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香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 高血压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血压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高血压病程较长, 会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均造成较大的伤害, 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且长期服药治疗容易使患者产生抗拒心理, 降低治疗依从性, 影响降压效果。同时, 患者多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且生活习惯不良,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 还应当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以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究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护理干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2月本保健所收治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4例。参照组中男24例, 女20例;年龄63~87岁, 平均年龄(71.85±5.05)岁。研究组男22例, 女22例;年龄62~86岁, 平均年龄(71.06±4.9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替米沙坦治疗。使用替米沙坦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41522, 规格:40 mg/片)口服治疗, 初始剂量为40 mg/次, 1次/d, 逐渐增加剂量, 最大剂量为80 mg/次, 1次/d。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
1.2.1 参照组 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口头教育,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方式, 观察临床症状。
1.2.2 研究组 研究组给予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通过PPT、视频等简单易懂的方式向患者讲述疾病相关知识, 制作健康知识手册, 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 供其学习并巩固知识;定期召开健康知识讲座, 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 鼓励患者参加。根据患者疾病情况与年龄、文化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积极与患者交流, 耐心倾听其诉说, 对其疑虑及时给予解答;鼓励患者主动接受治疗, 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清淡食物及低胆固醇、低热量食物为主, 如绿叶蔬菜、奶制品、高纤维、鱼类、水果等, 禁烟忌酒, 低盐少脂, 禁止暴饮暴食。加强日常锻炼, 每天进行有氧运动, 锻炼时注意循序渐进、劳逸结合。保持充足睡眠,可在睡前聆听轻音乐, 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的服药方式, 包括药物剂量与使用方法, 嘱患者不可私自调整, 以预防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血压检测仪, 每天对舒张压、收缩压进行测量与记录, 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定期到门诊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及治疗依从性。治疗依从性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估, 内容包括遵医嘱用药、生活习惯等, 结果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3个等级。治疗依从性=(完全依从+部分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对比 护理前, 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8.54±8.31)、(99.71±7.46)mm Hg,参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8.28±8.18)、(96.89±6.21)mm Hg;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2.87±5.67)、(75.17±4.67)mm Hg, 参照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99.39±7.35)、(89.84±4.53)mm Hg。护理前,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324、14.9566,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中完全依从16例(36.36%), 部分依从20例(45.45%), 不依从8例(18.18%),治疗依从性为81.82%;参照组患者中完全依从12例(27.27%),部分依从15例(34.09%), 不依从17例(38.64%), 治疗依从性为61.36%。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5257,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n, %)
有研究指出, 我国高血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其患者数量在2017年已达9000万例。高血压已成为我国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 不仅严重损伤心、肾、脑功能, 而且是脑卒中的诱发因素,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2], 降低其生活质量。替米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紧密结合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Ⅰ受体), 可稳定、持久降压,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然而, 由于老年患者记忆力较差, 且文化程度差异较大, 治疗依从性通常较差。另外, 引发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 如饮食、抽烟、体育锻炼等, 由于患者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极易被忽视, 使血压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因此, 应当针对老年高血压的此类特点实施护理干预[3]。本次研究中, 对44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 其内容包括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生活方式护理、用药护理等, 其中健康教育的各项干预措施开展方向为不良生活习惯与认知误区, 已成为我国保健规划的重要内容, 通过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低盐少脂, 禁烟忌酒, 并增强体育锻炼, 同时加强对家属的指导, 使家属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可促进患者血压有效控制[4-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 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护理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研究组收缩压(112.87±5.67)mm Hg、舒张压 (75.17±4.67)mm Hg均 低于参 照组 (99.39±7.35)、(89.84±4.53)mm Hg,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6324、14.9566,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81.82%高于参照组的6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57,P<0.05)。由此可见, 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实施护理干预, 可有效控制血糖, 且得到患者的认可与支持。
综上所述, 对行替米沙坦治疗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