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宁
摘 要:本文简单分析了新型管材性质,阐述了新型给排水管材的选用,针对新型给排水管材施工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分析,希望可以对新型给排水管材选择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新型给排水管道选择有效性,取得理想施工效益。
关键词:新型给排水管材;选用;施工技术
1 前言
以往建筑物内的冷热水系统所使用的材料以镀锌钢管为主,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消费习惯和价值理念发生较大改变,在环保意识和健康方面有了更为严格要求。有研究表明,水质恶化情况的出现与管道腐蚀和生锈密切相关,因此,必须要选择新型给排水管材替代镀锌管道,在这种需求下,我国新型管材迅猛发展,聚氯乙烯PVC管材等在我国给排水管道建设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聚乙烯PE管道的使用则相对较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本文就此展开了研究分析。
2 给排水管材的组成与基本原则
在各类建筑中,给排水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十分重要无论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厂房、医院、办公楼等,都离不开给排水。我国常见的给排水工程选用的管道材料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给水管有:铁质管道、塑料管道等两大类,而塑料管道又可分为PPR管、PE管、PVC管等。常见的排水管道除了金属管道之外,还有聚乙烯双壁波纹管、聚乙烯缠绕塑料管道等。不同材质的管道应用场所也不尽相同,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施工环境对管道类型进行选择,从而找出最适合的材质的管道进行铺设。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选择管道时应该从管道的材质到类型进行选择,筛查的因素有很多种,不过最为重要基础的因素便是管道的安全性。
管道的使用是长期性的,且为了饮用水的输送,管道内具有较大的压力,因此所选择的管道必须能够经受长期高压使用的考验,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破裂、渗水等状况。
选择的管道除了要承受以上因素之外,还要经过政府的许可,生产的管道必须要符合国家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卫生标准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进入市场,施工人员才可以对此类管道进行选择与使用,从而能预防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对水质二次污染的情况,施工人员在选择管道类型上,除了要满足以上所要求的条件之外,还要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管道,在保证给水排水顺利的情况下选择少花费的管道,从而使建筑材料能够降低成本,杜绝浪费情况的产生。
3 在建设过程中给排水管质量上的一些常见问题
3.1 管道管壁不均匀或厚度达不到要求
管壁的厚壁均匀程度,是管道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由于管道内具有较大的压力,如果管壁厚度不均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壁薄之处由于承受不了压力而产生爆裂。所以如果选择了管壁质量不均匀、厚度不标准的管道那么后患无穷,会给后续的工程建设工作上带来很多的阻碍。
3.2 PVC管维卡软化温度不高
维卡软化温度指的是管材在等速升温条件下测定标准压针在(50±1)N力的作用下压入试样内1mm时的温度。在众多的管道类型中,PVC管道的材质有一个重要的指数,那便是维卡软化温度指数,维卡软化温度是衡量塑料耐热性的一个指标,维卡软化温度和使用时的温度是有差别的,一般来说维卡软化点都会比使用温度要高。维卡软化温度越高,说明该塑料在受热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越好,由热影响造成的变形性越小,即该塑料的耐热变形性能越好,刚性越大,模量越高。
3.3 塑料排水管道的环刚度
塑料管道的环刚度指的是,塑料管道在用作排水管道的过程中,自身的抗压负载能力和变形量的关系曲线,以管材直径方向变形量为3%时的负荷计算环刚度。当前都广泛应用环刚度这个数值指标来表示塑料埋地排水管的抗外压负载能力,如果塑料排水管道在应用过程中,管道自身的环刚度较小,受到外部负荷的影响,那么管道自身就会出现变形或者损坏的情况,例如变大或者断裂,反之,如果管道的环刚度如果过大,那么会导致管道在生产过程中所用材料增多,从而导致环保成本过高。因此,在建设塑料排水管的过程中,应及时检验塑料管道的环刚度,避免管材出现资源浪费或者抗压负载能力较弱的情况,避免为建筑工程的开展带来不必要的阻碍。
3.4 新型给排水管道的选择
室外输水管道管材的选择,室外输水管道需要选择管径较大管材,同时有足够强度,有着非常好耐压性和耐腐蚀性,另外,管材还需要能够承受水的冲击,便于安装,整体质量可得到保证,能够满足较长时间使用需要。室内给水系统管道的选择,室内给水管道建设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横干管,另一种是立管,室内工程施工中多安装在保温夹层、吊顶等位置,在内部压力方面要求高,在管道选择过程中不仅要确保其有良好耐久性,同时还需要具备有抗腐蚀性、噪音小等特点,使用寿命长,方便安装,具体使用中可选择PPR管道等材料。在配水支路管道选择方面,与其他管道管径相比,配水支路管径相对较小,同时接点位置有较大流量,多选择在地下或者埋放在墙体,在管材安装性能方面有着非常严格要求,具体工程项目施工中可选择PPR管材。
4 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4.1 给水支管敷设
比如塑料复合管,施工过程中需要需要确保管道直径不超过32mm,塑料水管管径相对较小,同时有可弯性特点,在水管铺设施工时可选择暗敷施工方式。砖墙面管道铺设施工中,管槽宽度一般需要超过管道外径40~60mm,其深度一般需要超过管道外径25~35mm,同时确保管道可直接嵌入管槽,使用管卡确保其固定牢固。在楼面等平面施工时,可采取小管径给水支管暗设方式,具体施工时控制管槽宽度10mm,深度0.5mm,将管道半嵌在管槽内部,同时使用管卡固定管子,暗设施工需要适当增大管槽尺寸,在卫生间、厨房等用水密集区域敷设时,可连接多个分水器,通过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减少暗埋管道接头渗漏等情况的出现,节约管网施工成本。
4.2 排水支管敷设
建筑屋中排水管道往往会采取横设方式,避免有渗透情况出现时导致周围用户受到影响。在管道维修过程中同样需要避开其他用户,如果区域用水量大,还可以在排水横支管本层楼板面与立管连接。地漏排水支管的敷设可选择在下层屋顶下施工。卫生间排水横支管敷设时可适当抬高卫生间地面高度,使用后排式坐便器,将洗浴设备埋设在排水横管垫层内。还需要注意通气横管坡度控制,角度控制在10°左右。
4.3 管道暗装施工
排水管道和暖气管道等可以安装在管道井以及吊顶等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分析考虑,提高管道布置和安装合理性。为了避免安装管道在没经过记录以及相关试验下安装,还需要提高隐蔽安装控制力度,如果管道接口安装结构为混凝土、砖等结构层时,还需要注意使用水泥砂浆保护,避免后期关键频繁维修。另外,在接头位置可使用塑料膜包裹,填埋水泥砂浆,注意确保安装管道预留接口位置准确性,充分考慮装修附加厚度等情况,确保相关设备的顺利安装,提高安装质量。
5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中管道材料的选择必须要与工程施工实际情况相结合综合分析考虑,同时注意考虑材料的性能、安全、环保和经济性等情况,确保所选择的额材料性价比优良,能够取得理想使用效益。具体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进行,确保各个环节施工质量满足要求,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顺利有效开展打下良好基础,提高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 郑伟涛.论新型建筑给排水管材的选用与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413.
[2] 宋星星.浅析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质量检测与监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