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英 马文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表现在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上,对社会正义、法治、民主等方面的要求也在增高。公平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关系到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村居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
“公平”词义为公平正直,没有偏私。实际而言,社会公平就是某种社会利益分配的标准,社会会根据这一标准向社会成员分配利益。学者们关于公平问题的研究,更侧重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或者说公平与效率的优先取舍问题上,对社会公平感的研究较少。
(一)现有研究成果。社会学的公平理论也被称为社会比较理论,由亚当斯在1962年提出,这一理论的实质是指,员工产生的公平感往往不是来源于他所得报酬的绝对值,而是来源于所得报酬的相对值,相对值由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产生。横向比较是指将自己报酬与投入的比值,同组织内的其他人作对比,只有结果相等时,他们认为是公平的。纵向比较是指将自己现在的报酬与投入的比值,同自己过去的作对比,只有结果相等时,他们认为是公平的[1]。陈成文学者认为社会公平感来自对社会公平的主观体验,并将社会公平感从纳税责任中延伸而出,分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分配公平[2]。高文珺学者指出社会公平感是一种价值判断,建立在权益平等的基础之上,并将社会公平感分为区域待遇公平感、教育制度公平感、司法政治公平感、资源分配公平感[3],黄永亮学者将这四种类型的公平感总结为政治公平感和经济公平感两大类[4]。基于此,笔者认为社会公平感是指社会成员对社会利益分配标准是否公平的判断,是带有主观意识的价值判断,并将社会公平感分为政治公平感、经济公平感。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界关于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形成了三种解释理论:社会经济地位、相对剥夺感、社会认知。其中社会经济地位从微观层次出发,该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地位对居民社会公平感有显著影响,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居民社会公平感越高[5]。相对剥夺感理论认为:居民在评价社会资源分配状况是否公平时,并不完全取决于客观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由社会比较产生的相对剥夺感[6],麻宝斌等学者认为,社会成员在对社会公平状况进行判断时,会从反身公平和横向公平两个层面出发,选择特定对象进行比较。相对剥夺感越强,居民的社会公平感越低[7]。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形成与居民的社会认知密切相关,不同的社会认知使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的感知产生差异,如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的居民,社会公平感更高[8]。此外,学者们还探讨了其他影响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因素,诸如教育、年龄、性别、是否参加社会保险、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孙薇薇学者认为教育与分配公平感呈负相关关系[9]。马永强学者指出居民住房压力与社会公平感为负相关关系[10]。李秀玫学者指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高,社会成员的社会公平感越高[11]。陈晨指出参加社会保险可以提高居民的社会公平感[12]。
(二)研究假设。综合现有的研究结果可知,性别、年龄、教育、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认知、是否参加社会保险等是解释社会公平感的重要变量。笔者归纳这些重要的影响因素,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类:人口学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几乎面面俱到,然而具体到某一个研究,往往只分析了一两种因素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没能全面展示多种因素对社会公平感的综合影响。而且众多学者的研究虽然基于不同的样本群体,但没有针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研究。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上述三类因素的综合分析框架,提出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假设,具体如下:
1.人口学因素假设。(a1)整体而言,男性比女性的社会公平感更高;(a2)年龄越长,社会公平感越高;(a3)婚姻可以提高社会公平感;(a4)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越低。
2.经济因素假设。(b1)收入越高,社会公平感越强;(b2)经济状况满意度越高,社会公平感越强。
3.社会因素假设。(c1)农村居民参加社会保险,可以提高其社会公平感;(c2)农村居民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越高,社会公平感越强;(c3)农村居民社会信任水平越高,社会公平感越强;(c4)农村居民经历社会歧视,会降低其社会公平感。
(一)数据来源。本文采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5年(Chinese Social Survey,CSS2015)的调查数据。该调查创新性采用了多阶段复合抽样的方法,分县/市/区、村委会/居委会、居民家庭、居民四阶段抽样,各个阶段采取不完全相同的抽样方法,最后收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1个区县市,604个村/居委会的数据,收集的数据极具代表性。该调查以年满18~70周岁的人口及其家庭为调查对象,共访问了10,243名城乡居民,其中农村居民5,407名,城市居民4,836名。居民社会公平感是该调查问卷重要的模块,为文章的写作提供了实证数据,在此基础上,文章选取居住地区类型为农村的受访者数据,并剔除了数据缺失的样本,最后得到2,077个样本。
表1 样本基本特征统计表(N=2077)
如表1所示,2077个样本中,女性1,081人,占比52%;男性996人,占比48%。样本包含不同年龄层的农村居民,其中20~29岁居民220人,占比10.6%;30~39岁居民277人,占比13.3%;40~49岁居民417人,占比20.1%;50~59岁居民586人,占比28.2;60~69岁居民433人,占比20.8%;70~79岁居民144人,占比6.9%。从表1中可以看出九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54.9%的农村居民接受了更高水平的教育。
(二)变量选取与赋值。
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社会公平感(Y),CSS2015调查问卷中社会公平感有九个指标,包括总体社会公平感评价指标与高考制度、公民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司法与执法、公共医疗、工作与就业机会、财富及收入分配、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城乡之间的权利、待遇等八个具体指标的公平感评价。本文选取八个具体指标中的七个指标,对其进行因子分析,采用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投影后共得到两个主成分如表2所示,总共解释了59.445%的方差,计算得到的KMO球形检验值为0.831。因此将七个指标分为两个维度:经济公平感(y1)和政治公平感(y2),这与文献梳理结果一致。前者由“高考制度”、“公民实际享有的政治权利”、“司法与执法”三个指标的公平感来衡量,后者由“工作与就业机会”、“财富与收入分配”、“养老等社会保障待遇”、“城乡之间的权利待遇”四个指标的公平感来衡量。调查问卷对各个指标变量采用四点量表计分,1~4分表示从“非常不公平”到“非常公平”,分数越高,社会公平感越高。本文以调查问卷中的总体社会公平感评价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Y;此外,根据因子分析得到的成分得分系数矩阵重新计算得到经济公平感(y1)和政治公平感(y2)的分值,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y)两个维度的数值。
表2 社会公平感各指标因子分析结果(N=2077)
表格中只标注了因子载荷在0.5以上的数值
2.解释变量。经过文献研究,本文确定从“人口学因素(x1)”、“经济因素(x2)”、“社会因素(x3)”三个维度出发,分析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其中“人口学因素(x1)”包括性别(x11)、年龄(x12)、受教育程度(x13)、婚姻状况(x14);“经济因素(x2)”包括收入/年(x21)、经济状况满意度(x22);“社会因素(x3)”包括社会保障(x31)、社会信任(x32)、社会歧视(x33),每个因素下又设若干详细指标。模型解释变量的赋值及基本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各变量的定义与描述(N=2077)
(三)模型设定。本文选择了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 Estimation,SUR)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当似不相关回归的各方程解释变量相同时,即为多元回归模型。Moon等学者提出相较于其他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似不相关回归分析可以更无偏且更有效地进行参数估计。模型具体如下:
(一)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评价状。
表4 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评价状况
如表4所示,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评价最高分为4分,均值为2.75,说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较低。从经济公平感(y1)的和政治公平感(y2)两个维度来看,经济公平感(y1)的评价均值为2.71,政治公平感(y2)的评价均值为2.79,说明农村居民政治公平感高于经济公平感。具体来看,2.9%的农村居民认为当前社会非常不公平,24.9%认为当前社会不太公平,66.9%认为当前社会比较公平,5.3%认为当前社会很公平。整体来看,大多数农村居民认为当前社会比较公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农村居民认为当前社会不太公平或者非常不公平,说明存在数量较多的农村居民对社会公平感评价较低。
(二)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本文分别将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Y)、经济公平感(y1)和政治公平感(y2)作为因变量,导入方程,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SUR回归分析
1.人口学因素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从人口学因素(x1)来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x11)、婚姻状况(x14)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假设a1、a3不成立。年龄(x12)、受教育程度(x13)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有显著的影响。农村居民年龄越长,社会公平感(y)越高(b=0.049,p<0.01),因而假设a2得到验证,该假设成立。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x13)越高,社会公平感(y)越低(b=-0.021,p<0.01,假设a4得到验证,该假设成立。
具体来说,农村居民年龄越长,经济公平感(y1)越高,政治公平感(y2)越高。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x13)对农村居民经济公平感(y1)无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x13)越高,政治公平感(y2)越低。这说明教育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政治公平感,来影响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可能的原因是,教育通过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对农村居民起到启蒙作用,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对社会公平有更高的期待,因而降低了其对社会公平的感知值。
2.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从经济因素(x2)来看,收入/年(x21)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的影响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假设b1不成立。经济状况满意度(X22)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0.053,p<0.01),因而假设b2得到验证,该假设成立。
具体来看,经济状况满意度(X22)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2)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农村居民经济公平感(y1)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经济状况满意度(X22)通过影响农村居民的经济公平感(y1),来影响其社会公平感(y)。农村居民经济状况满意度越高,经济公平感越高,社会公平感越高。
3.社会因素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从社会因素(x3)来看,社会保障(x31)方面,是否参加养老保险(x311)、是否参加医疗保险(x312)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因而假设c1不成立。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x313)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b=0.107,p<0.01),因而假设c2得到验证,该假设成立。
具体来看,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x313),在1%的水平上,与农村居民经济公平感(y1)、政治公平感(y2)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社会保障是国家收入再分配的一项重要手段,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性是一个社会公平关系的现实体现。
社会信任(x32)方面,信任党政机关干部(x321)、信任医生(x322)、社会信任水平评价(x324),均在1%的水平上,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信任教师(x323)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无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在1%的水平上,与农村居民政治公平感(y2)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而假设c3得到验证,该假设成立。可能的原因是,农村居民对社会的信任度越高,对社会的投入越多;在行为选择中,更倾向于遵守公平标准,所以其社会公平感更高。
社会歧视(x33)方面,性别歧视(x331)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歧视(x332)、户口歧视(x333)、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歧视(x334),分别在10%、1%、1%的水平上,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y)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而假设c4得到验证,该假设成立。具体来看,户口歧视(x333)与农村居民经济公平感(y1)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在1%的水平上,与农村居民政治公平感(y2)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歧视(x332)、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歧视(x334),与农村居民政治公平感(y2)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分别在5%、1%的水平上,与农村居民经济公平感(y1)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总体来看,经历社会歧视,会降低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经历不同的社会歧视,对农村居民的经济公平感和社会公平感,产生的影响不同。可能的原因是,虽然现已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城乡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但长期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下,城乡福利保障和权利上的差异依然存在。这种差异间接导致了收入分配差距、教育差距,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
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对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较低,政治公平感高于经济公平感。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经济状况满意度、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社会信任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社会歧视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状况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社会歧视、社会信任分别是农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体现。基于此,本文将从提高农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方面出发,以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
(一)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进农村居民获得感。经济状况满意度、社会保障状况满意度是农村居民获得感的重要体现,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的基础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以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要加快实现农村产业兴旺,打造生产多样化、发展可持续、产出高质量的产业链,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繁荣,最终实现农村居民增收的目标,提高农村居民获得感。
(二)融合城乡发展,提升农村居民幸福感。城乡差异引发的社会歧视,严重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重塑新型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意见》指出到2035年,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将进一步缩小城乡福利待遇差距,消除由于城乡差距引发的社会歧视,促进机会均等,减少农村居民的“相对剥夺感”,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最终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
(三)增强社会信任,提高农村居民安全感。社会信任是农村居民安全感的重要体现,与农村居民社会公平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强,农村居民之间的熟悉程度逐渐降低。“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的转变,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所以要加快营造、传承文明乡风,构建和谐的邻里关系,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信任水平。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实现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双管齐下,以提高农村居民安全感,最终增强农村居民的社会公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