中患者专门生活质量量表(SSQOL)[5]进行评估,包括社会认知、情绪控制、工作交际、健康状况、自护能力等5 项内容,每项20 分,满分100 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获得数据输入至SSPS20.0 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定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 <0.05。

2 结果

2.1 运功、神经功能

护理前,两组运功、神经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经护理,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两组护理前后运功、神经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两组护理前后运功、神经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运动功能评分 神经功能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1 54.23±6.75 61.46±7.22 8.24±2.35 5.87±1.25观察组 41 53.81±7.36 75.27±7.19 8.31±2.21 4.13±0.29 t 0.269 8.678 0.139 8.683 p 0.394 0.000 0.445 0.000

表2: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表2: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s,分)

?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心脑血管疾病,病发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理功能影响较大。早期康复护理模式作为临床常用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通过对患者肢体、语言等功能的锻炼,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6]。本次研究数据显示,患者经早期康复模式护理后,运动、神经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生活质量有所提升。考虑其是由于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可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准确的康复训练计划,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降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神经功能脑梗死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