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金合
20世纪2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一种既像动物又像植物的奇异生物:冬天它是一条虫,潜入地下钻洞行走,入夏它从地下长出来,变成一棵草。他把这种生物带回法国展览,引起轰动。这种生物就是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而是一种与木耳、蘑菇、灵芝和酵母菌同为一个家族、寄生在蝙蝠蛾幼虫体内的真菌。
秋天,染上了冬虫夏草菌的蝙蝠蛾幼虫钻入地下过冬,由于此时其体内的真菌还没有充分繁殖,它仍是一条虫子。当菌种形成菌丝后,便快速吸收幼虫体内的营养物质,最后虫体被吃空,只剩下一个躯壳,而菌丝变成一个硬块,里边包裹着密实的、含有大量养料的菌丝体,被称为菌核。气候寒冷、干燥的冬天,菌核处于休眠状态,外表虽像虫子,但实质已完全变了。
当气候逐渐变暖,菌核从虫嘴吐出一株棒状的菌苗,其椭圆柱形头部里的许多菌种飞散出来,继续浸染其他蝙蝠蛾幼虫,新一轮生命又开始了。
夏秋之交,无花果树上钻出像鸭梨一样的果实,在浓绿、肥大的掌状叶片衬托下,十分逗人喜爱,但没有人见到过无花果树开花。
无花果不仅有花,而且很多,不过它的花极小,密密麻麻地隐藏在中空的花托里,肉眼难以看见。在初夏时节,如果把刚形成的无花果摘下来剖开,用放大镜能看到果肉上端聚集着一丛绿色小花。
无花果的花隐藏在花托里,蜜蜂和蝴蝶都钻不进去,它靠什么传授花粉?原来,在无花果的虫瘿花内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寄生蜂,科学家称其为“无花果蜂”,它们最喜欢吃无花果的蜜汁。
无花果在夏秋季节开第一批花并结果,来年六七月才能成熟。第一批花只有雄花和虫瘿花,没有雌花。这时,无花果蜂便从花轴顶端的小孔钻入花托,把卵产在虫瘿花上,两个月后孵出幼蜂。当幼蜂经过雄花的花丝时,身上沾满花粉,然后钻到雌花上采蜜或寄生,从而顺利完成授粉。
在炎热的夏天早晨,一些嫩绿的禾类叶片上挂满了晶莹透亮的露珠,即使空气干燥,一些植物上也有露水。
其实,这些水是植物出的“汗”,排汗的过程叫吐水,是植物生长旺盛期最普遍的新陈代谢现象。挂在叶片上的水珠不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而成,而是植物自身分泌所致。
植物根系的细胞是一个小型贮水瓶,细胞壁是一个完备的渗透系统。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物质通过根系进入输送养料的导管,送到叶脉尖端,多余水分则从茎叶的毛细孔中分泌出来。如果在阳光灿烂的白天,它们会随时蒸发;若环境温度降低,它们就会积聚成水珠挂在叶片上。
禾类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如同人体的汗腺,一旦体内水分过剩,叶片上的气孔张大,多余的水分将携带无用物质排出体外。
常言道:“铁树开花,哑巴说话”,意思是说铁树不可能开花。
其实,铁树是有花有果的植物,之所以有如上说法,是因为铁树开花所需要的环境条件非常苛刻。在北方,鐵树在温室里才有开花的可能。
在长江流域,经过科学栽培,树龄二十年的铁树隔几年就能开一次花;如果管理不善,铁树会终生无花。在气候适宜的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树龄十年以上的铁树几乎年年开花结果。
随着绿化技术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铁树的生长规律和管理方法,铁树频繁开花不再稀奇,“铁树开花”的寓意也有可能被改写。
桂丹飘香、芬芳宜人……这些美丽的词汇无不是形容花的。其实,并非所有的花都香。20多万种开花植物中,能散发香味的花只占极少部分。有些花不但不香,反而臭不可闻。
阿诺蒂大草花的花朵最大直径可达1.4米,五片火红的大花瓣上散布着淡雅的斑块,犹如淡黄色钻石镶嵌在美丽的红丝绒上,显得十分华丽。巨魔芋的花朵由直径1米多的花瓣环抱而成,中央立着一根形状奇怪的柱子——肉穗花序,足有一人多高。
这两种世界上有名的大花都能散发强烈的腐尸臭味。特别是巨魔芋,开花时臭气十足,使人不敢接近。据说,身体较弱的人走近巨魔芋猛吸一口气,能被熏昏过去。
这些奇臭无比的花让蜜蜂和蝴蝶掩鼻而过,有些小鸟见了也会逃之夭夭。可它们能招来臭味相投的朋友——爱吃腐烂食物的苍蝇和甲虫,这些“重口味”的虫子能帮助它们传送花粉,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
地球绕太阳一周,树木生长一年,在树桩上增添一道圆圈,这就是年轮,人们常利用它判定树龄。
树干生长时,树皮和木质之间夹着淡淡的环层,它是年轮的母层,是由能分裂和生长的活细胞构成,掌控着树干的生长发育。
春夏时节,气候温暖,雨水充沛,母层细胞精力旺盛,细胞分裂快,向内长出腔大壁薄的细胞,形成了较多输送水分的导管。这部分木材质地疏松,颜色较浅。夏末秋初,气温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差,分裂的细胞小而壁厚,形成的导管数目较少,纤维细胞较多。这部分木质细密坚硬,颜色也深。所以,母层每年长出的圆圈总是内侧色浅,外侧色深。
实际上,并非所有树木都有年轮,单叶子树就属于这一类。有时,受气候反常或自然灾害影响,树木还会产生“假年轮”。因此,由年轮确定树龄并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