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中国经济总需求略显不足,增长引擎略显乏力,而外部环境中不确定性有所增加。在这种情形下,居于“六稳”之首的稳就业就显得格外意义重大。而如何更好顺应经济结构和技术趋势的变化,更好发挥平台型企业对就业的提升作用,更值得各方形成合力。
中国就业长期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近来随着产业升级和比较优势驱动下的外迁,出现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制造业岗位流失,无疑令稳就业的任务更艰巨。因此,在服务业领域觅得更多工作岗位,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成为正在发生的现实。
在此背景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勃兴出现的平台型企业可谓应运而生。此前人们更多关注到电子商务平台所提供的撮合交易功能带来的便利化,但对这种便利化是否对实体经济产生了冲击忧心忡忡。
事实证明,平台型企业为更好地激活和对接消费需求,以及更充分地盘活制造业冗余产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换言之,没有平台型企业,中国的制造业就业可能萎缩得更快。平台型企业自身也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此前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些就业岗位给人的感觉主要是围绕电子商务物流产生的。也因此,顺丰京东等公司的快递小哥被视为新型就业工作岗位的典型代表。后来随着美团等餐饮服务业平台型企业的出现,更多的就业岗位被派生出来。据报道,2018年有近300万小哥从美团配送获得就业机会,同时带动商户就业机会1600多万个。
同时,平台型企业也创造了很多就业岗位。一方面是通过平台型企业无远弗届的网络和渠道效应,让此前无法进入市场的边远地区的小型生产者和种植者进入供应商系统;另一方面是在服务平台上创造了很多新就业岗位,这其中既有传统的服务性行业借助平台捕获更多客户,比如京东等推出的到家维修服务,也有互联网时代新职业人群和新型工作岗位的出现,比如美团上的电竞顾问、撸猫师、酒店收益管理师、线上餐厅装修师等等以前“匪夷所思”的工作等。
当然,在此过程中一些既有的线下消费空间受到冲击,被迫转型重组,但总体而言中国经济无论从效率和就业岗位而言都得大于失。而且各平台企业的线下体验店及各种门店的出现,也从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这部分岗位的流失。同时,从总需求的角度来说,平台型企业的勃兴,方便了产品和服务的下沉,并令此前基层消费市场的碎片化、封闭化和非标准化得以重大改观。而消费和服务市场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有力促进了基层消费需求的提升,比如携程、美团、优信等对基层旅游、酒店和二手车等市场的拓展,令基层消费者得以享受到此前仅限于一二线城市消费者的标准化和一体化服务。考虑到数亿人依然没有享用过马桶、坐过飞机和出国旅游,相关平台型企业的需求劳动和满足功能,以及由此产生就业创造作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从农村扶贫的角度来说,依靠平台型企业所发挥的市场力量,与政府的精准扶贫相配合,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无论是美团等服务型平台企业提供的就业培训和岗位,还是京东等农村直营店模式,都对地方就业和扶贫提供了较大助力。更好地促进平台型經济发展,更好地促进平台型公司成长,更好地发挥平台型企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还需要从更多方面加以着手。比如平台型企业就业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从税费减免方面加以统筹考虑。
更重要的是,人们要从根本上端正对服务业的态度,不能仅仅视其为权宜之计或拾遗补缺的角色。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当然不能放松,这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立国之本。但迹象表明,以后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必然呈下滑趋势。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性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各种服务业,尤其中低端服务业,而就业岗位向服务业集中也是大势所趋。
当前中国已经挥别大规模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以及房地产狂飙式增长的年代,而逐渐进入存量资产再盘活和存量财富“再分配”年代,通过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留住富人的消费,是共度时艰的题中应有之义。
这就需要人们淡化伴随高增长年代产生的高GDP指标依赖症,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围绕就业投入到以平台型经济为主的服务业发展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