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打开县域空间

2019-08-27 01:29车文斌
当代县域经济 2019年8期
关键词:营商民营企业优化

车文斌

营商环境,一个由世界银行于2001年提出的概念,自其诞生之时起就与私营部门紧密相关。2018年12月20日,营商环境成为年度世界经济类十大流行语。2018年,亦成为中国大力改善营商环境的起飞点,这一年,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位由2017年度的第78位跳长32位,上升到第46位。

“我们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变压力为动力,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让民营经济创造活力充分迸发。”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民营企业吃下定心丸,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任务和目标。

2019年6月25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更大成效。

县域作为与民营经济紧密相关的底部基石,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更是其重要职责和使命,从而进一步打开县域经济的成长空间。

营商环境  国际视野下的新要求

这些年,随着一些国家保护主义的兴起,逆全球化的推行,世界竞争愈发激烈,企业成长愈发困难,突然之间,不少国家的企业发现,营商环境变差了。对于营商环境,世界银行定下了11个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产权登记、獲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合同执行、破产办理和劳动力市场监督等,涉及企业进入、经营、退出的各个环节。

2018年,中国营商环境世界排位跳升32位,这一年,在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营商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取得了巨大进展——

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采取措施将企业开办时间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压减一半以上。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6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措施。28日,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电视电话会议强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优化发展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

7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巩固经济稳中向好。

9月11日,李克强总理考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加强公正监管,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次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全国有序推开“证照分离”改革,持续解决“准入不准营”问题。27至28日,李克强总理在浙江考察并主持召开企业座谈会指出,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10月,国务院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22日,国务院部署根据督查发现和企业关切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

11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决定开展中国营商环境评价。

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打造公平便捷营商环境,决定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压缩商标专利审查周期……

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国的营商环境反而得到飞速发展。2019年,优化营商环境的步伐依然没有止息,持续、稳妥地推进——

1月2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便利化改革措施,加快解决企业“注销难”。

2月14日,《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印发,旨在消除民营经济的隐性壁垒。

4月,《中国营商环境评价实施方案(试行)》已经印发实施,将在40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评价。

6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规范行政执法,推行“互联网+监管”,打造全国政务服务“一张网”,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一网通办”、异地可办等。

7月,根据国务院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部署,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研究起草工作,形成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初稿)》。

中国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国际视野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国际资本的能力持续增强。

优化进入深水区

营商环境是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其优劣直接影响产业的布局,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

记者注意到,随着中国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推进,不少阻碍企业发展的壁垒已被逐步破除,诸如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缩减,海关通商口岸的提速增效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清理地方保护和行政垄断行业等,让营商环境得到极大的提升。

可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已越来越多地触及市场的痛点与难点,营商环境的优化已逐步进入深水区。

按世界的通行评价指标体系,民营企业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以及合同执行等都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民营企业的融资难与融资贵问题,仍是亟待破解的难题。同时,资本市场上,信息披露,保护股民,尤其是少数投资者的合法利益,并加大打击市场欺诈的力度,仍是《证券法》修订中需要解决的重要内容。另外,合同执行中的解决商业纠纷的时间和成本,司法程序的质量指数等,也需要加大改革力度。这些,都意味着未来关于营商环境的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

比如物流行业,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兼物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大成谈到,因为缺乏金融支持,物流业难以提升行业集中度,直接导致物流业“小散乱差”、价格体系混乱和超限超载现象难禁,因而,中国物流业供应链整体势弱,进而影响流通业供应链和制造业供应链的健康发展。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都需要改革的不断深入。如解决民营企业的贷款难,2019年2月发布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要求,要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金融资源配置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更加匹配,“坚持对各类所有制经济一视同仁,消除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隐性壁垒”。

在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看来,“金融政策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天的中国经济,抑制性金融政策明显地歧视民企”,要解决营商环境中的私营部门获得信贷的时间与成本的难题实非易事。

以优良营商环境赢得未来

整个社会从上到下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给破解痛点和难点带来了契机。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说:“民营经济是典型的‘草根经济,需要有阳光雨露才能茁壮成长。”而四川给民营经济的阳光雨露就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6个方面的政策举措而结合实际制定出的20条措施。

扫清“进”的障碍,四川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着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广“证照分离”,推进“照后减证”,建立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常态化机制,清理和废止阻碍民营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加强反垄断执法和垄断行业监管等。

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降低经营成本,四川全面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严格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清理口岸收费,降低进出口环节合规成本,推动降低要素成本,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等。

进一步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获得信贷破解融资难方面,四川加强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经营困难的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督促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的生产、建设、销售周期确定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鼓励开展直接融资,支持民营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推进“五千四百”上市行动计划,对在境内外主要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融资的企业,给予100万元费用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市(州)组建政策性民营企业纾救基金等。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还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建立健全信用基础数据统一平台为基础,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符合惯例的社会信用体系。

2019年6月初,四川优化营商环境又推出重大举措,四川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将取消或降低一些限制性规定和要求,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外籍技术人员的比例要求,并支持一批前沿性探索,包括支持探索赋予国际铁路运单物权凭证功能,支持成都争取航空发动机等高附加值商品境内外保税维修基地试点等,还在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推广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

2019年6月24日,四川省政府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瞄准营商环境主要指标,推出26条措施,探索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审慎包容监管,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防止“新官不理旧账”,并开展政务失信专项治理。

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勇于创新,这给四川优化营商环境的持续努力带来很大成效。虽然地处西部内陆,但四川营商环境得到极大的提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中,省会成都在综合榜单中总分第六,创新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单科第四。

数据显示,在GaWC 2018世界城市榜单中,成都排名上升29位,位居世界城市第71位,跃升至Beta+级,连续多年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并被誉为“最适宜新经济成长城市”。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85家,2019年1—5月外商直接投资增长50.9%,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9%,“投资中国、看好成都”正成为海内外投资者的普遍共识。

2019年7月2日,在由《环球时报》联合中国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共同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上,成都一举荣获2019“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奖。

营商环境的打造,西部成都与北上广深等城市同处中国第一方阵,以开拓创新之势赢取未来。

县域的“为”与“不为”

营商环境具有地域性,有的地方环境优异充满机遇对资本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而有的地方却让资本畏若蛇蝎,轻易不敢进入。

县域的营商环境同样如此。如何做优本辖区的环境,提升优良指数,直接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浙江省的经验是放水养鱼,不该管的政府坚决不管,不乱“张口”,不乱“伸手”。今年前5个月,浙江占全国出口份额继续提升,达到13.3%,稳居全国第三。进出口并表后的浙江外贸增速位居沿海主要省市首位,占全国的9.7%。浙江省委书记车俊说:“浙江要把民营企业家搞得香香的,把民营经济做得壮壮的。”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潘士远教授总结浙江经验时,认为核心经验之一就是改革开放之初,各级政府保护企业“首创”精神而行的“无为而治”:不给企业增加压力和负担,不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一些问题也会随之产生并暴露,此时,就需要各级政府主动作为,规范市场行为。如深化供给侧改革推動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浙江省政府推出以“最多跑一次”为代表的机关效能建设,推出“十大专项活动”,为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县域作为社会经济的底部基石,“为”的是坚决而快速地落实上级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措施,“不为”的是坚决管用法律法规之外的乱“开口”与乱“伸手”,不向企业吃拿卡要,不行地域、行业壁垒,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为”与“不为”,其目的都是为了造就本地域范围内更优的营商环境,都是为了县域民营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从而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打开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营商民营企业优化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