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分析了网球运动员赛前常见的不良心理,剖析其对运动员网球运动的影响,并从落实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注重赛前战术心理训练与强化不良反应靶向训练等三个层面提出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控制策略,旨在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与比赛水平。
关键词:网球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4.8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11-0004-01
一、网球运动员赛前不良心理
兴奋心理。网球运动员在比赛前,普遍会出现兴奋心理,这种心理如果控制得当,能够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然而控制不当会出现过度兴奋现象,制约正常运动水平的发挥,使运动员丧失理性的判断能力。
紧张心理。部分运动员受自身心理素质和赛前的期望值等影響,往往会出现紧张心理,过度紧张容易导致运动员运动技术与战术运用失当,从而削弱运动员运动整体水平。
盲目自信心理。部分运动员由于平时运动表现较好,在网球运动中表现出必胜的心理,这种心理控制不当,会导致运动员难以快速地进入比赛,盲目自信还会导致网球运动员难以从容应对比赛中的失误或者失败,为以后的比赛留下阴影。
二、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调整与控制策略
1.落实赛前心理素质训练
赛前准备训练,不少运动员由于准备不充分,对比赛场地、对手情况、比赛方案等不熟悉,从而加剧赛前紧张。赛前准备训练将帮助运动员充分了解比赛,包括场地、环境、对手、裁判与赛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等,从而让运动员及时做好准备,从容应对。
动机激发训练主要是利用网球运动员动机驱动力,对运动员比赛前的不良动机进行调整,确立有价值、正确的比赛动机,“使运动员能够摆脱狭隘的个人主义思想,为集体利益、荣誉而战,从而消除不良心理,释放最佳的运动潜能。”
模拟训练能够帮助运动员对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根据模拟训练情况,对自己的运动心理障碍了然于心,及时做好心理调整与控制预案,减轻网球运动员心理负担,提高运动员比赛适应性。
2.注重赛前战术心理训练
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网球运动员赛前通过了解对象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根据对手的优势与不足,积极做好赛前战术训练,扬长避短,使运动员保持较好的运动心理。
因势利导,化弊为利。高校教师要针对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特点、性格等,根据平时训练观察,准确把握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特征,从而做到因势利导。
情绪控制,意志训练。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战术心理调整与控制还要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地、科学地控制自己赛前、赛中心理。同时,根据网球比赛的竞技特点,对运动员进行意志力训练,能够使运动员从容应对复杂的比赛形势。
3.强化不良反应靶向训练
赛前不良心理往往体现在运动员不良、异常反应中,这就需要教师根据运动员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进行靶向训练。
不良等待反应。在比赛前,网球运动员往往表现出复杂的不良反应,教师要根据这些不良反应折射的心理进行靶向训练,引导运动员学会调整与控制。
厌烦反应。在网球比赛前,运动员往往感觉身体虚弱,容易疲劳,容易情绪冲动等,渴望尽快进入比赛。这些不良反应是运动员不良心理的折射,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此外,还存在对抗反应、不适应性等,教师需要不断总结,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训练。
总之,高校网球运动员赛前心理是复杂的,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多样化的心理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运动员运动水平,需要教师根据运动员心理表现及时采取针对性策略,做好充分的赛前常规心理素质训练,合理、科学地运用战术心理调整与控制方法,并根据不良反应采取有针对性的靶向训练,确保网球运动员以良好的心理素质投入比赛中,赛出水平,赛出成绩。
参考文献:
[1]胡宁远.网球比赛中运动员心理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9):45-46.
[2]刘桂臣,张元煌.基于比赛状态下心理因素对网球发球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3):90-92.
作者简介:吴洪南(1977—),男,广西北海人,讲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学。