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先队手拉手活动的新探索

2019-08-27 01:41付海英
少先队活动 2019年5期
关键词:手拉手少先队员载体

付海英

20世纪90年代初,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有关部门共同发起的手拉手互助活动,通过少先队员和队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助、服务,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国情、认知社会,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健全人格。城市和农村、富裕地区和贫困地区、健康的和有残疾的以及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之间互帮互助,共受教益。30多年的历史,见证着一个少先队品牌活动的发展与壮大;30多年的实践,让少年儿童在手拉手活动中品尝着责任与快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少先队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为我们创新开展少先队手拉手互助活动指明了方向。面对新时代,手拉手互助活动如何适应当代少年儿童的成长需求?手拉手活动怎样实现新的发展?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对手拉手活动的再认识

手拉手互助活动的宗旨是:通过少先队员和队组织之间的交流互助,培养乐于助人、团结友爱的健全人格,从小培养爱国情感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少先队员手拉手互助活动,不仅拉近队员们地域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队员们心灵之间的距离。手拉手活动传递着爱的信息,让队员们收获着“交流、互助、服务、成长”的快乐。

我们学校通过承担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十二五”课题《少先队开展手拉手活动的创新与发展专题研究》,紧紧围绕丰富手拉手活动内容、创新手拉手活动模式、搭建手拉手活动载体、探索手拉手活动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手拉手活动的创新载体

载体一:献爱心,体验温暖开展与“特殊少年群体手拉手”活动,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单亲家庭、贫困家庭和残疾少年儿童。我校少先队员牵手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德全小学,为他们送去了书籍和学习用品;与济源市两所学校结对共建,资源同享;与郑州市盲聋哑学校的少年儿童和郑东新区外来务工子女及留守儿童牵手参观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队员互赠礼物,共表爱心。

载体二:共活动,同享快乐通过开展“艺海遨游夏令营” “红领巾手拉手送温暖”活动、红领巾领袖成长训练营、“小军人风采”夏令营、“我阅读,我成长”读书活动、快乐足球夏令营和安全自护训练营等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不但丰富了少年儿童假期生活,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还提高了少年儿童的实践能力,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机地融入其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載体三:勤实践,并肩成长通过成立“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带领队员走入社区开展义务劳动。每月利用一次课余时间带领红领巾志愿服务队到实践基地“二七纪念塔”参观并打扫卫生;定期开展“助人为乐小能手”活动,与有关部门配合,让队员做一日小交警,做一次家长,做一次服务员……努力培养队员的自立、自强能力,促进了队员们的全面发展。

载体四:做慰问,学会感恩全体少先队员与地震灾区儿童和福利院老人“手拉手”,为地震灾区、贫困儿童捐款捐物。带领少先队员到郑州市管城区圃田福利院和老人一起过重阳节,给他们表演节目、梳头、剪指甲等。让队员真正学会感恩。

载体五:学英雄,继往开来积极创建“林祥谦中队”“吉鸿昌中队”等英雄中队,引导队员们了解英雄、感受英雄、敬仰英雄,和全国英雄中队手拉手,学习先辈光荣传统,积极传承红色基因,人人争当向上向善好队员。

载体六:进课堂,携手共进利用互联网和农村“手拉手”学校同时上少先队活动课,把手拉手活动引入少先队活动课,开设了“大手拉小手共同学礼仪”“神圣队礼记心中” “我的双手勤又巧”“我的理想我的梦”等少先队活动课程,教育引导“手拉手”小伙伴团结友爱齐进步,争当美德小标兵。

三、 “手拉手”活动的主要收获

我们通过探索与少年儿童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新模式,努力使手拉手品牌活动常态化,取得了一些成果。

1.培养了少年儿童的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环境里,谁都会倍感温馨。爱心教育为我校少先队员的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观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手拉手活动培养了队员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意识,让队员们都能昂扬健康自信地成长。

2.促进了手拉手品牌活动常态化少先队员“手拉手”活动的创新与发展立足于开创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的新局面,通过“找朋友、帮朋友、访朋友”等一系列少年儿童喜爱的活动的开展,促使手拉手品牌活动常态化。

3.健全了少年儿童的人格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德育的窗口,少先队活动是培养队员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手拉手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帮助健全少年儿童的人格,为培养少年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 “手拉手”活动的实践反思

1.要让“手拉手”活动内容更新颖,形式更活泼根据习总书记“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的重要指示,开展“手拉手学先锋”“手拉手讲传统”“手拉手送真情”“手拉手同圆梦” “手拉手学感恩”等实践教育活动,让团结互助、立志创造成为校园主旋律。

2.努力扩大手拉手范围,探索和社会救助活动的结合促进成人、社会机构、组织、团体、区域之间的手拉手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小主人作用,促进队员们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小先锋。

3.着力促进手拉手活动常态化形式上做到“一对一”“一对多”,活动内容上除了通信、送书、寄卡以外,还要多互动,携手助力前行,不断推出结对好典型。深入开展相关活动,避免形式拉手,求数不求质或虎头蛇尾等现象,让手拉手品牌活动真正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助力。

猜你喜欢
手拉手少先队员载体
以多媒体信息为载体,展数学课堂魅力
以几何画板为载体,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
以学习故事为载体 提升教师察析幼儿学习行为的能力
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
手拉手
和警察叔叔手拉手
我爱“少先队员证”
机会的载体
星你星妈
手拉手,脚蹬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