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李红,张军宁,张 强
(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陕西 周至 710402)
秦岭是中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1]。秦岭大熊猫是有别于其他发布区的独特种群[2],具有独特的分布格局和种群进化史。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面,秦岭大熊猫与四川、甘肃的大熊猫之间有着明显差异,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被命名为大熊猫秦岭亚种[3]。所以,保护秦岭大熊猫的有其特殊的意义[4]。秦岭地区几乎每年都有各种原因导致地需要救护的大熊猫,本文根据近30多年被抢救大熊猫的情况,对其受伤害原因及濒危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秦岭大熊猫保护提供参考。
从表1可以看出,1983-2017年的35年间,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共从秦岭陕西段抢救大熊猫76头,平均每年抢救2.2头,其中20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每年平均分别为2.8头和2.3头,21世纪前十年年均2.8头,2010-2017年年均1.6头,年均抢救数量变化视乎呈现波浪式的变动趋势;1985、1986年,1995、1996年,2006、2007年抢救数量较为集中,即每隔10年左右救护数量都会出现一个峰值;近期的抢救数量逐渐下降。
表1 不同年份被抢救大熊猫数量
另外,根据调查35年间,不同季节抢救的大熊猫数量及其占全年比例分比为春季28头、36.8%,夏季21头、27.6%,秋季8头、10.5%,冬季19头、25.0%,春季数量最多、占比最高,秋季数量最少、占比最低。这可能和大熊猫繁衍等生命活动节律及食物——竹子生长规律有关,春季是大熊猫繁殖发情季节,此期竹子生长量、供应量还不是最大、最充分,大熊猫为此而进行的打架竞争可能最为激烈,得不到满足的可能性也会最大。夏、冬季竹子发笋量不足及冬季竹子干枯等原因也会导致食物供应不足、营养不良,引起发病率增高。
由表2可看出,救治的成年大熊猫占总数的比例最大(72.4%),其次为亚成体(10.5%),老龄兽比例最低(7.9%),表明在野外,成年大熊猫是受威胁最大的一个群体,它们独立生活,不像仔、幼兽及亚成体还和它们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可以互相帮助和照顾。所以,它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就多,受伤及发病的机会多,需救护的比例相对较大。
不同年龄段受伤害大熊猫性别比例不同,其中在亚成体中雌性的比例较大(75.0%),幼仔幼兽、成年兽、老龄兽中雄性比例超过雌性,一般约60%左右。受伤害亚成体雌性比例较高可能与雌性性成熟和打斗较早,致使其受伤或离群走失有关。
表2 不同年龄及性别大熊猫抢救情况
由表3看出,抢救的76只大熊猫伤病原因主要是营养不良,即由于饲料短缺和营养成分不足,或同时机体能量消耗增加,招致体质亏损和消瘦,全身代谢水平下降,与邹兴淮等研究结果一致[5]。外伤、不明原因也是大熊猫病伤的重要因素,分别占总数的21.1%和19.7%,表明野外大熊猫打架及受天敌攻击较常发生。野外大熊猫营养不良疾病除食源不足外,还可能与其他疾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消化道寄生虫——蛔虫引起的蛔虫病,是大熊猫采食带有蛔虫卵的饲料后所感染,野生大熊猫感染率达100%[6];蛔虫吸取消化道中营养物质,可使大熊猫机体营养不良、消瘦、衰弱、免疫力下降而患各种疾病,甚至衰竭死亡[7]。另外,弃仔也占7. 9%,说明大熊猫生存的野外环境还是存在天敌,人为干扰等许多不安定因素,导致大熊猫惊慌,弃仔逃亡。
在抢救效果来看,不同年龄段抢救效果即抢救成活率不同,随大熊猫年龄的增大,抢救成活率逐渐下降即死亡率上升,幼仔幼兽抢救效果最好,100%成活,亚成体、成年兽、老龄兽的死亡率分别为37.5%、54.6%、66.7%。这可能与大熊猫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及机体机能都下降有关。
表3 被抢救大熊猫病伤原因
注:*“其他”是指不明原因导致的在抢救人员到达现场前就已死亡者。
被抢救的大熊猫平均死亡率为48.7%,接近一半,死亡率比较高,其中包括发现时就已死亡者(7只)和老龄兽(4只);抢救时就已经死亡的老龄兽应属正常生理死亡,其他已死亡者多为寄生虫感染;未抢救成活的大熊猫中寄生虫感染10只,外伤及骨折7只,消化道疾病及营养不良9只,说明寄生虫感染是野外大熊猫生存的最大隐患,其次是天敌及人为因素导致的严重外伤和骨折,消化道疾病和营养不良可能是前两种因素的延伸。
(1)本研究发现,在抢救的大熊猫中成年兽、雄性、春季发生、营养不良及消化系统疾病等引起的伤害比例较大,因此,大熊猫保护中,应加强春季食物的人工补充供应,同时在食物中添加驱虫类药物。
(2)现阶段大熊猫抢救成活率整体不高的现实,既反映了大熊猫抢救难度较大,也表明了大熊猫抢救技术和措施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抢救大熊猫的成功率,随着大熊猫年龄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大熊猫生命节律的正常反映。受伤害大熊猫的数量每隔10年左右出现一个高峰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和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