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瑛 张翠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腰椎骨折是脊柱外伤性的疾病,青壮年是其多发人群,引发原因为砸伤、高处坠落,对患者生活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重者可致截瘫[1]。临床应用手术对其进行治疗,方法应用后路椎弓根的螺钉内固定术,为使治疗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高,病痛减轻,应给予适当的手术室护理,以取得理想的效果[2]。本文观察分析腰椎骨折患者采取后路椎弓根的螺钉内固定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2016年8月~2017年7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腰椎骨折的患者,均实施后路椎弓根的螺钉内固定术予以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 例,观察组51 例,其中对照组男31 例,女20 例,年龄21~62 岁,平均(48.0±3.7)岁;观察组男33 例,女18 例,年龄22~61 岁,平均(47.7±4.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应用手术室的护理与配合,包括(1)术前的准备。在手术通知单到达手术室后,在术前应由巡回护士对患者做好访视工作,对其基本状况和心理状态加以了解,完成术前的评估表,对手术的耐受性进行评估;此外,将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步骤和需注意的事项等向患者加以介绍,介绍手术的医生和护士的情况,使患者的陌生感得以消除;对患者进行适当心理的疏导的工作,将成功病历讲述给患者,促使患者信心增强,使手术的顺利完成得到保证。在术前,由器械护士对相关的医疗器械予以准备,如负压吸引器、高频电刀等,在术中应保持动作轻柔,避免出现大的声响,给患者带来较大心理的压力[3]。(2)术中的配合。待患者进手术室后,巡回护士与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对患者进行关心和鼓励,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做好保暖工作,麻醉操作的完成可对麻醉师予以协助。操作中坚持无菌原则,遵医嘱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抗生素的使用,预防切口感染,静脉通道需建立两条,有利于术中的给药和输血。麻醉效果达到后,患者脊柱的轴线保持稳定,取俯卧位,头向一侧偏,垫一软垫,在其髂前上棘、胸部,以免发生压疮;患者的双上肢保持自然的弯曲,并放置在头部两侧,同时垫一软垫在双踝、双膝下,使踝关节保持自然的弯曲,悬空足趾,对膝关节应用约束带加以固定,贴负极在大腿上,选择具有丰富肌肉的部位,防止电凝对皮肤产生烧伤[4]。对于手术操作的流程及注意的事项等,器械护士需提前熟悉,进入手术间的时间需提前20min,对手术器物加以检查,保证齐全,对缝针数量、敷料、器械进行仔细的核对,对专业器械、常用器械加以区分,摆放时依照相应顺序,方便使用。为防止污染暂时不需要的器械,应用无菌敷料予以覆盖。术中,器械护士对手术医生应及时、敏捷、主动的予以配合,对各种手术器械进行熟练的传递,使手术顺利进行得到保证,并使手术时间尽量的缩短,痛苦减轻,手术效率提高[5]。手术的过程中,术野的无菌、整洁得到保证,对于台上污渍予以及时的清理,密切监测无菌状态,保证手术操作的无菌性。对患者生命的体征予以密切的监测,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将异常告知医生,静脉保证畅通,手术室保证肃静,人员流动和开门次数尽量减少,创设无菌手术的环境[6]。(3)术后的干预。术后,对手术器械进行清点;在患者各项的指标稳定后,送其回到病房,并对手术情况和后续事项需注意的事项,交代给责任护士[7]。
数据应用SPSS20.0 进行分析,计数以(%)表示,计量以(±s)表示,行t、χ2检验,P <0.05 统计学成立。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对比,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低,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1
表1:手术指标分析(±s)
表1:手术指标分析(±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观察组 51 32.2±2.7 101.2±9.3对照组 51 46.4±3.2 112.2±10.4 t 19.222 4.362 P<0.05 <0.05
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2
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高,对比存在差异(P<0.05)。见表3
表2:分析并发症(例,%)
表3:满意度分析(例,%)
对于腰椎骨折的治疗,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有一定效果,优势为操作比较简单,创伤性较小,但因患者长时间的卧床,易出现并发症,如便秘、压疮等,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使治疗的效果得到提升,预后得以改善,使患者痛苦减轻,应合理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以对康复起到促进作用[8]。
本次研究显示,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比,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低,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高,提示对于该手术应用手术室护理予以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术时间有效缩短,术中的出血量减少,并发症降低,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