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峰
进入明代以后,黑龙江的东部仍是女真人居住之地。当时女真主要分布在东濒日本海,西隔嫩江与兀良哈蒙古相接,南邻朝鲜,北至外兴安岭等地。明朝政府将活动在这一广阔地区内的各个民族部落,统称为女真。实际上,明代的女真不仅是后来满族的祖先,也包括清代以后的赫哲、费雅喀、库页、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先世。明中叶以后,黑龙江东部的女真各部以其分布的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
建州女真是以建州卫而得名的。建州卫是明代奴儿干都司所辖的384个卫所之一。明代,建州女真的经济主要以农业、渔猎业和采集业为主,南迁后,农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他们在家庭生活和生产中普遍使用奴隶,还处于奴隶制阶段。早在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居住时,建州女真人就继承了金、元先祖的遗业,从事农业生产,同时也进行渔猎活动。洪武、永乐年间,两次徙居图们江右岸阿木河(今朝鲜会宁)后,由于受到明朝和邻国朝鲜的影响,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建州女真人已大量使用牛耕,标志着他们具有发达的农业生产力。正统二年(1437年),猛哥帖木儿后裔李满柱居住在婆猪江(今浑江)时,每次建州女真头目进京朝贡后,从北京返回居地时,沿途都要买牛带回耕种。明初,建州女真人的制铁业有所发展。猛哥帖木儿部女真人已掌握了鼓风和淬火技术。他们把从内地和朝鲜输入的铁进行加工,再锻造成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箭镞、铠甲等。
海西女真在黑龙江东部地区。海西之名,始见于元代。元朝时曾设置“辽东海西提刑按察使”,便有海西之名。朝鲜《龙飞御天歌》把今依兰以上的松花江称为海西江。明朝人把居住在松花江流域的女真人,统称作海西女真。据考证,海西地区的范围,系指上自伊通河口、下至今依兰的松花江地区。永乐元年(1403年)十二月,明朝政府在忽刺温等处女真地设置了兀者卫。兀者卫是明政府在海西女真中最先设置、同时也是最大的卫所,其区域以今哈尔滨市以北的呼兰河为中心,东到汤旺河流域,所以海西女真也被称为忽刺温女真。由于不断受到野人女真和兀良哈蒙古等的侵扰,正统年间以后,海西女真也逐渐南迁。到了嘉靖年间,海西女真迁徙到靠近开原的松花江沿岸(今吉林市附近)及辉发河流域,形成了后来的扈伦四部,即叶赫、乌拉、哈达、辉发。
明代海西女真人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建州女真基本相近,其社会生产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兼事采集和渔猎业。南迁以后,由于地处女真各部前往内地的交通要道,海西女真垄断了当时与明朝的马市贸易。受辽东汉族人的影响,有了先进的铁农具和耕作技术,使农业生产有所发展。他们已经完全改变了元代的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打猎为业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向兼事农业,过上了定居生活。海西女真在与明朝汉人的交往过程中,常以所得驽马等,换取耕牛及铜铁器皿。海西女真多生活于沿江一带,擅长捕鱼。由于捕鱼和水上交通的需要,海西女真的造船业比较发达。他们制造和出入乘坐的五板船,船头建置树杈木根,如同鹿角状,两舷荡桨,疾行江中,这种船被称为广窟鲁,就是以后清代征调并用于海上作战的飞船。
野人女真又称东海女真或窝集诸部,包括属于不同语族的众多氏族部落。这些氏族部落主要有女真人、赫真人、乞列迷人、苦夷人等。其中既有清代以后的赫哲、费雅喀、库页等族的先人,也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的先世。他们散居于建州,海西以东和极北的广袤地区。随着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南移,野人女真中的一部分逐漸占据建州和海西的故地。
野人女真除了社会经济相对落后一些外,其余和建州、海西女真完全相同。他们一般不事耕稼,只靠捕鱼狩猎为生。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以捕鱼为食,夏天穿用鱼皮做的衣服,冬天穿用狗皮做的衣服,不识五谷,善于养狗。在外兴安岭沿海一带的北山野人,善养驯鹿,并用以乘坐拉车,从事捕捞加工海驴、海豹、海猪、海牛、海狗、海象等海兽。分布在北海(鄂霍茨克海)以南,黑龙江口以西的野人也是以捕鱼打牲为业。
明代的女真人由于氏族、部落众多和分布地域的辽阔,其社会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同时,由于女真本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部之间的争战,也由于蒙古诸部势力的东进和明朝大力招抚的政策,使散居在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的女真部落,纷纷迁徙南下,掀起了持续100多年之久由北向南的集团性迁徙活动。他们千里南下,逐渐靠近了封建经济比较发达的辽东汉族地区;一部分蒙古族则逐渐向东发展,进入相邻的海西女真居地,形成了各民族毗邻相处或交错杂居的新局面。它愈来愈清晰地展现出清代,乃至近代黑龙江各民族族属和分布的新图景。因此,明代是黑龙江各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