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梅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 通常是指局限于头颅上半部, 包括眉弓、耳轮上缘和枕外隆突连线以上部位的疼痛[1]。头痛的原因繁多, 其中有些是严重的致命疾病, 但病因诊断常比较困难[2]。虚证头痛一般起病缓慢, 病程较长,为隐痛、昏痛、空痛, 劳累后加重, 伴精神困倦、心慌心悸、耳鸣耳聋, 多见于素体虚弱者。因气血阴阳虚损程度不同,还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头痛。本文总结并分析刺络放血疗法对实证头痛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2例实证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刺络放血组, 每组61例。刺络放血组患者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32~68岁, 平均年龄(37.88±11.54)岁;病程17~33个月, 平均病程(28.73±3.95)个月。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 女33例;年龄31~69岁, 平均年龄(37.82±11.57)岁;病程16~32个月, 平均病程(28.77±4.28)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中医诊断为实证头痛者[3];②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反应者。
1.2.2 排除标准 ①伴有其他基础疾病, 如脑血管病者;②精神异常无法沟通者;③有抑郁症病史者;④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取穴:太阳穴、曲鬓穴、头维穴、风池穴、丝竹空透太冲穴、率谷穴及对侧合谷穴等。泻法施针, 得气后接电针仪, 频率设置为10 Hz,连续波治疗20~30 min, 1次/2 d。持续治疗2周。
1.3.2 刺络放血组 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主穴取患侧耳背静穴, 配穴取天井、委中、阳陵泉穴及其周围曲张的毛细血管, 对穴位进行消毒后戴无菌手套,以三棱针对阵穴位或静脉快速点刺, 使血液自然流出, 若出血太少, 可用手挤压周围组织使血液流出, 1次/2 d。持续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头痛VAS评分。①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头痛消失, 各项检查结果正常;有效:头痛减轻, 发作时间缩短、周期延长, 各项检查结果有所好转;无效:头痛症状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②以VAS评价患者头痛程度, 总分0~10分, VA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头痛越剧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刺络放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头痛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 刺络放血组患者头痛VAS评分为(4.73±1.34)分, 低于对照组的(7.33±1.37)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5964,P=0.0000<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刺络放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6%(4/61), 低于对照组的19.67%(1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实证头痛发病较急, 病程较短, 多为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 主要为痰浊、血瘀、寒凝、气滞、风邪致病。而虚证头痛一般病程较长。针对实证头痛患者, 以往会采用西药治疗,但效果不佳,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一种钙通道阻断剂[4], 能防止因缺血等原因导致的细胞内病理性钙超载而造成的细胞损害。
刺络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或者针头刺破患者皮肤, 放出少量的血液或者黏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它是中医的一种针灸方法, 刺激的部位主要是以腧穴、经络为主。在临床上主要治疗一些痛点比较固定的疼痛性疾病[5,6]。本研究结果显示:刺络放血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刺络放血组患者头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络放血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实证头痛患者的治疗中, 刺络放血疗法的应用价值较高, 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与张会莲等[7]、莫绍强[8]的研究内容相符,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能够提升实证头痛的治疗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 在实证头痛患者的常规针灸治疗中, 联合刺络放血疗法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常规针灸治疗, 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头痛状况, 且安全性较好, 更适合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