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洁,张秀琢,王芳,殷红彪
(1.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合肥 23004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肥 230038)
周围性面瘫,又称贝尔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面神经在狭窄骨性面神经管走行,穿行于骨管中的长度约 3.1~3.3 mm,为骨管中穿行的神经中最长的神经[1],因此发生血管痉挛、缺血、水肿后极易挤压面神经导致其支配的一侧面肌瘫痪。发病在7 d之内的周围性面瘫被称为急性期周围性面瘫。
早期对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针灸治疗,学术界有较大争议,但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5],针刺介入治疗不仅不会加重病情,还会缩短治疗疗程,且针刺干预越早,越能提高临床疗效。“斑巴膏”作为治疗面瘫的民间外用方,虽一直被沿用至今,但尚未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去验证其具体疗效,以及临床操作的安全性,本课题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观察“斑巴膏”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本研究入组病例45例,为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神经内科以及安徽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和住院患者,入选病例为发病在7 d内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贴敷组(15例)、针刺组(15例)、西药组(15例)。贴敷组因1例患者未能配合治疗,最终脱落,故贴敷组14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面神经功能评价 House-Brackmann(H-B)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十二五”规划教材《神经病学》[6]关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诊断学》[7]中口僻的诊断标准以及《针灸治疗学》[8]对于面瘫的“辨证证型”拟定。
①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诊断标准,一侧面肌麻痹;②病程在7 d之内;③年龄18~80周岁,首次发病;④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⑤自愿参加本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①不符合上述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者;②发病超过7 d者;③继发于腮腺炎、中耳炎、手术、外伤等情况的继发性周围性面瘫;④脑血管意外、脑肿瘤、颅脑手术等引起的中枢性面瘫;⑤合并有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⑥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者;⑦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及儿童;⑧皮肤敏感者;⑨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口服泼尼松(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 mg/片),每日 30 mg,连用 5 d,之后于 5 d内按每日递减5 mg的剂量逐步至停用,疗程10 d;口服阿昔洛韦(广州彼迪药业有限公司,0.2 g/片),每次 0.2 g,每日 5次,疗程 10 d;口服甲钴胺(湖南汉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5 mg/片),每次0.5 mg,每日3次,疗程10 d。
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刺治疗。针刺取穴及针刺手法参照王启才主编《针灸治疗学》[8],取患侧四白、阳白、颊车、颧髎、地仓、翳风、风池、合谷,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颌唇沟歪斜加承浆。患者取仰卧位,选用0.25 mm×25 mm、0.25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针刺宜迅速透皮,捻转进针,予以浅刺、轻手法刺激,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疗程为10 d。
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进行贴敷治疗。
2.3.1 药物制作
采用民间验方“斑巴膏”调制成丸。具体制作方法为斑蝥去头足翅,研磨至100目筛细粉;巴豆去壳捣成泥状。按照1:1的比例加入浓度为30%生姜汁适量调匀制膏,软硬适度,用时每穴取0.1 g,做成绿豆大小的圆粒。
总而言之,乡镇财政开展内部控制,不只是为了降低财政管理的相关风险,更是为了促进财政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所以,乡镇需全面发掘财政内部控制中涉及到的问题,并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对其予以解决,例如健全财政内部控制制度、科学配置职能岗位、加强财政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完善内部监督机制等,以此来促进乡镇财政内部控制质量与效果的提升,确保乡镇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2.3.2 操作方法
取患侧牵正穴、健侧劳宫穴。观察贴敷穴位皮肤无破损后常规消毒,将“斑巴膏”丸粒置于 1.5 cm×1.5 cm的胶布中央,贴于选定的穴位上。30 min后撕去(若患者皮肤出现灼热、瘙痒可提前撕去),用温水清洗涂抹部位,清理残留药物。每2日贴敷1次,共贴敷5次,疗程10 d。
参照第 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讨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9],H-B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予以评价。
参考1995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10]相关标准。
痊愈:面部表情自然,眼裂能完全闭合,鼻唇沟对称,口角无歪斜,额纹完全恢复正常,或H-B分级Ⅰ级。
显效:面部表情基本自然,眼裂能闭合但不完全,鼻唇沟变浅程度减轻但不对称,口角基本无歪斜,额纹恢复但不对称,或H-B分级Ⅱ级。
有效:面部表情不自然,眼裂能闭合一半,鼻唇沟变浅不对称,口角略歪斜,额纹尚未完全恢复,或 H-B分级Ⅲ级。
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3组间比较(方差齐)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及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3.4.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贴敷组总有效率为 92.9%,针刺组总有效率为 93.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 60.0%,针刺组和贴敷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组总有效率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4.2 3组治疗前后H-B量表评分比较
3组治疗前H-B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治疗前后H-B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H-B量表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SNK法对 3组治疗后进行差异分析,贴敷组和针刺组H-B量表评分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敷组H-B量表评分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2 3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3 3组治疗前后H-B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3 3组治疗前后H-B量表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西药组比较2)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贴敷组14 17.13±3.20 10.40±2.061)2)针刺组15 17.40±3.99 10.47±2.201)2)西药组15 17.67±4.58 13.53±4.011)
3.4.3 3组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3组治疗前H-B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治疗后H-B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贴敷组治疗后H-B分级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治疗后H-B分级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贴敷组治疗后H-B分级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3组治疗前后H-B分级比较 (例)
周围性面瘫早期治疗尤为关键,据统计有 10%患者因治疗不及时或方案不合理最终遗留鳄鱼泪、味觉异常、面肌联带运动、肌挛缩倒错等后遗症[11],早期治疗可以降低后遗症发生率[12-14]。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已得到中西医界的普遍认可,疗效确切[15-17],然目前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仍存在争议,但有学者经大量文献研究发现,本病早期介入针灸治疗对其预后和转归有正面作用[18]。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很多患者因工作、学习等客观原因或对针刺的心理恐惧,对于针灸的连续治疗无法配合,并在民间验方“斑巴膏”治疗面瘫中得到启发,对“斑巴膏”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进行研究,发挥中医外治法易操作、易于接受、易于推广的优势,通过中药药性及腧穴刺激共同发挥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斑巴膏”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优于西药组。与针刺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斑巴膏”系斑蝥与巴豆制成,《太平圣惠方·治中风口面斜诸方》:“上取巴豆七枚,去皮,研,左涂右手心,右涂左手心,仍以暖水一盏安药上。须臾即正,洗去。”《回回药方考释》亦有记载:“巴豆丸专治左瘫右痪,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背疼脊疼,诸般因老痰疼痛用。”巴豆,味辛性热,有大毒,能祛痰开通闭塞,逐水退肿,局部外用可活血通经、散结消肿;斑蝥,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性寒,有大毒,有破血通瘀、攻毒散结之功效,而斑蝥外用治疗面瘫早在《中华本草》中就有记载。二者合用,一寒一热、一阴一阳,可中和两药峻猛之性,可加强破瘀散结之功。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病理改变主要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19],面部穴位贴敷“斑巴膏”,可逐水消肿,促进神经水肿的吸收,且对皮肤和末梢神经有较强的刺激性,掌握合适的刺激量,既能保证敷贴的安全性,又可改善瘫痪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加面神经和表情肌的供血,促进萎缩的表情肌和受损面神经恢复,以达到治疗目的。
本课题组通过初步的临床疗效观察可知,“斑巴膏”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确切,操作方法较为简单,课题组旨在将民间古方进一步标准化、规范化研究,为临床所用,下一步可以在穴位贴敷的安全性、皮肤刺激性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对患者进行进一步随访以对照各组患者的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