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黄雪婷(广东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广州,510030)
自1757年清乾隆帝规定“外国番商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直至1840年,广州一直是中国合法进出口贸易的唯一口岸,也是中国外销至西方的工艺品中转站与生产基地。在这期间,贸易航线从广州扩展到北美洲、澳洲和西欧等地,中国商人把茶叶、丝绸、陶瓷、中药、外销工艺品等本土商品从广州外销至海外,又从海外进口洋参、皮毛、香料、珠宝、钟表、棉纱等本土稀缺的商品。此时的广州不但是一个经济贸易交流的港口,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窗口,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的同时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与文化,并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播到西方。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兼具实用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的清代十三行外销扇应运而生。据记载,1822年约有25万匠人在广州十三行一带专门从事外销工艺品的生产和制作,涉及瓷器、漆器、金银器、雕刻、绘画等品类,而这些工匠以不同的方式加入到外销扇的制作与生产行列中,当时英国商船Maccles field号从广东载往西方的货物中就包括10万余件的外销扇,外销扇在西方的欢迎程度可见一斑[1]。经济上,十三行外销扇销至西方市场,极大地冲击了当时的西方制扇行业,为中国带来经济收益;文化上,十三行外销扇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尤其是工艺美术交流方面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影响与推进性作用。
清代广州十三行“一口通商”时期(1757~1840),岭南地区制扇匠人设计、制作了一大批专供外销至西方国家的外销扇,这些外销扇中,有一种与中国传统扇的形制大不相同的品类—骨扇(Brisé Fans),它没有扇面,完全由扇骨构成,以丝带连缀而成。骨扇是由日本桧扇演变而来的,最早于日本奈良时期(710~794)出现,为神职人员举行祭祀仪式时所用,后来发展为官员、公卿朝服的配饰,是彰显贵族身份的礼器[2]116。
从阿克曼艺术宝库收藏的《晚礼服》中可以看出,骨扇是当时西方社会女性常用的配饰,不仅具有美化形象、扇风纳凉的作用,还能体现出使用者社会地位、美学趣味等(图1)。十三行外销骨扇的主要销售对象是西方消费者,为促进销售,其审美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流行于西方的巴洛克、洛可可等艺术风格的影响[3]。十三行外销骨扇作为中国扇的其中一类,相较于中国传统扇,二者在扇子体积、形制、工艺、选材、装饰元素等细节上大相径庭,在艺术风格上,十三行外销骨扇与中国传统扇呈现出素雅与华美之别。相比当时的欧洲扇而言,十三行外销骨扇体现东方风格、采用中国工艺,是糅合中华传统艺术风格和西方审美趣味、独具岭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实用型工艺品。
十三行外销扇在售年间因其做工精湛、华美典雅而备受西方消费者的喜爱与追捧,直至1856年,广州十三行商馆区惨遭焚毁,十三行外销扇的生产受到打击,最后隐退于西方市场。此后不久,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废除闭关锁国政策,积极利用当时西方各国举办各大展览的机会推销日本骨扇,中日两国外销骨扇的贸易地位由此交接[4]。十三行外销骨扇无论是在最繁荣期时,还是后来在海外销售市场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日本外销骨扇所取代之时,它始终是以高端实用型工艺品的身份存在的,从未离开过艺术品的定位。但由于消费群体偏向西方人群,所以国内真正认识并了解它的人并不多,关于它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十三行外销骨扇融合中西方艺术特色与工艺技术,反映了其时代背景下独有的美学特征,深入探析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探析其在历史进程中的影响与作用,有益于推进岭南传统文化面向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推进中国工艺美学走向世界。
图1 《晚礼服》(阿克曼的艺术宝库1813年7月,发表于Candice's Regency World 杂志)
从现存的文献和实物考证中可以得出,十三行外销骨扇在初期的设计上会体现较多的纯中式元素,随着西方市场需求的增多以及审美趣味的反馈,制扇人探索出更符合西方人审美倾向的骨扇款式,以迎合西方市场[5]89。因此十三行外销骨扇结合了中西方的审美特点。按材质分类,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主要有檀香木扇、象牙扇、玳瑁扇、贝类扇、金银累丝扇和描金漆扇六大类(图2)。
图2 十三行外销骨扇材质分类及其特征
“就地取材,巧妙加工”,是我国工艺美术创作与制作的核心思想与宝贵经验。广东地处亚热带,又具有沿海地区的优势,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海洋资源,同时,广州十三行还是中国清代合法进出口贸易的通商口岸,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十三行外销骨扇取材的“天时地利”,既能获取丰富的本土资源,如漆树、丝绸、金属等,又便于获取高端订单所需的外来稀缺材料,如非洲象牙、玳瑁、檀香木等。广东制扇匠人善用天然材料制作外销骨扇,遵循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艺术理念,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6]12。
图3 檀香木雕柳亭人物扇(清道光晚期(1840-1850),产地:广州,长26.8cm、展幅47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4 象牙雕牡丹花卉扇(19世纪,产地:广州,长23cm、展幅38.5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5 玳瑁雕菱格锦地开光亭塔山水扇(清乾隆中期(约18世纪70年代),产地:广州,长27cm、展幅44.5cm,广东省博物馆藏)
“理材”,即根据不同材质的属性,充分发挥其物理特性和情感性质,并在作品中物尽其用。在扇骨制作中,选择韧性较强的材料,可制成细薄结实、玲珑剔透且富有弹性的扇骨,适用于精雕细刻。在经济效益上,因当时海洋运输成本昂贵,选用稀有材料作为扇骨材料更能刺激西方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便提高外销扇的价格。价格还取决于雕工、规格、式样、年代、品相及制扇人等因素。
1.檀香木材
檀香木属檀香科常绿乔木,多产于印度、印尼、澳洲等亚热带地区,而后中国广东、福建等省份均有引栽[7]13。檀香木有奇香,并且留香良久不易散,可作香料、药材用,还有防虫驱蚊的功效,经过切片打磨后木质坚韧,需要精湛工艺方能雕刻,用作扇片具有送风轻便、香气宜人等特点。十三行外销骨扇所用到的檀香木树龄一般为十年以上,大料作大扇,小料作小扇,尽量保持木材的完整性。檀香木一般呈黄褐色,色度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加深,木质细腻,作扇面彩绘时易于贴合矿物颜料。在制作檀香木外销骨扇时,扇片需经过刮棱、打磨、抛光,呈现出具有光泽的平滑片面,形成大小扇骨。在此基础上,扇骨再经戳扇、耪扇、打孔、设计、喷图、梢钉等一系列工序完成整扇。如檀香木雕柳亭人物扇(图3),扇骨小骨为双面雕刻,顶部与底部饰有卷草、花卉、枝叶等植物纹样,中部以中国人物与亭台楼阁版画的摹本,两端大骨增厚,顶部雕刻蝙蝠纹样寓意为“福”,以18-19世纪英法流行的“唐草纹”为锦地,扇体修胎规整,扇骨光滑,肌理精细整齐,雕刻丝丝可见,是檀香木材质自然美与广派雕刻工艺美的有机结合。檀香木香气经久不散,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扇风来得到宁神静气的心理满足,体验檀香木骨扇的嗅觉美。广派木雕技艺配合檀香木材制作的骨扇,既保留檀香木材质原有的生物特性,又通过繁复的雕刻表现华美的视觉感受,反映出岭南地区匠人崇尚自然、追求美好的心理特点。
2.象牙材质
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象牙制品已经诞生并且体现出精致的雕刻工艺,如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的“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8]49。同样,伴随着折扇的出现,象牙逐渐融入扇骨的制作中,宋朝政府部门“文思院”“牙作部门、明朝官办作坊的象牙雕刻及清朝宫廷办的牙雕作坊,体现出了权贵对于象牙制品的喜爱程度以及牙作匠人工艺的精湛程度。直至清代,象牙材质作的骨扇因其精湛的制作手法与典雅华美的艺术形式,风靡于西方市场,并且被国内皇亲贵族所追捧与收藏。
十三行外销骨扇中所用的象牙普遍为进口的非洲象牙而非本地的亚洲象牙。亚洲象牙容易泛黄且质地较为松脆,经不起精细的抛光、打磨与雕刻;非洲象牙分层结构中的纹理线较细,更适用于制作精细的骨扇。[9]91广州十三行具备采办非洲象牙的前提条件,而岭南地区气候温暖潮湿,也使得象牙存放不易脆裂,广派雕刻与制扇技艺精湛绝伦,使得象牙骨扇的制作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生产背景。如象牙雕牡丹花卉扇(图4),小骨为质地细腻、光滑的素身扇骨,两端大骨加厚并饰有牡丹花卉纹样的浅浮雕,开光处留白,便于雕刻订制者的纹章徽记。这种要留有纹章徽记处的外销骨扇形制的订单需求流行时间最长,用来雕刻持有者的家族标志或文字,同时也是欧洲贵族收藏与送礼的最佳选择。十三行外销象牙骨扇的扇体呈牙白本色,给人一种温润大方、洁白无垢的感觉,以及白璧无瑕、洁净无垢的视觉感受。同时,象牙材料的稀缺与广派雕刻技艺之高超,决定了象牙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象牙材质的十三行外销骨扇具有功能性、审美性的同时,还体现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消费能力及其猎奇心理。
3.玳瑁材质
采用玳瑁材质制作扇骨在十三行外销骨扇中并不少见,雕刻工艺与象牙扇相近。玳瑁是一种有机宝石,取自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有“海金”之寓,是微透明至半透明的非晶质体,含蜡质成分且表面油亮有光泽,普遍作为工艺品、日常用品及中药使用[10]27。汉代诗篇《孔雀东南飞》中记载:“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可见,玳瑁深受历代贵族与富人的喜爱。王粲在《游海赋》以“金质黑章”形容玳瑁,十三行外销玳瑁骨扇是在保持其原有的“金质黑章”生物美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与制作的,辨识度高。
据《风从广州来》记载:“玳瑁本身就有光、色和斑纹之美,制作时匠人会施加减地平钑等镂刻或镂空技法以显示其玲珑剔透。”[11]如玳瑁雕菱格锦地开光亭塔山水扇(图5),扇骨大骨采用浅浮雕表现亭台与山水,小骨以劈丝工艺表现菱格纹底饰,以浅浮雕技法自上层至下层表现圆形开光内饰花卉、扇面形开光内饰亭台楼阁、花卉等装饰要素。此扇尺寸在外销骨扇中偏大,扇骨增厚,色彩亮度高,给人奢华富丽的美感。玳瑁质地晶莹剔透,花纹清晰美丽,色泽明亮,光彩夺目。十三行外销玳瑁骨扇在用于遮阳时会通过阳光反射出金色光斑,在视觉感受上是浑然天成与宝气华盛的集中体现,尽展绚丽多彩、高贵典雅之美。
4.贝类材质
与玳瑁扇一样,贝类材质的外销骨扇在制作过程中也保留其本身的色彩与斑纹。不同的是,贝类材质更薄、更脆,材质易碎,扇骨经过打磨后薄如蝉翼,不适宜作过多雕刻。不同品类的贝壳有着不一样的特征,因此,匠人在针对不同品类的贝壳制扇时会使用不同的工艺与手法[12]131。十三行外销骨扇中贝类材质的扇骨多采用砗磲、白鲽贝、珍珠贝等透明度高、纹样独特、颜色洁净的贝类,贝类外销骨扇多采用拼接或镶嵌的工艺,因此对原料品质的要求极高,更适于小件器物的雕刻与制作。贝类材质的十三行外销骨扇存世较少,价格高昂。如贝雕亭台人物扇(图6),由二十二档砗磲扇骨以丝带连缀而成,配银质扇钉,砗磲洁白光润,阳光照耀下色彩斑斓。此扇匠人采用浅浮雕技法刻画亭台楼阁、水榭花台、人物、花卉等扇面装饰,画面结构紧凑,体现浓厚的岭南风情。又如白鲽贝雕西关人物扇(图7),由十九档白鲽贝扇骨以丝带连缀而成,配银胎鎏金扇钉。白鲽贝坚韧厚实,用它制成的十三行外销骨扇着色天然,艳丽斑斓,观赏性高,但数量极少。贝类外销骨扇既保留材料原有的天然特征,也由匠人对其精雕细琢,因材施艺制成,给人晶莹剔透、光彩夺目的美学感受。
图6 贝雕亭台人物扇(清道光中期(约1830-1840),产地:广州,长19.5cm、展幅36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7 白鲽贝雕西关人物扇(19世纪,产地:广州,展幅31cm,拍卖公司:广东万丰拍卖行有限公司,拍卖会:201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从传世文献、出土文书与文物中可知,象牙、犀角、玳瑁、砗磲等动物材料在中国唐代朝贡贸易或民间贸易中已然活跃,被列为天然宝石中的一类。这些本身具有独特生物属性的动物材料引起了工艺匠人与权贵阶级的注意与追捧,逐渐应用在生活用品或观赏用品的制作中。用这些名贵稀有的动物材料制作十三行外销骨扇能够提高产品本身的经济价值与美学价值,受到当时西方消费者的喜爱,而在艺术风格上,十三行外销骨扇保留材质原有的天然属性,并未在材质上作过多点缀,选择保留材质本来的肌理与纹样,体现天然本色的材料美。
十三行外销骨扇是由专门的流水线手工作坊制作完成的,大致有选材、制骨、刻画扇骨(雕刻、绘面、烧蓝等)、配饰等工序[13]。首先,由专门负责选购材料的工匠根据订单需求采购所用材料。然后由负责设计的工匠绘制骨扇的整体效果图,再由负责雕刻的匠人制作扇骨。雕刻全过程的分工则根据不同匠人的特长决定的,有些善于透雕,有些善于浮雕。最后,负责装订扇骨的匠人会根据尺寸需求、审美需求等进行扇骨的装订与加工,完成修整扇钉和装饰缎带等善后工序。一些精细复杂的工艺技法,如镂通雕刻、金银胎珐琅、劈丝编缀、泥金画漆等都被不同程度地应用在十三行外销骨扇的制作中,体现出清代广东制扇匠人工艺的精湛。
1.金银累丝工艺
金银材质可塑性高,工匠可以在金银材质上采用累丝、镶嵌、烧蓝等多种复杂的中国传统装饰工艺,其中累丝工艺是金银材质骨扇中应用得最为广泛的工艺。累丝工艺又称花丝镶嵌工艺,是中国最早用于制作工艺品的工艺之一,也是金属工艺中最为精细的。金银累丝工艺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运用掐花、堆垒、盘曲、填丝等技法编织成网状或股状形式,再镶嵌到器胎之上,通常与烧蓝工艺一同呈现在骨扇制作上。烧蓝指的是在银胎上以银丝掐出花纹,再把透明或半通明的珐琅釉填入,最后经过低温焙烧而成。金银材质的骨扇观赏性大于实用性,因此流行时间短暂,主要集中于乾隆末至嘉庆初年间。如银鎏金累丝烧蓝山水院落图扇(图8),扇骨以粗鎏金银丝为胎,以累丝工艺盘曲成连珠纹锦地,锦地上盘出各色花卉、山水、人物等装饰纹样,填入青、蓝、赤、黄色的珐琅釉,最后经过低温焙烧制成扇骨,大骨上以人物、花卉、亭台等浅浮雕作为装饰。金银材质的外销骨扇通常结合累丝、烧蓝、雕刻、贴片等各种工艺,制作难度高,成本昂贵,同时也是岭南制扇工艺的极致表现,这类外销骨扇具有奢华繁复的美感,流畅的累丝工艺堪称鬼斧神工,给人一种浑厚有力、珠光宝气的审美感受。
2.泥金画漆工艺
在十三行的对外贸易中,外销漆器产量多、质量高。广州占据商贾云集、运输发达等优势,各方漆器能工巧匠加入到漆制骨扇的制作中,这些骨扇以贴金、泥金、描金等技巧描绘出具岭南特色与西方趣味的装饰题材。泥金画漆工艺又称描金,是漆器装饰的其中一种技法,漆制的十三行外销骨扇通常是黑色地或朱色地,再以金漆或银漆绘制图形纹样,也有以矿物颜料完成的彩绘画漆[14]108。在制作过程中,匠人会选择较硬的木材制胎,为了加强扇骨的牢度有时会增加金属扣器加固,打磨抛光后经过反复髹漆以达到需要的厚度,再通过描绘、剔刻、推光等步骤完成“漆骨”,描金分为贴、洒、描、泥等方式。如黑漆描金盾形开光葡萄藤蔓纹扇(图9),以金漆描绘几何、葡萄藤蔓、盾形等西洋风格的装饰纹样。漆制的骨扇表面光滑,描金笔法细致,对画面形式的塑造性强,达到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给人雍容华贵的美学感受。
图8 银鎏金累丝烧蓝山水院落图扇(清乾隆末嘉庆初(约1790-1800),产地:广州,长19.2cm、展幅32.6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9 黑漆描金盾形开光葡萄藤蔓纹扇(清乾隆末嘉庆初(约1790-1800),产地:广州,长25cm、展幅43cm,广东省博物馆藏)
3.广派雕刻工艺
十三行外销骨扇所涉及的雕刻工艺主要为广派雕刻,指的是源于广东地区的雕刻工艺,其中广东地区文化又分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三大类,因为订单需求量大,不同文化体系的雕刻匠人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外销骨扇的制作中[15]。就雕刻品类而言,最具代表性的两类是广州牙雕与潮汕木雕,且在清代到达繁盛时期,为宫廷造办处、外销、民间所推崇。当时从事玉器、兽牙、兽骨、砖石等材料雕刻的手工匠人大多同时参与木雕,或者师从经验丰富的木雕手工匠人。因此,各品类的雕刻工艺相近,当然雕刻工艺也因材料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都有着明显的广东特色。广雕从用材到技法都与中国其他地区的雕刻有所不同,体现为典型的广东地方特色,以雕工精细、生动流畅、雕刻繁缛见长,通常采用进口、本土或稀有材料,其雕刻技法往往把圆雕、高浮雕与镂通雕结合起来应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深刻技法,线条整齐且流畅,刻画精细如发丝,雕刻的图案强调立体感,使得雕刻物在不同的光线折射下,产生不同的效果,层次分明且灵动。
广派雕刻在十三行外销骨扇雕刻上多表现为雕刻精细、玲珑剔透,富有装饰感,所刻图案与题材大都出自中西方神话、动植物、戏曲故事、人文风物等。在表现形式上,一般以浮雕、圆雕、镂通雕、高浮雕和多层高浮雕等多种形式刻画扇骨,镂通雕最为独特,多用于大骨雕刻,雕刻风格或华丽典雅或古朴清逸,由匠人的审美取向、表现题材、雇主需求等因素决定。其中广州象牙雕素有“南派象牙仙工”之美誉,并以其牙丝编缀工艺与镂通雕技法享誉全球。牙丝编缀工艺是十三行外销象牙骨扇小骨制作中采用得最多的工艺,将象牙泡水软化后,再以不足一毫米的牙丝进行编织,呈现出薄如蝉翼、丝丝入画的视觉感受。镂通雕技法多应用在大骨刻画上,通常自深至浅雕刻,注重空间的过渡,强调雕刻的立体感与空间感。如象牙雕庭院人物纹章扇(图10),小骨以牙丝纹铺地,主体图案通景雕刻各色花鸟鱼虫、“满大人”、亭台楼阁、渔樵耕读等装饰样式,扇面中部椭圆形开光处雕刻英文字母纹章,大骨正面镂通雕刻庭院与人物纹样,背面浅浮雕花卉与人物纹样。广派雕刻工艺被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应用到檀香木、玳瑁、贝类等材质的外销骨扇中,不同材质的硬度、密度、肌理等条件也决定着雕刻匠人手法的因势而变。岭南匠人凭借精湛的雕刻工艺在十三行外销骨扇上刻画出栩栩如生、错落有致的审美形式,令人叹为观止。
十三行外销骨扇的制作涉及多种精细的传统工艺手法,体现了广派扇艺精雕细琢的工艺美。岭南制扇匠人传承中国制扇工艺的精工细作,开拓工艺形式的多样性与创新性,不仅仅体现了岭南匠人出神入化的制扇工艺,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海纳百川”“道器并重”的工匠精神[16]107。
工艺品的最大特征是形式美,同时工艺品是通过社会劳动产生的,并且随着人类生活的需求而发展,具有丰富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功能,因此,在分析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形式美的同时,离不开其自身的功能性特征。外销骨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扇风纳凉、搭配服饰、象征身份、收藏送礼等方面,欧洲上流社会的贵妇、少女们都竞相以手执极具东方情趣的精巧扇子为时尚,就连玛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也对它爱不释手,因此,扇子在当时被利用为社交与比拼时髦的工具,因此形成了一套流行于西方的扇语(图11)。十三行外销骨扇的题材纹饰丰富多样、贯通中西,有草木花香、亭台楼榭、珍禽瑞兽、港口风光、人物故事、纹章订制等,既体现了中式装饰元素,又契合了西式装饰趣味。外销骨扇具有摺、叠、撤三种形态结构,不同的形态呈现出不同的扇面造型。
1.扇面造型
就展开形态而言,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分为常见的扇形造型与特殊的“帽章扇”造型(Cockade Fan)。前者为打开后呈扇形,合拢后呈条状的扇子形制;后者为打开后呈360°圆形,合拢后呈条状的扇子形制。此类造型的外销骨扇传世极少且造价高昂,工艺技法繁复,专供外销用,本土或清宫都鲜有流传。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造型丰富,包罗万象,集构思精巧与工艺精细于一身。
常见的扇形十三行外销骨扇分为大骨与小骨,扇骨下端固定扇钉,底部为扇头,扇骨造型需根据扇骨长短、数量、宽窄等规格进行设计,以绸带、丝带、缎带等把扇骨连缀起来。扇骨造型主要体现在大骨与小骨的造型变化与统一,扇头造型与扇骨相对应,有圆头、方头、尖头等样式,并根据人体工学决定长短、大小等规格(图12)。扇形造型几何对称,扇头与扇骨的造型式样统一,符合工艺美学的对称与均衡的美学原则[17]63。
图12 外销骨扇中最常见的扇形造型
图13 象牙雕藤蔓花卉扇(清乾隆末嘉庆初(约1790-1800),产地: 广州,长16.8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14 象牙雕庭院人物龙纹扇(清乾隆末(约18世纪90年代),产地:广州,长37cm、扇面直径36.7cm,广东省博物馆)
图15 象牙描金彩绘开光人物纹扇(清雍正(1723-1735),产地:广州,长26cm、展幅39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17 镀金彩绘角质折扇((1820-1840),产地:英国或法国,长22cm、展幅36cm,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
图18 彩绘象牙折扇((1775-1800),产地:法国,长28cm、展幅48cm,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
图19 檀香木彩绘西洋花卉风景人物扇(清嘉庆(1796-1820),长23.5cm、展幅39.8cm,广东省博物馆藏)
图11 19世纪流行于欧洲的扇语(采自:沐文堂收藏全集《中国扇具》)
“帽章扇”形式的十三行外销骨扇是乾嘉年间出现的最为珍贵的品种,是由西方传入的扇形式,工艺较扇形样式而言更为繁复,传世极少。“帽章扇”还分为大、小两种样式,较大的扇柄呈长条状,较小的呈剪刀形(图13),还有的 “帽章扇”在中央设置一个小型眼镜或望远镜。 如象牙雕庭院人物龙纹扇(图14),小骨由象牙劈丝、浅浮雕等技法雕刻精细的市井人物、亭台楼阁、花鸟鱼虫等装饰纹样,大骨镂通雕龙、人物、鸟等样式,以宝石材质的扇钉固定扇骨,以丝带连缀。此扇象牙玲珑剔透的质感在匠人流畅生动的刀法下展现出细腻平整的装饰纹样,虽然装饰要素众多、纹饰丰富,但画面仍能布局严谨、繁而不乱,体现变化与统一的美学特征。
2.扇面图案
扇骨的不同材质,决定着扇面图案所采取的表达方式,易着色的扇骨材质如檀香木、象牙、漆制,可在扇面上以矿物颜料绘画,而玳瑁、贝类、金银材质则多采用雕刻、累丝、镶嵌等方式表达图案内容。如象牙描金彩绘开光人物纹扇(图15),扇面绘画以红、绿、金为主色调,小骨装饰纹样,五个开光处以描金彩绘工艺绘制清朝妇女生活、山水花鸟为主,上下辅以彩绘花卉、卷草纹,底部三个开光处描金绘制山水、柳亭、花卉等样式。大骨采用浅浮雕、通雕手法表现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纹样。这种装饰手法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早期的外销骨扇中较为常见,与当时中国“伊万里”外销瓷的装饰样式相近[18]47。至18世纪中期,外销骨扇的订单需求逐渐增多,逐渐衍生出“纹章订制”的形式,这类形式属于私人订制,通常作为礼品或纪念品送给亲友。如象牙雕勾连纹锦地花卉纹章扇(图16),小骨以镂通雕勾连纹为地,疏密相间雕刻花卉、枝叶图案,大骨镂雕菊花纹、回形纹等,扇面中央盾形开光处浅浮雕订制的花体字母纹章。这类骨扇形式为乾隆早期外销骨扇的主要形式,一直流行到清嘉庆晚期。十三行外销骨扇在扇面形式上普遍表现为华美繁复,却又恰如其分,装饰要素疏密有致,注重美学形式上比例与构图、节奏与韵律相和谐。装饰图案中西并用,巴洛克式的螺旋花饰、石膏头像以及洛可可式的蔓藤、贝壳等西方图案,与“满大人”、牡丹花、中式亭台等中国图案同时出现在一把扇子中[19]。还有西方天使、中国寓意福气的蝙蝠纹样等,这些装饰题材表达了贯通中西的吉祥寓意,是制扇匠人对中西文化符号的提取与再现,也充分体现出当时中西方人们向往美好的心理特征。
十三行外销骨扇打破传统单一、平面化的扇面形式,通过美的形式要求与艺术手法体现其装饰性、象征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突出外销骨扇美轮美奂、中西结合的美学倾向和时代特征,同时也是中国扇艺形式的较大突破。
在“一口通商”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与西方的贸易往来愈来愈频繁,促使中国手工业迅速发展,也因此形成了中西方美学风格的交流与融合。十三行外销骨扇是中国匠造与西方艺术的结合体,是别具一格的风格流派,在美学上,对世界范围内同时期或后来的扇工艺美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赠与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镀金彩绘角质折扇(图17),19世纪初产于英国或法国,二十三档角质扇骨。在大骨雕刻上,匠人借鉴十三行外销骨扇样式,使用浅浮雕与通雕手法结合表达,但未能习得镂通雕手法,扇面绘画的结构布局与十三行外销扇无异,扇骨顶端采用哥特式拱顶造型彩绘各色花草,扇钉采用宝石镶嵌装饰。在当时制扇业中,法国作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扇艺方面同样受到十三行外销骨扇的深刻影响。如18世纪末由法国出品的彩绘象牙折扇(图18),三十档象牙扇骨。这把扇子的扇骨顶部呈半圆,趋同于外销扇的扇顶形式,扇面开光彩绘一堆男女琴瑟和鸣的情景,以这类调情场景和田园嬉戏为题材在当时十三行外销瓷中也是十分常见的。这些在十三行时期或之后一段时间产自海外各国的骨扇,无论在骨扇结构、造型,还是装饰手法上,都能看到十三行外销骨扇的影子,然而在装饰图式上又有着更浓厚的西方韵味,如哥特式风格、自然主义风格等,表现出区别于十三行外销骨扇的一定程度的创新。
十三行外销骨扇是中国市场根据西方消费倾向而设计、制作的扇品种,因此是中西设计理念的集中体现①。制扇匠人在制作外销骨扇时采用了中国或西方寓意吉祥的动植物、草木花卉等精美纹样,既起到了美化装饰的作用,也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愿。例如,玳瑁材料打造的扇骨具有驱邪避恶的寓意、蝙蝠纹样雕刻在扇骨具有福星高照的寓意等,这体现了外销骨扇设计的精神功能性。如檀香木彩绘西洋花卉风景人物扇(图19),以西方版画为摹本,中间圆形开光处采用西方油画画法绘制西洋人物、中式楼塔、欧式尖顶建筑等装饰纹样,以菊花、西洋花卉等图案装饰扇面,绘画技法娴熟。这类中西纹样与要素同时出现在一个扇面的装饰手法常见于十三行外销骨扇的扇面,表现出当时中西方社会的时代精神,通过它可以判断当时中西方的社会氛围与审美趋向,借助它了解分析中西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特征,体现中西方不同民族内在的精神特质[20]。清代广派制扇匠人们凭借着高超的手工艺与创造力,使清代十三行外销扇闻名遐迩,实践了中西扇艺相结合的可能性,体现出“洋为中用”的设计理念。
弗雷德里克 · 安托尔 ( Frederick Antal) 曾指出:分析某一历史阶段的艺术品,不是从主观角度去赞成或反对某件艺术品,而是从该作品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它,说明它[21]16。在清朝“一口通商”时期的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为促进贸易发展,制扇匠人需要在遵循东方审美的基础上汲取西方元素完成外销骨扇的设计与制作,所以说,十三行外销骨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为了贸易目的而制造的。岭南地区历经多年的居民结构变迁,呈现出对外来文化接纳、融合、采用,于是乎,十三行外销骨扇呈现出 “中西结合”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儒家“和而不同”的美学思想,集中西方艺术精髓之“和”,却“不同”于纯东方或纯西方的艺术风格[22]49。清代十三行外销骨扇的美学特征所反映出来的美学思想,即“和而不同”,体现出制扇匠人的人生经验与审美精神,以及对待外来文化时海纳百川的态度。
清代十三行外销扇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所产生的文化产物,对于中西方工艺美术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独具一格的美学特征也承载着中国传统“和而不同”的美学思想。对西方扇设计而言,十三行外销骨扇引发了西方制扇的模仿与创新,丰富了西方扇设计的种类,推动了西方制扇技艺的发展;对中国扇设计而言,十三行外销骨扇向国内受众推广西方美学,促进中国外销工艺品的销量,向世界推广了中国工艺美学。十三行外销骨扇所蕴含的设计理念和美学特征体现了当时世界范围内高端消费人群所追求的审美趣味与文化品位,也折射出岭南制扇匠人与西方受众同样向往美好生活的意愿。
十三行外销骨扇制作所使用的材料,如非洲象牙、犀角、玳瑁等生物材料已经所剩无多,加之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使用动物身体部位作为工艺品的原料与人道伦理不相符,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磨灭的恶性影响。我们应该意识到,对十三行外销骨扇的研究和借鉴不应该是简单地照搬模仿,也不应当全盘否定或改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将这些华美精致的外销骨扇置于博物馆展厅的特定灯光下展示,而应该从内在情感上、审美观念上、制作技艺上理解和传承十三行外销骨扇,研究其设计理念与制作手法,掌握十三行外销骨扇的精髓,提炼出其艺术语言与审美特点,使之成为新时代独具特色的创作语言。
注释:
① A Brief History of Fans. http://www. the fanmuseum. org. 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