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要:本文从临渭区产业结构现状入手,分析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困境,找寻临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途径,力促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一、临渭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基础
1.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经济总量显著提升。临渭区GDP由2011年的155.17亿元一路攀升至2016年的253.08亿元,增速由2011年的15.0%减缓至2016年的10.4%,经济运行由高速增长换挡为中高速增长。
财政收支持续增长。20.16年临渭区地方财政收入3.41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8.6%。地方财政支出42.19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5%,对三农、教育、社保等重点民生工程的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对。
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92元,与2011年相比年均增长11.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5元,年均增长12.93%。
2.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6.9:38.4:44.7.发展到2016年的14.4:40.3:45.3.逐步形成了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支撑、三产为主导的现代国民经济产业格局。
第一产业提质增效。2016年末,临渭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63.82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年均增长9.1%。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实现“十三连丰”,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区。规模养殖初见成效,规模养殖场发展到1302个。特色、高效、品牌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53个。葡萄、核桃、猕猴桃三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葡萄达到25万亩、核桃21万亩、猕猴桃7万亩,被评为国家级核桃生产标准化示范区,“贤乡紫韵”田园综合体成为省级田园综合体示范点。
第二产业中建筑业支柱地位逐步加强。近年来,临渭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幅提高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由此新增对建筑业的诸多需求,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在多方利好政策的叠加作用下,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1年的17.4%上涨至2016年的25.7%,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增强。
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显著。20.16年,临渭区消费流通领域呈现繁荣活跃、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4亿元,是2011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5%。新洲、桃园美莎等开业运营,信达、恒基、新洲三足鼎立,电子商务园建成运营,居民消费持续升温,消费品市场获得长足发展。
二、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来看,临渭区产业结构比例较为合理,但由于各次产业内部结构失衡、三次产业互补性较差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一产中传统农业比重过大。主要表现在农林牧渔服务业业发展较不均衡,种植业占比过高。2016年,临渭区农业总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总产值比重高达70.9%,较2011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
2.工业经济“短板”问题凸显。由于临}胃区工业规模集中度低,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发展活力较差,难以完全适应资源和要素价格上涨、产品竞争日益激烈的新情况,严重制约了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2011年到2016年,临渭区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1.0%下降至14.6%,工业企业产品库存加大、生产动力明显减弱的问题凸显。
3.非营利性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由于临渭区不断加大民生事业的财政支持力度,体现在三产内部行业结构上就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逐年加大。至2016年,临渭区与地方财政支出高度相关的其他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8%,在第三产业中占绝对主导地位。需要注意的是,财政支出的高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难以长期支撑三产持续健康发展。
4.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互补性较差。由于当地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大部分葡萄、核桃、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仅靠外销,难以通过深加工提升附加值,且由于工业分工深化不足,受工业增长方式和发展程度影响的生产性服务业,也裹足不前。同时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刚刚起步,旅游品牌影响力较弱,对当地住宿餐饮零售业的发展带动有限。
三、破解转型升级瓶颈的路径选择
1.稳定发展优质高效农业。通过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等难题,培养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加快特色产业示范园区建设,打响“临渭葡萄、临渭核桃、临渭猕猴桃”品牌。加大塬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努力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持一批果品、肉制品加工骨干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农业,延长农产品的产业链。
2.积极改造传统工业产业。按照“基地承载、集群发展、科技引领、激发活力”的思路,加快双创园区建设,强化关联配套,将符合标准的城区企业全部搬迁入园,招引一批清洁型技术性产业,壮大园区规模。重点引导扶持现有工业企业调整优化结构,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装备,提高持续发展能力。抓好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工作,发展壮大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快培育绿色食品加工业,依托秦牛食品、海天利等食品骨干企業和葡萄、核桃、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3_力口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按照“三产强城、产城融合”理念,加快宏帆广场、义乌商贸城建设,引进一批知名商家、连锁超市、品牌旗舰店,建设集文化、健身、休闲、商贸于一体的高档商务区。大力推进“镇超工程”和“农超对接工程”,改造升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
4.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一产和二产的融合发展。支持中小涉农企业做大做强,推进农产品深精加工,实现一、二产业的融合发展。围绕工业产业发展需要,深化服务业专业化分工,支持引导服务机构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创新服务产品、拓展服务领域,促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工业融合互动,实现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农业为主导,一方面加快农村物流仓储示范基地建设,降低农产品和农资流通成本,另一方面深入推进“旅游+农业”发展模式,建立以旅游娱乐为支持产业的观光农业综合体,实现一、三产业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