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伍梅
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0
在小儿消化系统病变当中,胃炎是最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一旦小儿胃炎患儿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就很容易出现病情快速进展的情况,这会导致患儿出现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等[1]。小儿胃炎患儿的发病因素类型较多,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感染是最为多见的原因,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小杆菌,与胃炎的发生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很多小儿因为未能在幼年期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导致其未来健康状况受到影响[2-3]。我院针对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现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从2018年2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胃炎患儿当中择取78 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进行观察,将入组患儿随机均匀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9 例对象。对照组男性患儿20 例,女性19 例,年龄为6—11 岁;研究组患儿当中男性为22 例,女性为17 例,年龄为7—13 岁,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接受比较后无任何差异存在(P >0.05)。
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三联疗法治疗,患儿每日服用2 次奥美拉唑,剂量为0.6—1mg/(kg·d),每日服用2 次阿莫西林,剂量为50mg/(kg·d),最大剂量不超过1g,还需要每日服用2 次甲硝唑,剂量为20mg/(kg·d),患儿需要接受2 周治疗。
研究组患儿则需接受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患儿每日服用2 次奥美拉唑,剂量与对照组相同,每日服用2 次阿莫西林,剂量等同于对照组。此外,患儿需要每日服用2 次克拉霉素,剂量为15—20mg/(kg·d),并且每日服用2 次果胶铋,剂量为6—8mg/(kg·d),治疗周期同为2 周。
针对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实际效果进行观察,按照其症状的好转程度将其疗效分成无效、控制与痊愈,患儿总有效为控制+痊愈。无效:患儿治疗后的各项症状无任何改善,少数患儿症状出现加重;控制:患儿的主要症状得到了较好控制,未再出现进展,胃部溃疡的面积缩小超过50%;痊愈:患儿的各项症状消失,胃部溃疡也消失,体征等恢复正常。
我院针对此次研究中的数据选择SPSS19.0 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接受χ2验算,若进行比较后显示P <0.05,则可视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儿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实际效果对比分析n(%)
从上表1中显示数据可知,研究组患儿接受治疗后的实际效果远好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后差异存在意义。
胃炎是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病变,且小儿患儿的数量也较多,临床认为小儿胃炎患儿的发病因素较多,包括饮食习惯不健康、细菌病毒感染以及药物影响等,但是,最为多见的患儿为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4-5]。如果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的治疗不到位,患儿幽门螺杆菌就无法得到根除,这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针对这类患儿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式十分关键。
传统三联疗法是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患儿的常用方法,但是,很多患儿接受治疗后仍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这就需要医生选择其他高效的治疗方案。我院为患儿选择铋剂四联疗法进行治疗,方案中的阿莫西林为广谱抗生素药物,可以穿透患儿的细胞壁,有很强的杀菌功效。克拉霉素是一种红霉素衍生药物,对于患儿体内的蛋白质合成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也有较强的抗菌效果。而果胶铋主要是由果胶与铋剂构成,患儿服用果胶铋之后,胃部黏膜可以生成相应的保护膜,并且对胃部黏膜上皮细胞的分泌液进行较好的刺激,从而保护患儿的胃部黏膜,且果胶铋的杀菌效果也较强。与传统三联疗法相比,铋剂四联疗法的针对性要更强,且治疗的全面性较好,患儿接受治疗后的安全性也会较好,不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儿入院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药物治疗。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接受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患儿其整体疗效远好于接受传统三联疗法治疗的对象,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从这一研究情况可看出,铋剂四联疗法针对这类患儿的治疗存在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在患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炎的小儿患儿治疗方案选择当中,让其接受铋剂四联疗法治疗的整体疗效更好,该治疗模式可作为此类患儿的首选治疗方案进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